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人生在世,良师益友最为难得(1 / 1)

下方的文武百官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她。

“诸位使节一路上辛苦了。”

武则天开口,声音虽然没有男人的雄厚。

但依旧带着不可侵犯的洪亮。

“我天朝虽然威震四海但并不以武力相逼,而是以仁德服人,以文化怀柔。”

“诸位千里迢迢而来,朕很是欣慰。”

使节们纷纷叩首,高呼万岁。

武则天满意地点点头,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而后继续看着天幕上关于韩愈的事。

【关中地区大旱。】

【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地。】

【然而朝中官员却对上瞒报。】

【谎称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对下则是继续征税。】

【这是贞元十九年的一幅众生相。】

【韩愈此时正任职监察御史。】

【按说以他的性格,看到如此不平事】

【不对口都要整两句。】

【而监察御史的职责正是监察百官。】

【于是韩愈上《轮天旱人饥状》疏。】

【陈述实情。】

【金属天灾下贪官污吏的丑态。】

【然而没想到。】

【唐德宗竟因此暴怒。】

【怎么别的大臣带来的都是好消息。】

【到你这里就都是破事。】

【于是一纸令状将韩愈贬谪到了广东阳山县。】

......

东晋位面。

两个身影盘坐于田园之中。

正是名士,陶渊明和他的好友周续之。

陶渊明手捻长须,悠悠开口:“周兄你看这唐德宗,真是昏庸无道啊。”

周续之点头道:“关中大旱,灾民遍地,他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的君主,还有什么资格治理天下?”

陶渊明叹了口气。

“韩愈上书陈述实情,本是忠君爱民之举。”

“他却恼羞成怒,将人贬谪到穷乡僻壤,简直就是昏君!”

周续之愤愤不平地说:“简直是个只知享乐的昏君,枉费天子名号!”

陶渊明颇为赞同。

“不错。”

“一个帝王,若只愿意听好话,注定是要误国误民。”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周续之点头道,表情中似乎有一丝痛心疾首。

“前有秦二世胡亥后有汉灵帝,哪一个不是因为荒淫无度才导致江山易主的,这怕是也要重蹈覆辙啊。”

“人啊,最怕的就是不知进退,不知变通,守成容易,创业难。”

“可一旦守成太久,就容易迷失自我,忘记初心。”

“这唐朝皇帝,恐怕就是如此吧。”

周续之顿了顿继续说道:

“韩愈这样的直臣,本就是百里挑一的人才。”

“他若是能用其所长,定能为天下立不世之功,可现在好了,竟然被贬到偏僻山村,虚度年华。”

“这损失的,可不仅仅是韩愈,而是整个王朝!”

陶渊明哀叹一声,似乎想起什么悲伤的往事,点点头。

“诚如你所言,不过,天下之大,人才辈出,韩愈虽贬。”

“必有后来者继之而起,只是可惜,这皇帝,怕是无福消受了。”

周续之长叹一声,双手拍了拍,眼神不自觉瞥向一旁的美酒。

“唉,不说他了。”

“朝代更迭,天下兴亡。

“人世间的荣辱得失,不过是过眼云烟。“

陶渊明见周续之如此模样,笑道。

“不如对酌山河如何?”

“好主意!”

“摆上,摆上!”

......

天幕上还在继续。

【到了阳山,环境恶劣语言不通。】

【但韩愈从未气馁,他积极教化百姓发展经济。】

【一直到唐德宗去世,唐宪宗继位。】

【韩愈朝中好友刘禹锡、柳宗元等人。】

【在新帝面前为韩愈说好话,韩愈得以重回长安。】

【自此官运也在升贬之间反复跳水。】

【但总的来说还算顺遂。】

......

三国位面。

张飞笑呵呵地指着天幕。

“大哥二哥,你看韩愈还真是不简单啊。”

刘备点点头,又叹了口气。

“被贬谪到那样的地方,换作一般人,恐怕早就自暴自弃了。”

“可他却能够积极教化百姓,发展经济,这样的士人,当真难得。”

“不过,他若不是遇到昏君,也不至于沦落到这般地步。”

关羽在一旁冷哼一声。

想起当年鞭打督邮的事,当初他们三人就是一腔热血,杀敌灭寇,救下朝廷命官。

可最后呢?

竟然被一个小小的督邮呼来喝去。

“这朝廷真是昏聩无道,竟然容不下这样的直臣。”

“还好新帝即位后,能够认识到韩愈的才华。”

“恐怕也有他那两个好友的功劳吧。”

刘备点点头,事实也是如此,韩愈的好友在新帝面前为他说好话,自然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人生在世,良师益友最为难得,若是能够遇到志同道合之人,那是莫大的幸事。”

说到这,刘备眼眶湿润,紧紧地抓住自己两个异姓兄弟的手腕。

“大哥!”

“二弟!”

“三弟!”

“二哥!”

“大哥!”

“三弟!”

三人好似触景生情,三个铁骨汉子在校场上泪眼婆娑。

......

【然而当一切都看上去好起来的时候。】

【韩愈要整波大的了。】

【有一年,唐宪宗欲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

【整个长安一时间陷入信佛狂潮。】

【韩愈看在眼里。】

【僧人不交税,不生育人口,还占据土地财富。】

【这不利于朝廷的管理。】

【于是他再次重拳出击,毅然发表《论佛骨表》极力劝谏。】

【直言在佛教没来华夏之前,皇帝普遍长寿。】

【传入佛教后汉明帝在位仅仅在位十八年。】

【之后便是国家战乱,皇帝一个接一个短命夭折。】

【可是唐宪宗看后,却觉得韩愈是在咒自己短寿。】

【于是怒极想要极刑处死韩愈。】

【群臣乃至皇亲国戚都拼死劝谏才让韩愈躲过死罪。】

......

北宋位面。

东京汴梁城内。

在一处庭院中,两个身着儒服的男子正在下棋。

一个身材瘦削,面容清癯。

是名臣司马光。

另一个须发皆白,眉目之间透出睿智。

是着名诗人苏轼。

二人一边看天幕一边下棋。

司马光手执黑子,缓缓落下。

“子瞻兄,韩愈大儒之事,你怎么看。”

......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