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孔子现身(1 / 1)

儒生们虽心有不甘,却不得不承诺。

其次,聂元提出标准:“你们若想验证理论价值,就需争取一亿天使族人的认可。一旦达成目标,便可自由选择留下或回归人族。”

儒生闻言震惊,难以接受如此庞大的数字。

聂元进一步质问:“区区一亿,难道还嫌少?试问万族生灵何其众多,这一亿比例是否过低?如若无法说服如此数量,又谈何实现万族和平?”

聂元环视下方的修士,微笑着问:“觉得一亿很多吗?”

“不多。”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响起。

即使一些儒生也加入其中,他们担心再沉默下去,会被聂元发现并驱逐到边疆,那才真是糟糕了。

“看来大家都觉得不算多。”聂元继续说道。

几十名儒生的脸色变得通红,想要争辩却又说不出话来。

一旦反驳,就是对自身学说的怀疑,这样的态度只会让他人更不信任。

“好吧。”儒生们最终勉强答应。

看到这一幕,聂元露出满意的笑容。

其他圣子圣女对此也感到佩服,聂元不仅修行天赋超群,政治手段更是高明。

“我对人族的未来充满希望。”紫薇圣地的大圣笑道。

“确实如此。”其他圣人也点头附和。

风长老和凌霄圣地的圣王则哈哈大笑,显得十分兴奋。

聂元的策略虽然简单,却非常巧妙,既消除了儒门内部的隐患,又警示后人不要轻易尝试。

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些儒生真的实现了目标,那么天使族内部可能会因和平学说产生 ** ,这对人族来说无疑是个机会。

“最好的战略是不用武力就能战胜敌人。”圣人们想起了兵圣的话。

总之,聂元已经稳操胜券。

解决了儒生问题后,聂元转向下方修士,挥手间虚空镜震动,一道神光洒落。

徐阳子、丹青子以及另外两位圣人和众多儒门 ** 从镜中显现。

尽管虚空镜封锁了空间,徐阳子这位圣王也无法逃脱。

众人对此感到惊讶,听说前几天聂元在儒门洞天闹得天翻地覆,还赶走了儒门的传承大长老和两位长老,没想到这次他竟将这些人放出来。

“你到底想做什么?”徐阳子等人看着周围,脸色阴沉。

被晚辈控制也就罢了,如今在大会上公开释放他们,究竟有何目的?

聂元没有理睬徐阳子等人的质问,而是看向四周的众人,平静地说:“大家一定很好奇吧?”

无人回应,但从目光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好奇。

儒门天主依然面无表情,但其他儒门 ** 和长老却显露出不满之情。

聂元直言其中有奸细,顿时引发众人震惊。徐阳子神色突变,而聂元直接命令姬夜月使用照妖镜验证。镜光之下,七名妖族奸细暴露无遗,尤其是徐阳子的真身竟显化为一只猴子,让所有人难以置信。那些支持万族和平理念的儒生更是深受打击。

徐阳子质问聂元为何怀疑自己,聂元则以儒门内部矛盾不合常理为由,推测有人暗中操控。尽管妖月天主和太上长老被捕之事尚未公开,但聂元的猜测并非全然虚构。面对危机,徐阳子欲反抗,却被早已有所准备的聂元以强大力量压制。最终,炎日准帝出手,将徐阳子擒走。

在这场重要的事件中,一名强大的人族修士引起了广泛关注。他不仅是人族的准帝,还展现了卓越的能力,为获取关键情报发挥了重要作用。

聂元轻描淡写地指出对方的身份后便不再多言,而周围的人族修士则激动万分。他们不仅目睹了两件帝兵的现世,更见证了准帝的力量,这无疑是千载难逢的大事。与此同时,瑶池圣地的一位大圣现身,迅速处理了那些潜伏的妖族奸细,并准备对他们进行深入审问。

随后,聂元将目光转向天空中的丹青子和其他圣人,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你们的儒道思想是否因徐阳子的影响而偏离正轨?”此话一出,全场陷入死寂,人人感受到隐藏的危机。

丹青子虽表现得痛苦不堪,但实际上内心波澜起伏。他既担忧自己的真实身份可能暴露,又对徐阳子的行为感到不安。另一位圣人则紧握双拳,眼神中充满了愤恨与杀意。

面对质疑,丹青子承认了自己的成长确实受到徐阳子的启发,但他强调自己的成就源于自身努力。而另一位圣人则坚定表示,徐阳子不仅是他的师父,更是他的养父,他的全部知识皆由其传授。

这一揭露震惊了所有人,尤其是儒门中的一些成员。人们开始怀疑这些人究竟是受到了徐阳子的误导,还是自主选择了错误的道路。不同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开来,有人愤怒,有人羞愧,更多的人则保持沉默。

最终,众人一致认为必须严惩这些叛徒,并对妖族奸细展开反击。这场 ** 不仅揭示了内部问题,也让大家意识到防范外来威胁的重要性。正如某位圣人所言,若非及时察觉,后果将不堪设想。

聂元目光如炬,言语间尽显威严。他冷声道:“妖族对人族的敌意从未消散,你们若已误入歧途,应主动登记,改过自新者可获宽恕,执意顽固的,便随那些人前往楼兰。”他的声音凛冽,震慑全场。

片刻后,儒门中有人开始行动,陆续前往登记。被揭露身份的数十人中,大多数选择离去,但在徐阳子的 ** 曝光后,他们的信念也随之瓦解。然而,仍有六人坚守立场,他们为理想付出一切,即便无人引领,也会坚持此路,即便面临生死抉择,也绝不妥协。

聂元等人未再多言,这类固执者总是难以动摇。随后,他对登记过的修士宣布:“儒门盛会结束后,需前往楼兰戍守五百年,期间不得擅离。若有违者,必死无疑。”

众人闻言皆色变,却无人敢违抗。修士的寿元有限,超凡境不过数百岁,化神则近千年,王者更高,而通天强者更是能活过两千年。但即便如此,五百年仍是漫长的岁月,尤其是对于那些有望冲击更高境界的人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将失去许多宝贵的机会。

尽管如此,其他人均无异议。此事关乎重大,重罚旨在警示后人。至于那六名始终不改初衷者,聂元同样要求他们前往楼兰,同时保留原有惩罚。他深知禁锢思想的危害,正如历史所示,活跃的思维才是修行的关键,唯有如此才能触及天地真理,实现修为突破。

聂元提出了一种新的思想管理方式,即为后来者提供范例与准则。若某种思想偏离人族主流或损害人族利益,则需在外族中验证其可行性,成功后才能在人族推广,以避免潜在危害。

他向人族修士明确表示,人族不会限制所有思想或禁止相关言论。此言让众人震惊,连圣人都感到疑惑,之前他们已计划通过九大圣地联合发布禁令来制止此类思想传播。

然而,聂元话锋一转指出,若某人的思想或言论与人族整体利益相悖,可能带来威胁,则应像其他六位前辈那样,先行证明自身观点的合理性,获得人族认可后再行传播。

众人都陷入沉思,权衡利弊。随后,聂元进一步阐述,一个种族的思想自由至关重要,任何形式的禁锢都无益于人族发展,就像孔子若被限制思想,就不会有儒学的繁荣。

此时,高空传来爽朗笑声,几位年长圣人激动地望向虚空,呼唤“祖师”。人们猜测这是闭关三千年后的孔圣出关了。

孔圣现身,是一位平凡的白发老者,身着儒袍。他的到来让儒门上下欢欣鼓舞,所有强者都将目光投向他。聂元等人都上前行礼,传闻中孔圣是人族顶尖强者之一。

儒门祖师孔子,修为达准帝七重天,对人族未来充满期许。相较之下,炎日准帝不过四重天,差距明显。

孔子落座后称赞聂元,而聂元则谦逊回应。孔子进一步肯定姬夜月等人,展现对人族未来的信心。

随后,孔子注意到丹青子和徐晨子的异常,直言徐晨子受养父影响无过错,但对丹青子的堕落深感失望。丹青子坦承因修为瓶颈转投他途,被孔子严厉质问。

聂元适时插话,暗示丹青子背叛儒道另有隐情。孔子察觉丹青子的不安,追问之际,聂元出示一幅画,引发丹青子情绪波动。画中为兰若萱的护道者圣王像,众人不解其意,聂元解释途中遭遇袭击,指向丹青子可能与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