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不为难(1 / 1)

听了这话的秦淮茹,也带着些微期许的眼神,看向了自家男人。

但她并没有开口询问什么。

“是就咱爸跟二叔三叔,他们这几家吗?”

刘清儒面色平静的问询了一句道。

“对!”

秦淮林来了些精神的立马回道:“来的都是咱家人。”

“成,这事儿我应下了。”

刘清儒不再迟疑的道:“你先回去吧!让咱爸他们先别着急上火的了。

我这就出去找找关系去,这事儿应该也不难办,最多也就过个两三个小时的,

我准能过你那边儿去了。”

“哎!得嘞!”

秦淮林一口喝干了,他手中茶杯子里的茶水后,

嘴角也扯出一丝笑意来应道:“那这事儿,就全靠你了啊!”

说完话,他就急不可耐的翻身下了炕。

“小事儿。”

刘清儒一边穿戴着棉服,一边接话道:“你回去路上慢着点儿的,我就不送你了啊!”

“你忙你的,我不用你送。”

说话的工夫,秦淮林已经跨出了屋门。

“当家的。”

秦淮茹有些担忧的问询道:“这大冷天儿的,你上哪儿找关系去呀?”

“你甭管。”

刘清儒头也不回的道:“就几个铁锅菜刀啥的,还能难得住我的了?”

“不为难吧?”

秦淮茹还是有些不放心的,又问了一句道。

“没啥为难的。”

刘清儒回头瞅了她一眼道:“你就安心搁屋儿里待着吧!

又不是吃穿上面的事儿,能有啥为难的了?”

秦淮茹一想也对,别的物件,只要是有钱票都能买得着。

就只有吃穿这上面的东西,那才是最为难人的事情。

“那你晚饭,还回来吃不了?”

“你们吃你们的,甭管我。”

_

今年的春节,人们越发的难过了起来。

因为物资的稀缺,导致今年限购的物品种类,又增加了许多。

就连想要买上一双,上工时耐磨耐穿的胶布鞋,也都得需要票据了。

应该是帆布面吧?

人们出门采购物资,排队已经成为了常态。

有时候都还没弄清楚,前面到底卖的是什么东西。

只要是瞧见排队的,人们都会条件反射的,先排上队了再说其它。

人均降至二两的肉票,也买不到什么新鲜的肉食了。

。。。

各家一直向孩子们夸下海口,过年时,一定能吃到什么好东西的家长们。

也早就已经是愁眉苦脸的,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们解释了。

大年三十的下午,北新桥香饵胡同,袁咏梅的屋内。

袁咏梅正带着,自家马上十一岁的儿子,袁庆生。

一边忙碌的整理着,刘清儒送过来的东西。

袁咏梅一边叮嘱儿子道:“庆生,咱家有啥好东西,你出去可不兴乱讲的啊!

这些可都是你老舅,好不容易给咱娘俩儿弄回来的,可千万别叫外人,给知道了去。”

“妈!我不会乱讲的。”

袁庆生一脸认真的回应道:“我又不傻,别人家连吃饱肚子都难。

我有好多个同学,可都是饿着肚子上课的,我还见着过有人饿晕了呢。”

他打开了一大纸包子,不但已经是切好了的,还是调料都放齐全了的熟猪肉。

见怪不怪的继续说道:“咱家要不是有我老舅在,那我铁定也是跟,

我那些个同学一样儿,不要说是能吃到肉了,就连肚子都不定能填的饱。”

“嗯!你知道就好。”

袁咏梅很是欣慰的点了点头道:“你可一定要记好了,你老舅对咱娘俩儿的好!

等你将来长大成人了,可得使劲儿的孝敬你老舅的。”

“嗯!我记住了。”

_

北新仓胡同,刘岚家的小院子里。

刚送走了刘清儒,把大门关好的刘岚,转身进到屋子里时。

就听到刘母惊讶的叫问道:“岚儿!你快来瞅瞅,这是个啥糖呀?”

“妈!”

刘岚微笑着回道:“那叫大白兔奶糖,一斤要四块钱呢,可老贵了。”

大白兔奶糖

“哎吆!我的娘欸!”

刘母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她惊叫了一声道:“这咋这老贵呢?”

“妈!”

刘岚来到刘母的跟前,笑着解释道:“您也不想想,

人家这糖里面,可是加了牛奶的,您就说,它能不贵吗?”

“那这也太贵了些吧?”

刘母还是有些不能理解的道:“就算它真是加了牛奶了,那它也不就是颗糖果吗?

一斤要卖四块钱呢,我地老天爷吆!谁吃撑了脑子坏了买它呀?”

“咯咯!”

刘岚娇笑着叫问道:“妈!等我刘大哥!下次再来时。

您就当面儿问问他,是不是把脑子给吃坏了?”

“去!少拿你妈我打趣儿的。”

刘母白了自家闺女一眼道:“我哪儿敢当着他面儿,问这话呀?”

“咯咯!”

母女俩心有灵犀的相视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笑作了一团。

富裕的过了一年多无忧无虑的日子,这对母女俩,可以说是今非昔比了。

像这种欢乐的场面,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