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张家(1 / 1)

赵翠和王芳果然不负李霞的期待,开口询问:“这里面真有事情啊?怎么一回事儿?”

李霞看院子里有其她人在,就对她们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出去说。

赵翠也明白,对着屋里的杨老太喊:“爹娘,我和弟妹去山里挖野菜。”

说完就拉着两人走了。

去到外边,李霞才将她知道的说出来:“听我男人说,小姑子是娘和他一起出门的的时候路上发生意外,在一个破庙出生的,我男人小时候身体不好,你们也不是不知道。”

“那时候娘听说府城来了一个医术很厉害的大夫,不顾怀着孩子,也要带他去看看,这去也没白去,后来我们男人身体调养几年,和正常人差别也不大。”

“就是从府城回县城的途中,就被一辆驾驶得很快的马车惊到了,婆婆也因此在破庙里艰难生下才只有八个月的小姑子。”

杨西那时候只有五岁,也被这意外弄得不知所措,好在那引起意外的人家也是个厚道人,派了个嬷嬷帮忙接生了一下孩子,不然的话,单靠杨老太一个人和一个年仅只有五岁的孩子,还真不能保证肚子里的孩子能平安生下来。

知道生下来的是个女儿后,杨老太看都没看一眼,她甚至还想过要不要趁着在荒山野岭,把她给扔掉。

最后还是歇了这心思,因为扔掉的话,没办法和家里人交代,特别是她婆婆,本来就不待见她,要是知道出门一趟,肚子里的孩子就没了,说不得还会撺掇男人休了她。

女人被休回家,哪里能有什么活路。

那户人家帮忙接生孩子后,还留下一个足足十两的银锭子作为歉礼。

后来那户人家就离开了,走得急急忙忙的。

杨老太因为受到惊吓和刚生产,也没法子立刻离开,所以就想着在破庙里缓一下再离开。

或许是因为赶路还有生产太过疲惫,杨老太这一缓,就沉沉睡了过去,再次睁眼的时候,是因为破庙里传来女人的惊呼声,那时候她都以为自己遇到杀人越货的现场了,吓得脸色都白了。

后面知道不是,才有心思观察周围,发现有一个穿着富贵的小姐记得走来走去,还有一个梳着夫人头的,长得很美,穿得也很富贵的妇人在安慰那走来走去的小姐。

那是杨老太第一次见这么富贵的人,连丫鬟婆子穿得都比她们村的富户好。

怕惊扰她们,所以她抱着儿子在一边,动都不敢动,也不管躺在地上用棉布包裹着的的婴孩。

说起这棉布,还是那帮接生的人家给的,不然的话,杨老太可没有多余的布去包裹刚出生的孩子。

因为这个缘故,天色也晚了,杨老太也不敢带着孩子赶路,晚上赶路遇到野兽的话,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所以就打算在破庙待一晚再走,也幸好她带了饼子,不至于让孩子饿肚子。

还没有奶水,就只能喂点竹筒里的水给刚出生的女儿。

民间有七活八不活的说法,杨老太也不是没想过这丫头片子会不会养不活,思绪也就闪过那么一下,就又飘远了。

一个女娃而已,养不活就养不活吧!已经平安生下来了,能不能养活下来,就看她自己的运道了。

晚上,杨老太将杨西放在最靠墙的位置睡,自己睡他旁边,至于小女儿,放在了最外侧。

天亮后,昨晚衣着富贵的那群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杨老太也拉着儿子背着包袱、抱起女儿离开。

走了没多远,就遇到一个穿着破烂,捧着一个豁口碗的瞎眼乞丐,抱着杨老太的大腿神神叨叨,杨老太被吓坏了,挣扎不开。

只能隐约听清什么命格,什么富贵,女娃之类的话。

杨老太没当回事,踢开那人就拉着孩子跑走了。

经过这么些事,杨老太也不敢在路上耽搁了,只想早点回到家早点安心,连路过县城都没心思去逛了。

到赵家村村口的时候,看到久不出门的赵神婆就站在村口,杨老太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想着让赵神婆给刚出生的小女儿算算。

赵神婆手指动了几下:“是个命好的!”

杨老太想问具体点,但赵神婆死活不说,怎么问,都是:“天机不可泄露。”

因为这两天的经历过于特殊,所以深深印在了只有五岁的杨西的脑海里,虽然他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赵翠不耐烦催促:“小姑子早产这事我们都知道,你说重点,别说这么多废话。”

李霞言简意赅:“一句话,小姑子是个命好的!”

王芳心里沉思,哪里命好了?是个女孩却很受杨老太宠还是农村姑娘嫁了个读书人?

赵翠嗤笑一声,暗道,这要是个命好的,能成亲这么多年没诞下个一儿半女,这命好说笑不成!

李霞初听男人说起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也是不相信的,哪有命好的会成亲几年不下蛋的。

王芳:“或许真的呢!小姑子孩子揣上了!明年妹夫也有可能考上秀才,那可真是风光了。”

这边的想法没人知道,那边刚回到婆家的杨秀直接去到她男人书房,开心道:“相公,我娘又给了我一两多银子。”

张松贾放下手里的书,接过银子就将人抱怀里,手也不老实:“娘子真棒!多亏了娘子我才能好好读书。”

“给我好不好,相公想你了。”说着,动了动,杨秀羞红了一张脸,嗫嚅:“娘说了,现在怀着孩子,不可以。”

“没事儿。”张松贾哑着嗓子:“我问过大夫了,大夫说过了三个月可以了,只要轻一些。”

“那你来吧!”不知道为什么,杨秀怀孕后这方面的需求比以往要多一些,但是之前婆婆叮嘱了不可以,她就只能忍着了。

既然夫君想了,那她就是要给的,再说了,其实她也期待。

张婆子挺满意杨秀的,娘家殷实,儿子也喜欢,干活也勤奋,所以就算她这么多年没生下个一儿半女,她也没想着让儿子休了她,就是严格限制她的零嘴而已,也没饿着她。

像她这样的婆婆,她觉得十里八乡没几个。

她想着,要是实在不能生养,等儿子考中秀才,就给他纳个妾回来。

这样妾既能生孩子,也能帮着干家里的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