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气运玉玺(1 / 1)

光芒一闪,水剑和她四个师兄全部消失。

此时大殿中只剩下秦不语自己,和悬浮在空中的气运玉玺。

秦不语走到气运玉玺下方,抬头仰望,将心神投入其中。

心神恍惚间,秦不语突然成了一位末世皇朝的君主。

只不过此时的秦不语已经忘记了他是谁。

他就是那个末代皇朝的新任君主。

这座皇朝已经屹立了800年。

朝廷早已腐败透顶,民不聊生,整座王朝已经摇摇欲坠。

他继任以后,励精图治,想挽狂澜于既倒。

惩治贪官,推行新政,让百姓休养生息。

但整个皇朝如同一艘漏水的破船,任凭他有如何的雄心壮志,也无力回天。

终于一场连续三年的大旱,成了压垮这座腐朽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老百姓苦不堪言,再无活路,终于各地揭竿而起。

敌国趁势入侵。

而此时,被他寄予厚望的大将军突然倒戈一击,引敌军入境。

几十万大军势如破竹,将皇城团团包围。

外无援军,内无斗志,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他率领禁卫军浴血奋战。

接连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守卫皇城15天。

他手下的2万禁卫军已经只剩不足500人,而且几乎个个带伤。

最主要的,城中已经断粮多日。

即便敌军不再进攻,他也坚持不了几天了。

就在这时,敌方传来最后通牒。

要求他立刻开城投降,否则城破之日将屠尽城中几十万百姓。

他屹立在城头之上,看着身后面容憔悴的士兵,以及城中面黄肌瘦的百姓。

纵有千般不愿,他也无计可施。

身为君王,他当然不怕死。但城中几十万百姓怎能因他错误决定而被敌方屠戮殆尽?

“打开城门吧,尔等放下武器。”

终于他下达了身为君王的最后一道命令。

“陛下,不可呀。”

几百将士齐刷刷跪倒在地。

“朕继位以来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奈何天不佑朕,朕已无言面见先皇,又怎能因朕一己之私连累城中百姓。”

“陛下……”

众将士依旧不肯起身。

“这是朕最后一道命令,你们难道想抗旨吗?”

他缓缓走到城门口,回身看了一眼皇宫方向,然后毅然走出城门。

“我天朝的子民们,给朕好好活下去。”

这是他最后的话语,然后他要履行身为君王的职责,自古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君王有君王的尊严,君王有君王的死法。

百官可以投降,将士可以投降,百姓可以投降,但他不能投降。

他唯有战死以正自己君王的威名。

昂首走出城门,看着对面黑压压不知道多少万的敌国军队,他毅然拔出腰间长剑。

对面的士兵并没有急于进攻,仿佛猫戏老鼠般戏谑的看着他。

正待向敌阵走去,突然身后传来杂乱的脚步声。

他回头一看,却见禁卫军将领正带着那幸存的几百名士兵朝着他走来。

“陛下,末将昔年曾为先皇先锋,今日恳请陛下让末将再做一回先锋。”

禁卫军将领翻身拜倒面容悲壮。

“陛下,我等身为禁卫军,职责就是护卫陛下,陛下若不在,我等还有何脸面存活于世。”

一名禁卫军士兵上前一步,他左臂已断,仅剩的右手抓着钢刀,但脸上依然没有半分惧怕之色。

“陛下,咱们天朝没有投降的士兵,只有战死的将士,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冲锋的道路上。”

另外一名卫军士兵拄着根棍子走上前来,他一条腿断了,但这似乎并不妨碍他冲锋。

“好,既如此,朕就带你们再冲锋一回,让他们看看咱们天朝儿郎没有孬种。”

“陛下,等等老臣。”

此时在城头上突然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众人抬头看去,只见在城头上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坐在担架之上。

此人正是三朝元老已经在家颐养天年的老丞相。

“陛下,臣老了,不能随陛下冲锋,臣只能先行一步,在那边恭迎陛下,臣还要去告诉先皇,他没有选错人,陛下是个好皇帝,只不过天不佑我朝。”

老丞相说完挣扎着往前一探,随即自城头上坠下。

数丈高的城墙,待他落地之时已然气绝身亡,但他脸上依然挂着安详的笑容。

君王心中悲切,若是没有这一场大旱,若是没有大将军的背叛,他或许还能让这个帝国延续下去。

“陛下,老臣来了。”

此时自城中,颤颤巍巍走出来一名老者。

这老者一身儒家服饰,拄着拐杖,每走几步就要喘一口气。

此老者不是别人,正是翰林院大学士。

是整个皇朝最有学问的大儒。

“陈阁老,您怎么也……”

君王待要上前搀扶,却被老者推开。

“老夫一生吟诗作文,今日却要当一回战士,让那些狗东西看看我天朝的儒士也能上阵杀敌。”

陈阁老毅然抛掉手中拐杖,拔出腰间长剑,一时间他身上突然散发出一股惊天气势。

“好,既如此,咱们君臣共同杀敌。”

君王心中感动,这半月的围城,陈阁老不但将家财散尽,全部资助军中,而且他三个儿子也已先后战死。

“陛下请等等,草民等也愿追随陛下。”

就在这时自城中突然又冲出一大群人。

这些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衣着褴褛,也有绫罗绸缎。

手中拿的也是五花八门,有锄头,菜刀,木棍,甚至还有算盘。

“陛下,草民要了一辈子饭。若非陛下年年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草民早已饿死,草民宁死也绝不向那些畜生要饭。恳请陛下带着草民一同赴死。”

一位衣衫破烂的老乞丐,拄着木棍颤抖着走上前来。

“陛下,草民乃书院学子,陛下开科举办书院,让寒门子弟能有书读,有事做,能报效国家,如今陛下为避免生灵涂炭,宁愿出城赴死,我等学子愿追随陛下。”

一个青年学子跃众而出,手中拿着的竟然是一根藤条。

“陛下,草民乃城中屠夫,草民杀了一辈子猪,今日草民想看看猪能杀得,那些侵略的畜生杀得杀不得。”

一位胸前长着黑毛的大汉迈步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一把剔骨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