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消息(1 / 1)

等家里其他人从碓房回来,已经是半大下午了,此时是真正的雨过天晴,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杂云,让人心旷神怡,太阳霸气的悬挂在天空,所有沾着水滴的草、树、山、田野、河流被太阳光一照,发出一闪一闪的光,河面波光粼粼,河水清得能看到在底下遨游的鱼儿。

大地被太阳炙烤着,升腾起一股湿润的水汽,空气中泥土混杂着青草的味道更加浓烈。

杨老太回来看到木桶里的三条大鱼,对杨北夫妻俩不在碓房帮忙的怒气少了一些,但还是小声咕哝了几句。

杨北当做没听见,只要没到他跟前说,他就当做没听见。

杨南看到几条大鱼,央求杨老太去买几块豆腐炖汤喝,杨老太最后给了五个铜板给杨南,让他去村头做豆腐的人家买两块回来。

豆腐三文钱两块,他这次能得两文钱,杨南想到这,乐滋滋的出门了。

晚上杨老太只准许炖死了的那条鱼,其他两条先留着,能吃好几顿。

一条鱼两块豆腐,杨家十几口人吃,是不够分的,最后鱼肉是家里的几个壮劳力吃,女人和女孩子只能喝汤。

李霞不满,但她却不敢说什么。

林歆倒是挺喜欢吃鱼和豆腐炖的汤的,对于不能吃鱼肉,没什么意见,杨老太这也算阴差阳错。

第二天,阳光明媚,隐藏在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像是在欢庆。

赵翠就是在这时候回来的,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杨老太以为出什么事儿了,着急询问:“翠儿啊,怎么回来了?是不是老大出啥事儿了?”

其他人也看过来,但是却没有像杨老太一样着急。

杨老头看大儿媳神色和缓,就知道不是坏事,所以也没有像杨老太一样摆出一副着急的样子。

赵翠先安杨老太的心,“娘,有事,但不是坏事,是好事儿!”

后面声音都提高起来,透着一股愉悦。

随后摆出一副骄傲的神情,“爹,我爹给咱家介绍了一份活计,您明个儿带着老二几兄弟一起去就行,到的时候就报我爹的名字,管事儿的人就会安排你们干活。”

杨老头听到这,脸上带上了愉悦的笑容,对于这事表现出高度肯定,“亲家是个好的,有啥好事都想着我们老杨家,你回去记得代表杨家向亲家表示感谢。”

等赵翠应好后,又接着问,“是去干些什么?有多少工钱?”

“镇上纸伞铺子的伙计老娘摔了,听说是崴了脚,有一阵子不能走路,那伙计是寡母一个人带大的,现在又还没去娶媳妇,所以只能向铺子的东家请十天假,等他老娘的腿脚好点再回来干活,那东家看他孝顺,立马就同意了,他缺了人,又正好和我爹相熟,就问我爹有没有合适的人,我爹一听,就想到了咱家。”

赵翠向家里人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才将话题转到众人最关心的事情上来,“至于工钱嘛!没有去码头扛货物多多,一天只有十文钱,但是活轻松啊,就每天在铺子里打打杂,招呼以下来店里的顾客就行了。”

杨老太一听,就拍板让杨南去干,理由就是杨南小时候身子骨不好,好不容易将身子养好了,能干轻松点的活就干轻松点的,钱少就少点。

杨南一听也觉得不错,去纸伞铺里打杂好过去扛大包,“那大嫂,我去干活这几天就住你们家。”

赵翠听到这话笑意淡了些,“不用,那东家说了包吃住。”

杨南听她这么说,点头表示知道后就沉默不说话了。

其他人没话说,但是赵翠还有啊,“爹娘,还有一份活计,是镇上富户家要为新出生的长孙办满月酒,摆三天酒席,家里下人不够,需要人帮着打杂上菜,消息是那家的管家来我爹娘的杂货铺买东西时透露出来的,我爹和那管家也有交情,就像他提前要了三个名额。”

不等众人询问什么,继续絮絮叨叨,“听说是只招二十个人,一天工钱能有十五文钱,包一日三餐,也能提供住的地方,镇上很多人都想干,你们到时候早点去找孙管家。”

杨老头听她说的同时,心里也在算一笔账,他们杨家去三个人的话,一天有四十五文,三天就是一百三十五文,活没有扛大包累,还能蹭三天饭,这个活不错,一边想一边点头。

赵翠中午在家里吃了午饭后就回镇上去了,至于让哪三个人去,自然有杨家二老来决定,不用她多费心思,只是临走前不忘叮嘱,这些活都是明早就去的,最好不要去晚了。

离开的时候还带走一条杨北抓回来的鱼。

等大儿媳离开后,杨老头就和老伴商量哪几个人去富户张家。

杨北对于去干活没兴趣,去了银子也到不了他手上,李霞跟杨北一样的想法,但是经过丈夫杨南提醒去那里有好吃的后,主动对二老说她要去,杨老头看难得二儿媳这么主动挣银子,立马就拍板有她一个名额。

李霞高兴了。

李霞去了,王芳就要留在家里干活做饭,不然两个儿媳都去了,那家里的活谁干?

不能让杨老太干吧?她几个儿媳娶回来后,家里的活她就再没怎么插过手了,平时她都是让几个儿媳干。

至于说让林歆接手家里的活,他不放心,让她洗个碗都能摔坏一半。

这也是她说给家里交钱杨老头和杨老太爽快答应的原因。

至于下个月不交钱愿意干活了,摔坏几个碗就让她赔几个碗的钱,赔多几次就长教训了。

反正那林家每个月都给她五百文,不信她没有赔碗的钱。

二房两口子都出去挣钱了,三房两口子就不能不出人,所以三个名额里有老三一个,剩下一个名额就是他自己了,杨老头想着,这两个活计都是亲家给他找的,等活结束后,他要亲自去好好感谢感谢亲家。

各种想法绕过一圈后,杨老头向家里人说出去孙家干活的人,另外两房都有人去干活挣银子了,四房自然也不能例外,“老四,我们去干活的时候,你去镇上码头转悠转悠看看有没有可以扛大包的,有的话你就去干,一天能有二三十文钱呢!”

他可是很平等的对待每个儿子的。

杨北不在意的点头,心里忍不住腹诽,轻松的活就让其他儿子干,怎么的,他就只配干又累又重的活呗!

看杨北不放心上,又道,“明天你和我们一起去镇上,要是码头没活,你就回来,多去山上转转,看看能不能抓些野味回来,留着自家吃或者卖给别人都是好的。”

杨老太对于老伴的决定自然没异议,但对于杨北可能不去干活还要在家里闲着,就很不满,恶狠狠说道:“我会盯着你的。”

杨北撇嘴,不想说话,盯就盯呗,又不会少一根汗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