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前隋旧部?李泰啊李泰,你可算坐不住了!(1 / 1)

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在寂静无人的街道上快速行驶,最后拐进城南一条偏僻的巷子深处,停了下来。

巷尾有家不起眼的铺面,青砖灰瓦,门头上挂着块旧木匾,刻着“静心剑道馆”五个字,瞧着和长安城里那些寻常的武馆没什么两样。

穿过前院,一踏入内堂,周遭的空气便陡然变了。

一股混杂着汗臭、铁锈和血腥的气味扑面而来,隐约还有兵器撞击的锐响和压抑的低喝。

馆主早已等候在此,是个面容精悍的中年汉子。

此人赵磐,李泰的心腹,掌管着这剑道馆的明暗事务。

“王爷。”赵磐躬身。

李泰略一颔首,脚步不停,直奔后院。

后院比前院大了好几倍,此刻灯火通明。

数十条赤膊的汉子捉对厮杀,手里握着的,竟是开了刃的真刀!

刀光晃眼,杀气弥漫,每一次格挡都爆出刺耳的尖鸣。

这些人动作狠辣,绝非寻常武馆的学徒,分明是一群亡命徒。

院子角落,堆着几个盖了油布的大箱子。

李泰信步走过去,随手掀开一块油布。

底下是崭新的横刀,还有一副副泛着冷光的明光铠!

“多少人了?”李泰盯着场中那些死士,声音沉了下来。

“回王爷,”赵磐紧跟在后,压低声音,“馆内常驻,经过死训、绝对可靠的,三百二十七人。外围随时能调动的,还有五百多。”

“兵器甲胄呢?”

“横刀五百口,长矛一千杆,弓两百张,箭矢五万支。明光铠一百五十副,皮甲三百领。都是按军中制式打造,没问题。”赵磐的声音更低了,“就是……耗费实在太大。王爷之前拨的款子,已经见底了……”

李泰眉头拧紧。

三百死士,听着不少,可要学父皇当年……这点人,够干什么?

兵甲更是缺得厉害,尤其是好用的明光铠,太少了。

钱!这一切都要钱!

苏家那条财路,被李承乾掐住了,自己这边反倒折了人手。

得另想办法,要快!

“不够,远远不够!”李泰的语气不容置疑,“本王要的是精锐,关键时候能一锤定音的力量!三百人太少,核心死士至少凑到八百!明光铠,再给本王弄三百副!弓弩加倍!”

赵磐脸上显出为难:“王爷,这……短时间,怕是……”

“没有怕是!”李泰打断他,透出一股狠劲,“钱,本王去筹!你告诉下面的人,加快进度!训练也加紧,本王要看到一群真正的虎狼!”

他顿了下,声音压得更低,字仿佛从齿缝里挤出来:“必要时,接些‘脏活’。替城里放印子钱的去收收账,或者……联系南边漕运上的朋友,帮他们‘护送’几批货。总之,钱要尽快弄来!”

赵磐心里咯噔一下。

放印子钱的账不好收,漕运上的“护送”更是掉脑袋的买卖,万一露了,王爷也扛不住。

可李泰的神情不容拒绝,他只能硬着头皮应下:“是,属下明白。”

李泰又看了一圈,注意到角落里几个擦拭兵器的生面孔。“那些是什么人?”

赵磐解释:“最近从江湖门路招来的好手。还有几个……听说是前隋旧部,有些家传本事,身手不错,走投无路来投奔的。”

“前隋旧部?”李泰心里一动。

这些人,用好了是刀,用不好,能把自己烧了。

但眼下顾不得许多,只要能壮大实力,什么人都敢用。

“仔细查底细。能用的留下,靠不住的,处理干净。”李泰冷声吩咐。

“是。”

在剑道馆待了快一个时辰,李泰才带着满腹心事离开。

回府的马车里,他闭目盘算。

剑道馆是根基,必须砸锅卖铁也要壮大。

有了足够的人马,再串联起朝中那些盟友,未必就不能……

他甚至开始暗中联络对李世民不满的关陇旧勋,还有那些立场不明的宗室。

一张以魏王府和静心剑道馆为核心,更庞大也更危险的网,正悄悄张开。

李泰自认做得隐秘。

他却不知,就在他走后没多久,剑道馆一个倒垃圾的杂役,趁着夜色掩护,把一小块从训练场捡来的、带着特殊标记的碎布,塞进了一个墙角旮旯。

没过多久,那碎布就被人取走,几经辗转,最终送到了东宫。

东宫,书房。

常胜将那块碎布,还有一份关于“静心剑道馆”近期异常的密报,轻轻放在李乾案头。

李乾拈起那块碎布,指尖摩挲着,又扫了眼密报上的字:人员激增、夜间训练、大批物资运入、接触江湖人及疑似前隋人员……

他嘴角挑起一个冰冷的弧度。

“青雀啊青雀,你可算坐不住了?”李乾放下密报,望向窗外夜色,“私养死士,暗通江湖,勾结前隋余孽……啧啧,哪一条,都够你喝一壶的。”

本来还在琢磨,怎么才能抓到李泰真正的把柄。

现在倒好,他自己送上门来了。

“常胜。”

“末将在。”

“让咱们在城南的人,给我盯死了那个‘静心剑道馆’。别惊动他们,把他们的人员往来、物资进出、训练内容,都摸清楚。特别是那些‘前隋旧部’和江湖人的底细,给我查个底儿掉。”

“是!”

“还有,”李乾手指在桌上轻轻叩击,“是时候,让咱们那位安插在魏王府的‘朋友’,动一动了。”

常胜精神一振:“殿下的意思是……纥干承基?”

李乾点头,脸上笑意难测:“对。该让他,给孤送点‘大礼’过来了。”

鱼儿上钩了。

咬的还是最要命的饵。

这戏,可真有意思。

夜色浓稠,长安城沉寂下来,唯有东宫书房,灯火未熄。

李乾坐在轮椅上,面前摊开的,已不是农具图纸,而是一张简易的长安城南坊市舆图,几个地方被朱笔圈了出来。

常胜侍立在旁,声音压得不能再低,汇报着新情况:“殿下,按您的吩咐,我们的人已经开始接触静心剑道馆外围的一些杂役和供货商了。”

这张无声的情报网,正在李乾的意志下悄然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