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焦头烂额(1 / 1)

李霞打开门缝一看,发现是杨东,诧异了一瞬,现在大房不应该是为了过继的事情焦头烂额吗?

怎么来他们二房了。

“我找老二有事要谈。”杨东轻声对李霞道,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来了二房。

闻言,李霞打开门让他进去。

二房此刻还没有入睡的打断,所以此时烛火还在燃烧着,杨南躺在床上翘着二郎腿,杨培林只能说不愧是他的种,有样学样。

杨东进来看到的就是这一幕,想到自家和三房的糟心事,更烦了。

杨南看到大哥进来,拍拍儿子的屁股,坐正:“大哥,这么晚过来,是有什么事儿吗?”

杨东也不废话,将和赵翠商量的事说了出来:“这事儿也不用你怎么出力,到时候你们不反对就行了。”

杨南挑眉,这大嫂果真是个心思多的,居然借着这件事分家,他都没想过。

李霞坐一边,自然也将他的话听了进去,犹豫了一会儿,开口:“大哥,现在分家不好吧?三弟夫妻刚失去孩子,现在分家,外人怎么看我们家。”

“你们直说想不想分家就行了!”

杨南和李霞对视一眼,分家自然是想的,但……

片刻,杨南开口:“大哥,这事儿要是三弟夫妻俩同意,我们就同意。”

听到自己满意的答复,杨东也不多留,走了。

杨南叮嘱自己三个孩子:“今晚你们大伯来这儿说的话,你们可不能说出去,听到没?”

三孩子小鸡啄米点头:“知道了。”

张家远门大晚上被敲响,张母披着衣服出来问:“大晚上的,谁呀?”

赵翠脆声回答:“伯母,是我,秀儿她大嫂。”

张母知道是认识的人,利索开门让两人进来,好奇询问:“你今儿个不是才来过吗?现在大晚上的,过来是有事儿?”

赵翠耐着心和她聊了一会儿,才说自己再次过来的目的:“大娘,我娘呢?家里有事儿要她回去一趟,不能耽搁,只能现在来接她回去了,后面还要您照顾着秀儿。”

张母笑容淡了些:“这样啊!”

“那你去喊她起来就走吧!”

白白丧失一个劳动力,要是杨秀生的是个孙子,她乐意伺候的很,但现在生的是个孙女,伺候也是会伺候的,就是可能没你们尽心。

杨老太听到敲门就已经醒了,人老了,觉浅,有一点动静都能听到。

以为是来找张家人的,也就懒得起来,翻个身,打算继续睡。

但没一会儿,她住的小杂物房门就被敲响了。

打开门一看,是大儿媳和二孙子。

不在镇上好好照顾着孩子,让他们安心读书,来这干嘛!

没等她问出口,赵翠就凑到她耳边小声说了:“娘,家里出大事儿了,三房的培宇不见了,现在三弟妹觉得是大房的错,闹着要将培明过继给她,我也没办法了,只能来找你!”

杨老太瞪大眼想惊呼,但被赵翠眼疾手快捂住嘴,眼神示意张家人还在不远处看着呢。

杨老太知道大儿媳是不想家丑外扬的意思,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赵翠才放手。

她脑子里转了一圈,也不想让太多人知道这件事,人老成精的她没怎么多想,就敏锐发觉这件事和大房脱不开关系。

不然依着三儿媳那性子,不会闹着要将大房的培明过继到自己名下,想通事情的关键,杨老太简单收拾一下东西,就和大房母子离开了。

张母看着三人离去的背影,内心狐疑,这杨家是出啥大事儿了,急得让一个妇人三更半夜过来找人。

想想,去儿子书房,将他推醒,和他说了刚刚发生的事儿,叮嘱:“明天你去打听打听杨家发生了什么,可千万别让什么影响你科举!”

张松贾睡得正熟,突然被叫醒,迷糊着呢,也没听清他娘说了什么,语气含糊嗯了一声,翻个身又继续睡了。

张母也不知道儿子到底听没听清,但看他一副劳累的样子,也心疼,没再继续打扰他,自己也是担忧过头了,有什么明天再说也是可以的,干嘛要大半夜打扰他。

懊恼拍拍自己的头,回房继续睡了。

可怜了杨秀,因为老娘走了,只能自己照顾这孩子,一晚上,孩子不是拉了就是饿了,哄好没一会儿就哇哇大哭,导致她一晚上没睡好,第二天起来精神萎靡的。

像是被人吸干了精气。

因为这,连带着对孩子的母爱都削弱了一些。

杨家有一个孩子不见了的事,闹得有点大,远的地方不说,镇上和赵家村附近的村子都是知道的,村跟村之间成为姻亲的不少。

杨培宇那事儿一出来,家里有小孩的都将小孩看得紧一些,顺带着也招人给娘家传信,让看好自家的孩子。

而镇上知道则是因为王芳昨天当街打赵翠的那一巴掌,赵家在街上开门做生意,认识的人自然也多,赵翠被打了一巴掌的事儿,当晚就被传到赵家人耳里了。

赵母不可能就让自己闺女白白挨打,天一亮,生意也顾不得做了,和男人带着儿子儿媳杀到了杨家,她也不管发生了什么,就让王芳给说法。

在赵家人逼着王芳给说法的时候,王家人也到了杨家,王家人听到自己外孙不见了,倒是没什么想法,王父王母也没想着带着儿子儿子去杨家给女儿撑腰。

还是王家大儿媳说就着这个事可以让杨家赔偿,王父王母才想着过来一趟,来的路上还问大儿媳,该怎么让杨家赔偿。

王大媳妇眼珠子一转,笑眯眯的提意见:“爹娘,杨家条件好,咱们都知道,但是杨家又不是咱妹子当家,就算知道了也占不到多少便宜,我想着,不如趁此机会让杨家分家,妹子这么惦记咱家,到时候分家了,妹子也好拿东西孝敬你们不是?”

王母眼睛都亮了,这法子好啊,就这么干!

村里人看两伙人这么气势汹汹往杨家而去,就知道大事不妙了,怕几方人马闹出事情,赶紧去村长家通风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