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问学业(1 / 1)

杨老头知道学堂学业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二孙子这是考了最好那个,于是赞道:“小明比小杰晚一年去学堂,却和小杰能同一年下场考童生,不错。”

表扬完杨培明,又看向大孙子:“小杰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像小明一样,也被夫子评个甲等。”

杨培杰心里有点不舒服,面上却是一脸受教了的模样,乖巧点头:“我听爷的。”

问完大房,又问二房:“老二,小林怎么样?”

杨南耸肩:“还能怎么样,像以前一样呗!丙等。”

杨老头闻言,看向和杨濯交头接耳的杨培林,遗憾摇头,看来这孩子不是读书的料。

读书三年了,考试从来没被评上过乙等,现在丙等算是还好的,更差的时候是丁级。

开口试探二儿子:“老二呀,这小林也上了这几年学堂了,大家都能看出他不是读书的料,要不然上完今年别让他去了?”

家里花钱如流水,他面上没表现出来,但心里不好受着呢!

家里没有银子,他心里没有安全感!

赵翠开口附和:“我觉得爹说的有理!”

少一个人去学堂,家里以后剩的银子就越多。

老两口以后是要跟着他们大房养老的,分家了大头还是在自己这一房。

杨南还没说话,李霞就先不干了,开口嚷嚷:“还没分家,家里的银子也有我们挣的一份,凭啥不让我儿子读书?”

杨南没阻止,他和他媳妇儿一个意思:“爹,现在还没分家,没道理其它几房孩子都能去读书,就我家小林不能去,要说公平,还是大哥一家占便宜了,家里其它几房都只有一个孩子去读书,大哥家里有两个!”

哼,没分家这老头子就想让自己儿子不去读书,想得美。

要去就都去,想要人不去就一个都别去!

反正他儿子没读书天分,他算是光脚不怕穿鞋的!

反正最后耽误的又不是自个儿儿子。

杨老头看二房夫妻反应这么激烈,甚至还牵扯到大房,连忙开口解释:“唉!这么激动干什么,现在就是询问一下你们的意思,这不是还么决定呢吗!”

“而且现在家里银子也不多了……”片刻,杨老头又补充。

话还没说完,就被杨南打断了:“银子不多又不是我们造成的,要说花家里银子最多的,还得是大哥一家!”

杨南以为,自己在老两口心里的地位还是可以的。

但是万万没想到,他爹居然想拿他们二房开刀。

平日里的宠爱瞬间就虚无缥缈起来。

看来无论是什么,抓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实在的。

看杨南又提到大房,赶忙转移大家的注意力:“老三,你儿子呢?他怎么样?”

杨西摇头:“我还没来得及问。”

“那让小宇自己说吧!”杨老头问和妹妹坐在一边的杨培宇:“小宇,这次考试夫子怎么说?”

杨培宇支支吾吾:“还、还行,得了乙等。”

杨老头对这孙子的表现不太满意,乙等就乙等嘛!

至于这么支吾吗?

这怯懦的样子,实在是上不了台面。

他就问问,又不会吃了他!

于是不咸不淡表扬:“不错,以后继续加油!”

杨培宇点头,小声回答:“我知道了。”

王芳对杨培宇也不满意,不仅是对考核结果的不满意,还对他这么怯懦不满意!

简直像他爹一样,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

她这么风风火火的性子,怎么就生出他这样的儿子。

杨老头不知道三儿媳的所思所想,问了三房,就到四房了。

但没等他开口,杨北就主动说了。

“爹,您孙子得了甲等!”

杨老头点头,不错,这老四媳妇家不愧是读书人,现在这孙子第一次考核就得了甲等。

老四这么多年,唯一做的不错的一件事,就是娶了个秀才家的女儿。

问完学业后,天就黑了。

大家洗洗就准备睡了,但是此刻三房屋里还亮着烛火。

“跪下!”王芳沉着一张脸对杨培宇厉喝。

杨培宇从杨老头问学业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战战兢兢了,此刻听到王芳的话,更是白了小脸。

听话跪下。

杨西看不过去,拉孩子起来,不赞同对王芳道:“芳啊,你这是干啥?好端端的让孩子下跪干什么?”

心里隐约觉得和孩子的考核有关。

但孩子以往也得过乙等,也没见她这样啊?

“你放手,让他跪着!”王芳瞪杨西,杨西犹豫了一下,放手了。

“我和你爹这么辛苦供你去读书,你就考了这结果,你对得起我和你爹吗?”王芳怕话传到其他几房耳里,小声质问。

杨玉梅第一次看到娘这样,吓得在被窝里一动不敢动,生怕动了,娘就注意到自己。

杨西听了妻子的话,在心里想,孩子这样已经不错了,他去学堂读书的时候,考的还是最差的等级呢。

孩子现在这样,比他当年好多了。

而且二房的培林也才考了丙级,自己儿子比他高一个等级,算是好的啦!

还有,无论孩子要不要去读书,他们都是要辛苦干农活的,因为他们要生存。

这咋能怪到孩子身上呢?

但是他只敢在心里想想,不敢说出来。

而且家里男主外,女主内,教养孩子是妻子应该做的。

他不能插手太多。

还有妻子老是说自己太老实,老实得怯懦。

为了让孩子以后不养成像自己一样的性格,不让他插手教养孩子。

他觉得妻子风风火火的性子挺好,也就答应她了。

杨培宇声音带着哭腔:“娘,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我以后一定更加努力学习,争取像二哥一样考甲等。”

“那你今晚别睡了,跪在这里好好反思,为什么你这次考不好!”王芳硬着心肠道。

她这是为了孩子好。

玉不琢不成器。

这是她听大嫂说过的一句话。

大嫂能将两个孩子教得这么好,她说的话肯定是有道理的。

自己向着她学习教导孩子。

自己的儿子有一天肯定也能像大侄子二侄子一样优秀,甚至超过他们。

杨培宇抽噎着点头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