第83章 巨幅感谢信(1 / 1)

众所周知。

供销社主任梁金泉是出了名的收钱办事。

送的礼物越贵重,事情办得越漂亮。

王川这么精明的人。

肯定不会在这上面犯错。

“小王,啥事啊?”

“我听说林场过段日子要招正式工,梁叔,这事您听说了吗?”

“你想当工人?”

梁金泉不但听说了,而且找他疏通这件事的人不下十个。

“不是我,是我哥。”

确定消息无误,王川从兜里掏出工作证和介绍信。

说起前两天进山。

无意间捡到这么两件东西。

想起梁金泉帮忙找找失主。

当是响应上级号召,学习英烈多做好事。

“卧槽!”

梁金泉翻开工作证一看,整个人都麻了。

难怪王川只带着一包粘豆包过来。

原来大头在这里。

“小王,这里没有外人,我和你说几句实在话,林场招工这事不好办。”

“你别误会,不是叔不能给你递话,而是负责招工工作的林场场长黄石是个软硬不吃的性格。”

王川到底是几个意思,梁金泉看得明明白白。

至于给王川大哥安排铁饭碗的事情,梁金泉属实有心无力。

十个名额。

单是公社这里,就有不下上百号人盯着。

这还没算林场的内部职工,各种关系户。

要是全都加在一起。

起码也有几百人。

“梁叔,瞧您说的,您能帮忙那是给我面子,心有余而力不足,咱也不会埋怨您。”

王川淡淡一笑,转而打听黄石的爱人在哪上班。

梁金泉心头一动。

好小子,有前途。

“黄场长的爱人之前在林场当会计,几个月前调到县里,担任县医院财务科科长。”

说着,梁金泉拿来纸币,低头写了几行字。

王川瞥了一眼。

心里有数了。

“这个兔崽子,简直长了八百个心眼子。”

送走王川,梁金泉叫来小姨子桂花,让她去伙房热几个粘豆包。

……

“小魏,办得好。”

三天后,王川和小魏一同出现在一栋破破烂烂的院子前。

望着面前残垣断壁,根本不称之为房子的残破老宅,王川笑得格外开心。

小魏一脸古怪道:“王哥,这真的行吗?这破地方别说是住人,进里面待一会都要被冻死。”

王川呵呵笑道:“房子要是不破,人家还不敢要呢。”

“走,带我去见房主。”

小魏点点头。

二人各自骑着自行车,前往县里的国营饭店。

王川的骚操作,着实亮瞎了小魏的眼睛。

前两天打电话到百货商店。

拜托小魏帮忙找一套完整的个人私房。

面积啥的无所谓。

重点是独门独院,里面不能有其他的住户。

其次,房子不能太好。

最好又破又烂。

几个要求,统统都在颠覆小魏的三观。

这年头的房子基本是公家的,但凡事都有例外。

少部分房子属于个人,但是不能买卖。

也不能租赁。

当然了。

不能买卖,不代表个人真的不能买房。

上面的政策是死的。

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以房换房,无偿赠送,假装房主亲属,更换房本名称。

总之。

办法一大堆,就看你想不想买。

只要再将街道办的负责人弄明白。

分分钟就能住上好房子。

不过在城里有了房子。

不代表户口也能转到城里。

“钱科长,你快出去看看吧,一大群人敲锣打鼓,给你送感谢信来了。”

“啥?给我送感谢信?”

次日上午。

县医院财务科科长钱慧芳被同事说得一脸懵。

自己才来县医院上班,也没干过啥好人好事。

“他们是不是送错了?”

“科长,感谢信上写着你的名字,指名道姓送给财务科科长,钱慧芳同志,这能送错吗?”

科员推开窗户,示意钱慧芳自己看。

钱慧芳一头雾水地走到窗边。

好家伙。

医院的医护人员和领导全都出来了。

对面是敲锣打鼓的群众。

人群最前面,两个人一左一右,扯着一张巨大的红色大纸。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人抬头看向医院大楼,表情激动着说这些什么。

紧接着。

其他人的目光齐刷刷看向钱慧芳。

“钱慧芳同志,你快下来吧,贫下中农来感谢你了。”

院长喜不自禁地冲钱慧芳招手。

“科长,这下子你相信了吧,赶紧下去接受群众的感谢吧。”

女科员笑嘻嘻道。

钱慧芳越看越糊涂。

众人都在楼下等着,她说啥也要下去一趟。

“钱慧芳同志,恩人呐!”

随着钱慧芳出现在医院门口,现场掌声雷动。

刚才看向办公室方向的年轻人,满脸激动道:“院长同志,各位医院的领导同志们,我代表我二叔,代表所有的贫下中农,感谢钱慧芳同志帮忙垫付的医药费。”

“没有钱科长帮助,就不会有我二叔的新生。”

一番话说完,医院的领导们满脸喜色。

好一个钱慧芳。

干了好事竟然不留名。

最近几年。

学雷锋做好事,俨然成为各企事业机关的重要工作之一。

单位里要是出现好人好事,是要重点宣传的大事。

“我……”

钱慧芳确定自己没见过这些人,更没有给谁垫付过医药费。

“学习钱慧芳同志,向她致敬。”

年轻人振臂高呼,其余人跟着喊起口号。

院长副院长,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忙不迭地跟着喊口号。

开玩笑。

谁敢不喊,回去就会被扣帽子。

“这……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和……和雷锋同志比起来,我做的,做得还很不够。”

钱慧芳猛然间发现,带头说话的年轻人冲着自己眨了眨眼睛。

瞬间,钱慧芳好像明白。

拉关系,走后门的方法千千万。

钱慧芳活到四十多岁,平生第一次看到这种攀关系的方式。

眼前的年轻人是从哪,找来这么多人过来撑场面。

上百人敲锣打鼓,举着红彤彤的巨型感谢信。

对方的能耐也太大了吧。

“哈哈哈,同志们,外面冷,大家去医院会议室休息休息。”

院长冲着副院长使了个眼色。

赶紧通知宣传科和县报。

能跑多快跑多快。

再过半个月。

就是每年一次的好人好事纪念日。

县医院这次非得要狠狠地出一回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