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周李交恶(1 / 1)

花屋湘军传奇 萧一刀 1365 字 15小时前

同治元年春,湖南长沙。

周宽世站在提督府的书房内,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几上那份来自曾国藩的军令。

纸上墨迹犹新,字字如刀:\"着湖南提督周宽世即刻调拨白银十万两,以资李鸿章新练淮军之用。\"

\"淮军...\",周宽世冷笑一声,将文书重重拍在桌上。

三年前,他做为21世纪的一名历博士,穿越到了周宽世名身上。

两世记忆融合,让他对这段历史了如指掌,李鸿章,这个未来会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李二先生\"。

现在不过是个靠着老师曾国藩提携的幕僚罢了。

\"大人,曾大帅的信使还在外面候着回信。\"

副将周铁柱在门外低声提醒。

周宽世深吸一口气,提起毛笔,蘸了墨汁,在回执上写下:\"湖南连年征战,库银空虚,实难筹措,恳请大帅体谅。\"

写罢,他搁下笔,对周铁柱道:\"去告诉信使,就说本提督已经尽力了,实在是湖南民生凋敝,无力支援淮军。\"

周铁柱面露难色:\"大人,这...恐怕会得罪曾大帅啊。\"

\"我自有分寸。\",周宽世摆摆手,示意周铁柱退下。

待周铁柱离去,周宽世走到铜镜前,凝视着镜中这张陌生又熟悉的脸,三十出头,面容刚毅,眉宇间透着久经沙场的杀气。

这具身体的原主人是湘军宿将,战功赫赫,如今他继承了这份记忆和能力,却多了一份对历史走向的感知。

\"李鸿章...\"周宽世喃喃自语,\"你休想像历史上那样飞黄腾达。\"

半个月后,安庆。

李鸿章在临时搭建的淮军营帐中来回踱步,手中的茶盏早已凉透。他三十九岁,面容清瘦,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锐气。

\"大人,湖南方面还是没消息。\"亲信周馥小心翼翼地报告,\"听说周提督已经回绝了曾大帅的军饷调拨令。\"

李鸿章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好个周宽世!我淮军初创,急需银两,他竟敢如此推诿!\"

他猛地将茶盏摔在地上,瓷片四溅。

周馥低声道:\"大人息怒。周提督在湘军中资历深厚,连曾大帅都要给他几分面子...\"

\"面子?\"李鸿章冷笑,\"他不过是个莽夫,靠着几场胜仗就目中无人!\",他转身从案几上拿起一份名册,\"你看看,我淮军现在只有三千人,枪械不全,粮饷不足,如何剿灭长毛?\"

周馥不敢接话。李鸿章沉思片刻,忽然道:\"备马,我要亲自去湖南会会这位周提督!\"

\"大人,这...\",周馥大惊,\"湘军将领素来排外,您此去恐怕...\"

\"怕什么?\"李鸿章整了整衣冠,\"我是奉曾老师之命组建淮军,他周宽世敢抗命不成?\"

五日后,湖南提督府。

周宽世正在校场检阅新兵操练,忽见周安急匆匆跑来:\"大人,李鸿章李大人到了府外,说要见您!\"

周宽世眉头一皱:\"来得倒快。\",他整了整战袍,\"请他到花厅等候。\"

当周宽世踏入花厅时,李鸿章已端坐其中,正慢条斯理地品着茶。

见周宽世进来,李鸿章起身拱手,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周军门,久仰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周宽世还礼,不动声色地道:\"李大人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两人分宾主落座。

李鸿章放下茶盏,开门见山:\"周军门,淮军初创,急需军饷。曾老师已下令湖南调拨,不知为何迟迟不见动静?\"

周宽世早有准备,从容道:\"李大人有所不知,湖南连年征战,民生凋敝,库银实在紧张。本提督已向曾大帅说明情况,还望李大人体谅。\"

李鸿章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换上笑容:\"周军门,剿灭长毛乃朝廷大事。淮军若能早日成军,与湘军并肩作战,必能早日平定叛乱。区区四万两银子,对湖南来说不过九牛一毛...\"

\"李大人此言差矣。\"周宽世打断道,\"湖南百姓为支援湘军已经倾其所有,实在无力再负担淮军粮饷。况且...\"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李鸿章一眼,\"李大人初掌兵权,恐怕还需要时间熟悉军务。\"

这话直戳李鸿章痛处,他在湘军幕府多年,却从未独立领兵作战。李鸿章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周军门这是质疑李某的能力?\"

周宽世不慌不忙:\"不敢。只是军饷一事,实在无能为力。\"

厅内气氛骤然紧张。李鸿章眯起眼睛,语气转冷:\"周军门,抗命不遵,可是大罪。\"

\"李大人言重了。\"周宽世毫不退让,\"本提督一切以湖南百姓生计为重。若朝廷怪罪,周某一力承担。\"

两人目光交锋,火花四溅。

良久,李鸿章忽然大笑:\"好!好一个爱民如子的周军门!\"。

他站起身,掸了掸衣袍,\"既如此,李某告辞。只望周军门日后不要后悔今日决定。\"

周宽世也起身相送:\"李大人慢走。湖南山高路远,还望一路小心。\"

李鸿章深深看了周宽世一眼,转身大步离去。

周宽世望着他的背影,知道今日已与这位未来权臣结下梁子,但为了阻止历史上的悲剧重演,他别无选择。

当夜,周宽世在书房翻阅兵书,周铁柱匆匆进来:\"大人,不好了!李大人离开后,在城中四处散布谣言,说您拥兵自重,不遵曾大帅军令!\"

周宽世冷笑:\"果然如此。\"他放下书卷,\"他还说什么了?\"

周铁柱犹豫道:\"还说您看不起他这个翰林出身的文官,故意刁难淮军...\"

\"无耻!\"周宽世拍案而起,\"明明是他李鸿章无能,在湘军多年毫无建树,如今靠着曾大帅的关系另立门户,还想吸湖南的血!\"

周铁柱忧心忡忡:\"大人,李大人毕竟是曾大帅的心腹,若他在大帅面前进谗言...\"

\"无妨。\"周宽世冷静下来,\"我在湘军多年,战功赫赫,曾大帅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怪罪于我。\"他走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只是...这个李鸿章睚眦必报,今日结怨,他日必会报复。\"

周铁柱不解:\"大人为何如此忌惮李大人?他不过是个新晋将领...\"

周宽世没有回答。他心中清楚,按照历史走向,李鸿章将来会成为左右朝局的权臣。

但现在,历史已经因他的干预而改变,淮军得不到湖南的军饷,发展必然受阻。

\"传令下去,\"周宽世转身命令,\"加强城防,严密监视可疑人员。特别是与李鸿章有关的人,一律严加盘查!\"

\"是!\"周铁柱领命而去。

周宽世独自站在书房中,手指轻叩桌面。他知道,与李鸿章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这位未来权臣绝不会善罢甘休,而他必须未雨绸缪,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做好准备。

窗外,春雨又起,淅淅沥沥地打在屋檐上,如同命运无声的警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