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排兵布阵,四面合围(1 / 1)

而张绣麾下的士卒,却如同听到了动人的乐章。

嘴角露出会心的微笑,没有让魏延再度下令。

便再次搭弓引箭,对着前方开始齐射。

而匈奴一方,冲在最前面的先锋军。

却是悍不畏死的向前冲去,尽管身边的同伴发出哀嚎声。

脸上却是不动如山,目光凶狠的继续冲锋。

任谁都知道,在战场上跌落下马。

等待自己的结局,唯有一死而已。

身后的袍泽,更是不顾前面倒下的同伴。

战马的马蹄,肆意的踩踏在对方的身上。

即使是轻伤跌落下马,也绝无生还的希望。

而后面的匈奴骑兵,则是开始了反击。

利用战马的速度,却是将弓箭送向了更远的地方。

一时之间,张绣麾下的步卒,

也开始在对方的箭雨下,飞快的减员。

张绣却是屏气凝神,丝毫不敢大意。

死死的盯着前方,突然一声沉闷的响声。

冲在最前方的匈奴骑兵,却是突然坠落进了,

张绣命人事先准备好的陷马坑之中。

看着陆续跌落进深坑的匈奴骑兵,张绣的心头不由得松了口气。

自己突然对刘豹发动攻击,也是希望对方盛怒之下。

能够让士卒无脑冲锋,现在看来。

自己的目的显然已经达到了。

两侧大片的陷马坑,顿时让冲在最前面的不少骑兵,

陷落进了其中,而身后的骑卒,

却是由于距离太近,来不及勒停战马。

也纷纷跟着坠入坑中,坑中被削好的木刺,

牢固的伫立在坑底,刺穿了一个又一个,

坠入其中的匈奴骑兵,场面顿时陷入混乱之中,。

仅有少数人,能避开陷马坑。

但在弓箭手的箭雨之下,却是飞快的折损。

见到前面出现如此乱象,匈奴的阵营中。

也紧急的发出了鸣金的声音,一众匈奴骑兵这才神色不甘的,

纷纷向后退去,张绣这边也停止了弓箭射击。

足足过了一刻钟,所有的匈奴骑兵才缓缓退回。

而地上,则是留下了不下两千具匈奴骑兵的尸体。

陷马坑中,匈奴的前锋部队,

几乎已经填满了大坑,面对还未死透的匈奴人,

张绣则是冷冷的下令,让士卒上前将其射杀。

城头上的徐庶和夏侯兰,见状也不由得松了口气。

这第一波攻势,必然是最凶猛的。

此时已经被悄然化解,接下来匈奴必然会选择填平陷马坑。

到时候,就会爆发第二次大战。

夏侯兰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开口说道:

“徐军师,城头上就有劳你了。”

“我先去歇息,晚上再过来,如此轮换也好保证精力充沛。、”

听到夏侯兰的话,徐庶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等到夏侯兰离开后,徐庶才转头看向蔡琰。

目光却是没有直视对方,微微垂下目光轻声开口说道:

“夫人,还是先回城中休息吧。”

蔡琰看着城外,眼中露出了一丝喜色。

听到徐庶的话,却是坚定的摇了摇头。

轻声开口说道:“我无事的。”

“徐军师不用顾虑我的。”

徐庶微微一叹,还是没有开口再劝。

蔡琰站在城头,周围的士卒也有一种,

和张绣共存亡的感觉,如此对士气倒是颇有一番帮助。

没有在坚持,而是下令让冯武,

为城外的大军,补充一些箭矢。

城外大营之中,看着渐渐退去的匈奴大军。

张绣的眉头却皱的更紧了一分,从一开始。

自己就发现匈奴的军阵,似乎是有意模仿汉军的作战方式。

就刚刚这么一看,确实没错了。

这也就说明了,自己的排兵布阵,

也会被对方看在眼中,从而找到弱点。

想了片刻,便吩咐好魏延等人,

...............

看好敌军的动向,自己则是带着十数名亲卫,

快速的奔向富平城中,和徐庶再行商议。

见到张绣折返,徐庶也有些微微好奇。

不过也只是站在城头上等待,没有多余的动作。

现在富平城的城防,全部的压力都在自己身上。

容不得自己有丝毫懈怠和马虎。

见到张绣登上城头,蔡琰最先反应过来。

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上前。

给徐庶和张绣,留下了交谈的空间。

只是远远的望着张绣,眼中充满柔情。

张绣也对着蔡琰点了点头,随即飞快的走到徐庶身边,

神色凝重的看着城外匈奴的方向,沉声开口说道:

“这匈奴之中,可能有熟悉我们汉军排兵布阵之人。”

“如此倒是有些难办了!”

徐庶闻言,面色也不由得一紧。

先前在城头上,自己距离太远看的不是很真切。

现在听到张修这么一说,顿时反应了过来。

眼中露出一丝骇意,神色凝重的开口说道:

“若是如此,恐怕.......”

还没等徐庶的话出口,匈奴的大军突然动了起来。

数万骑卒分成了数股,形成一个巨大的圆环。

隐隐的将整座富平城,包围了起来。

徐庶和张绣的脸色都是一变,露出一分谨慎。

匈奴的大军,准备同时攻击四面城墙了!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等到匈奴的大军完成了合围。

富平城的城头上,士卒也已经全部进入战斗准备。

然而对方却没有第一时间,发动进攻。

只是把富平城,连同城外的守军一同困守在此地.

张绣刚松了口气,徐庶却是眉头猛的皱起。

心中暗呼不妙,转头看向张绣神色凝重的开口说道:

“主公,不妙了!”

“嗯?”

听到徐庶的话,张绣先是一愣。

随即眉头紧皱了起来,沉声开口问道:

“元直,为何如此说?”

徐庶的目光露出一丝凝重,微微叹了口气才缓缓开口说道:

“敌军人数倍于我方,我军又分出一万余骑去袭扰匈奴的后方。”

“此时城内外,加上刚刚折损的兵马,总共也不到四万。”

“对方没有立即发动攻击,反而在吃了败仗之后。”

“立即调整策略,若是我猜的不错,他们准备攻心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会日夜不断的劫营,分批攻城。”

“让我们的士卒,陷入到身心俱疲之中,从而寻找战机,一举将我们击破。”

听到徐庶如此说,张绣的眼神也是陡然一变。

此时富平城外,四面八方皆是敌兵。

给士卒们的压力,无疑要更加大上几分。

想通了其中关键,张绣的目光变得一冷。

沉思了片刻,便立即开口说道:

“即是如此,我军便主动进攻。”

“他们分散兵力围城,必然有薄弱的地点。”

“城外的大军不能轻动,城内还有近万的骑卒.......”

徐庶微微一叹,轻轻摇了摇头。

眼中的神色,谨慎无比。

“不行,对方如此布置,必是有完全的把握。”

“防备我军的突围,如果贸然进攻,反而会中了对方的圈套。”

张绣的眉头紧蹙,皱着眉头开口说道:

“难不成,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我偏不信,他们能猜到我从何处突围!”

徐庶微微一叹,指了指面前,正是富平城外大营的方向。

“请问主公,你会选择从这里突围吗?”

张绣先是一愣,随即轻轻摇头说道:

“自然不会,城外大营和刘豹的主力对峙。”

“这里必然是兵力最多的地方。”

徐庶又指了指与富平城截然相反的南方,轻声问道:

“那么会选择南方,作为突破口吗?”

张绣这才反应过来,不由得陷入了沉默之中。

如果自己从南方突围,却是根本毫无益处。

首先自己并不是想跑,即使突围成功。

距离刘豹的位置很近,也必是匈奴大军的阻截。

而剩下的,也仅有东和西的两侧城门。

二选一的概率,根本没有赌的必要。

只要匈奴的大军主力,不轻易出动。

便可以随时从北方的大营中,快速的向两侧驰援。

果然像徐庶所说的,敌军不动,自己便不能轻动。

只是如果任由对方不间断的攻城,袭营骚扰。

士卒的体力和心力,将会无限度的下降。

战争打到最后,拼的就是一口气。

如果这口气自己先散了,胜算将会无限的降低。

这是一个即使张绣心中清楚,但却无可奈何的阳谋。

除非,自己反其道而行之。

对着刘豹的主力而上,可如此一来。

对方消耗自己兵力的目的,显然是又达到了。

张绣和徐庶的担心,都是士卒们能否长期的和匈奴消耗下去。

虽然短时间内,没有城破的风险,

但十天半个月后,情况必然急转而下。

自己等人,却是不能坐以待毙。

徐庶的脸上闪过沉思之色,随即沉声开口说道:

“主公,此时也只是静观其变,命令士卒们做好准备。”

“静待赵云将军的消息,一旦敌军的粮草被劫。”

“军心必然浮动,到时候刘豹也会分兵去围剿这支后方的骑兵。”

“自然会露出一丝马脚,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听到徐庶的分析,张绣沉沉的点了点头。

心中却是对于给刘豹出谋划策之人,更加的好奇了一些。

布局如此大气,却又透着一丝阴毒。

怎么看,都有点像贾诩的作风呢?

无奈的轻轻一叹,和徐庶分别开来.....

准备回到城外坐镇,缓缓走到蔡琰的身边。

轻轻抚摸了一下蔡琰的秀发,柔声开口说道:

“老老实实的在府中待着不好吗?”

“偏偏要来城头凑什么热闹。”

蔡琰却是固执的摇了摇头,目光中露出一丝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