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府城行(1 / 1)

看完杂耍后,杨北和林歆又带着杨濯去游船,现在荷花虽没有盛开,但景致也有别样的韵味。

杨濯坐在小船上,还会时不时伸手去逗湖下的鱼。

鱼儿以为是什么吃的,凑上来想咬杨濯的手,杨濯吓了一跳,但还是忍不住继续逗弄。

林歆:被咬了都是他该的!

杨北看着儿子快乐的小身影,忽然对林歆道:“咱儿子还不会游水呢!找个时间教教他。”

林歆对此自然没有异议,这在关键时候可是能保命的:“行,那等天气暖和一些,你就带他去村里河流浅一些的地方教他。”

杨北点头:“听你的。”

于是,逗着鱼儿玩得开心的杨濯就这样被父母决定夏天了时候需要学习的技能。

当然,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拒绝,反而很乐意,因为村里大部分孩子都是会游水的。

不会游水的只是他们这些只有几岁的小豆丁儿。

游完湖后已经快到傍晚了,于是一家人去市集买了今晚要吃的菜就回临时住的院子了。

买了庄子后,他们一家人的银子就差不多到底了,更何况后续还要解决庄子的耕种,这些都是要花银子的,所以也不能一直大手大脚在外边的酒楼吃。

林歆买了五花肉打算用来做红烧肉,再买了一点儿时令的蔬菜,在鱼贩子那里买了鱼头,去卖豆腐的地方买了两块豆腐,主食是莲枣猪肝粥。

饭是夫妻俩搭伙做出来的,林歆指导加打下手,杨北听指挥行动。

杨濯今儿个出去玩消耗了不少体力,于是吃饭的时候胃口相当的好。

最后三人将饭菜吃了个精光,碗最后是杨北洗的,因为林歆今儿个在外边走了不少路,也挺累的。

吃过晚饭后,时辰还不晚,一家人就搬了张会摇晃的躺椅出来,在院子里躺着聊天,如何惬意自不用多说。

第二天杨北出门处理庄子的耕种问题,他先去庄子看看具体情况怎么样,才好下决定这个庄子具体用来干些什么。

心里有了思量后,就去买卖奴隶的地方买人。

因为府城距离赵家村确实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他和林歆都决定用剩下的银子买几个能管事的人去庄子里管理。

他们不能在府城停留太长的时间,后续庄子怎么种植都要靠管事的人来看着。

庄户就让买来的人来解决,也顺便看看他们的本事。

杨北最后买了五个人,因为都是有一定本事在身上的,所以价格较普通的奴隶来说偏高,有三个要二十两银子,另外两个只要十银子,但是条件是要将两人一起买下来。

张树今年四十九岁快五十岁了,原本是在北边的一个官员家里办事的,但主家犯了事,所有的下人都重新被变卖,因为一些原因,他被送到这里。

又因为他年龄大,来挑选下人的人家首先就会将他排除,所以他已经在这里待了一个多月,但是都没人买他。

最近几天这里的管事已经对他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了。

张树明白,他们这是怕他卖不出去砸手里就亏本了。

好在现在,终于有人选了自己。

杨北选他是因为知道他曾经替当官的管理过庄子,有经验,加上年纪也比较大,和年轻的比起来,有威慑力一些。

还选了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妻,男的叫张二虎,从外形上看,挺威猛的一男人,但是问他话的时候,声音细弱蚊蝇,和外貌极不相符,杨北问他话的时候,听好几遍都听不听清楚他说的什么。

那时候杨北已经想决定不要这个男人了。

让杨北想买下他,更大原因其实在他的妻子身上,男人妻子叫黄招娣,一听这名字,杨北就知道她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这种事在乡下其实挺常见的。

黄招娣看男人怯懦的样子,简直气不打一出来,于是在杨北问话的时候,主动出来回答:“这位老爷,您别看他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但是他是干活的一把好手,特别是在种地上,刚刚我听到您和管事的人说,您买人回去是想要有人帮您种地。”

“选他最合适。”说着,女人将旁边的男人向前推了推,嘴上也不忘继续巴巴:“他在家里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家里的地之前都是他种的,每年产出的粮食都比村里其他人多少几斤,而且我有一门养蜂的手艺,只要您将我们买回去,肯定亏不了。”

为自己男人说话的同时,还不忘推销自己。

听到男人会种地,杨北心里还是一片淡然,会种地的人多的是,不缺他一个,但是听到女人说自己会养蜂,他就心动了。

他刚才去看庄子的时候,发现庄子的山上有许多果树,可能是它的前任主人邓夫人吩咐人种下去的。

奇怪的是,果树虽多,但长得都不太好。

“那你们夫妻俩一个是种地的好手,一个又有养蜂的手艺,不至于活不下来,要到自卖自身的地步,这到底是为什么?”杨北问。

黄招娣苦涩笑了一下,又迅速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好:“说了也不怕您笑话,我家里是重男轻女的,想将我嫁给一个死了女人带三个孩子的鳏夫,那时候我才十六岁,我能答应吗?趁家里放松警惕的时候,我就跑了,我也不知道去哪里,反正就是一直走,后来又渴又累的,就这么晕在了路上,是我男人在回家的路上救了我。”

“我得知他也没有媳妇,就跟他回了家。”

“我男人在家中排行老二,并不受父母待见,所以他对我这个主动送上门的女人也没什么意见,反而很高兴,结婚后对我也不错。”

“因为我和男人算是无媒苟合凑到的一起,我公公婆婆对我意见很大,连我生下来的儿子女儿也不待见。”

“那时候一家人能在一起,也算是有个盼想。”

“所以尽管一家人都不受待见,要干比其他人还多的活,我们都认了。”

“但是后来……”说到这里的时候,声音已经有点哽咽,但杨北没有阻止,人他要买回去,总得将底细了解清楚,要不然以后有什么麻烦就不好了。

黄招娣吸了吸鼻子,继续说下去:“后来大女儿在帮家里人洗衣服的时候,掉到河里给淹死了,但因为还有一个儿子,日子还要过下去,所以我们撑了下来。”

“结果后来儿子发烧,我们没银子带他去看病,也这么没了。”

女人说这些的时候,她旁边的男人一脸颓废。

“明明家里的银子大部分都是我们夫妻俩挣的,孩子生病的时候却不给我们拿钱。”说这话的时候,女人语气里带着恨意。

“我们不想孩子就这么被草席一裹就那么埋到土里,加上两个孩子都没了,什么指望都是浮云,干脆自卖自身,用卖身来的银子给孩子办了后事。”

牙行里有的人听了女人的这一番自叙忍不住同情她,有的人则是嘲讽一笑,过后又闭上眼假寐。

牙行管事听了,内心没有任何起伏,做他们这一行的,见过的惨事还少吗?

买儿卖女,自卖自身的,说实话,挺常见,已经激不起他们心中的任何波澜,他们只关心人能不能卖出去,卖出去了他们才能有提成拿。

于是转头对着杨北谄媚道:“这位客官,人怎么样?满意吗?不满意我再给您介绍介绍其它的。”

黄招娣和张二虎都忐忑的看着杨北,他们希望自己能被看中。

和去大户人家当丫鬟小厮相比,他们夫妻更想去庄子上种地,那是他们熟悉的领域,在庄子上或许也比在富贵人家里做活要自在一些,更重要的是。

不用害怕冲撞家里的主人而一不小心没了命。

杨北主要看中了黄招娣养蜂的手艺,于是决定将两人买下来。

还有一个账房孙良,识字并且精通算术,负责管理庄子上的财务收支、田租记录、雇工工钱等工作,曾在一个商户家当过账房,和主家的人在一些事上意见不一致,因此被发卖。

杨北细细询问过是在什么事上不一致,牙行管事凑到他耳边小声道:“那主人家一个夫人想让他做假账,他不同意,那夫人就在男主人身边吹耳旁风,这样可不就被赶出来了吗?!”

也是杨北赶巧,要是往常,这样有真才实学的人在一进牙行不久就会被人挑走。

知道是这个原因后,杨北想,没有辜负他的名字呀!

既然是宁愿被从事多年的主家赶走也不愿意违心做假账,那这个人的人品是好的,所以杨北没怎么犹豫就将他买了下来。

最后一个是有点功夫在身上的护院,叫徐强,买他主要让他负责庄子的治安问题。

徐强和张树在一起共过事,张树知道杨北还想找一个护院,就向杨北推荐了他。

杨北知道他确实有真功夫在身上后,就买了他。

杨北之前和林歆算过,家里除了杨濯那个书肆赚的银子,一共有两千七百多两,,几年下来的花费大概有五十两左右。

除去几年的花费,就剩下两千七百两,再减去买庄子的两千一百八十两,家里就只剩下五百一十两银子,现在买了五个人花去八十两,还剩四百三十两。

这四百三十两是算上在镇上和村里藏着的那些银子,零零总总加起来大概有两百两左右,所以现在杨北手头上就只有两百三十两的银子。

这些银子后面还要拿出一些让庄子运行起来。

这么想着,家里剩下的银子不多了。

想起花出去这么多银子,杨北心一抽一抽的疼。

不过想到家里的田地又多了,心又没那么疼。

有得就有失。

买了人后,杨北就雇了一辆牛车,让自己拿上自个儿的东西,就来接几人,带着他们去庄子上了。

至于为什么不雇马车?

那还用问嘛!

当然是牛车比马车便宜呐。

庄子上还有一些佃户在,邓夫人当初只带走了她的人,至于佃户,继续和新的买家租地种呗!

庄子上的庄户今早已经知道有新的庄主是谁了,也知道庄主今天就会派新的管事过来管理庄子,已经早早翘首以盼了。

杨北不管琐事,这些具体的事情安排给张树去干。

不然买他来干什么的 。

杨北让几人在庄子里走走,了解庄子的基本情况,以便后续安排工作。

在庄子上待了两个时辰的时间,杨北就又带他们去见了林歆和杨濯,让他们知道女主子的小主人是谁。

见过了人后,林歆和杨濯继续待在家,杨北则是带着人去还牛车。

嗯,顺便再买几头牛,不然春耕要很久,除去山头,那庄子也有一百六十几亩的土地。

邓夫人将她的管事带走的时候,也将她买的耕牛带走了,因此杨北需要重新购买。

去牛市一问,一头健壮的耕牛要十二两银子,考虑到手上的银子不多,就买了三头,花了三十六两银子,再买了一个板车,花了一两银子。

手里还剩一百九十多两银子,银子肯真不经花,像流水一样,一下子就没了。

让另外五人赶着牛和牛车自己回庄子上。

给了张树一百两银子,让他看看怎么将庄子盘活起来合适,特意叮嘱一定要养蜂,多点更好。

银子是当着几人的面给的,也好让他们心里有数。

还特意叮嘱孙良将庄子的一切收支都要记录到账本上,他三个月后会再来一趟看庄子的情况。

虽然他三个月才来一趟,但是期间会有一个叫孔管事的人时不时来监督他们。

让他们认真做事,否则他会再次将他们发卖。

五人听得是连连点头称是。

将应该交代的的事情交代好后,杨北就挥手让他们离开了。

“哦!对了。”杨北一拍脑袋,差点就将最重要的事情忘记了,“佃户们的租金,就按市场价来就行了。”

杨北重新将没走多远的几人拦住,对着张树和孙良交代。

两人叠声应和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