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吧,怎么回事。”
刘荣似笑非笑的看着面前的二人,手中烟盒上上下下被他抛着玩。
只是看着随意的动作,却让刘谌的心也跟着这烟盒一上一下的颠簸。
“我……”
“这是我的。”
刘谌准备上前认错的动作被曹昂拽了一把制止,顺势上前一步将过错全都揽下。
“好奇 想试试。”曹昂语气肯定,表情无波无澜,丝毫没有自己在说谎的心虚。
刘荣语塞,抛烟盒的动作一顿,一脸问号看向扶苏。
不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东西是刘谌的,结果曹昂站出来全揽了,这他要怎么罚?曹昂也不是他家的啊!!
刘据扶额,甩了刘谌一个眼刀,对上目光的刘谌忍不住瑟缩,默默移开目光。
既然曹昂都揽了,那他就当这东西不是自己的好了,事后再好好感谢曹昂好了,嗯。
想到这里原本有些心虚缩着身体的刘谌站直了身,抬头,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对没错,这东西不是我的。
见自家弟弟这得意模样的刘璿扶额扶额再扶额,这是什么傻弟弟,你以为这样就不会被罚了?!谁不知道这东西是你的!!
“噗呲。”
桥上看热闹的李建成李承乾拓跋晃几人忍不住笑出声,感觉有点傻傻的。
同时笑出声的李建成李承乾二人一噎,如果没记错的话,他们两个好像还在互相生气呢,笑什么笑。
李建成想了想,默默从乾坤袋掏出一包薯片,撕开吃了一片后递到李承乾面前:“吃一块?”
李承乾没说话,只是默不作声吃了一块,拓跋晃也凑了过来毫不客气拿了几块扔进嘴里。
后果显而易见,荣获李建成一个力度不轻不重的拳头。
沉默没多久,扶苏也是无奈叹了口气,开口道:“不管是谁的,这种东西不能破例,有一个人就会有两个人,你们也不想以后围城烟雾缭绕的吧?既然被刘庆逮住了你们两个,就默认是你们两个的,要不就罚你们两个今天晚上承包晚饭吧。”
“别啊!!”
两个当事人还没说话,桥上的几人和身边的刘荣几人先一步嚎了起来。
“扶苏大哥,你这是惩罚他们还是惩罚我们?”刘荣气急败坏拽拽头发。
“如果决定的话,我申请不吃今天晚上的晚饭。”拓跋晃高高举起了手。
“附议!”
“附议!”
其他人点头纷纷学着拓跋晃的模样高举起手。
这下换刘谌曹昂二人一脸黑线了。
什么意思什么意思?!!虽说他们的厨艺比不上孙登元恂,但也不至于到了不能吃的地步吧?!
扶苏挠挠头,反应过来他晚上要吃晚饭的,这惩罚好像确实是惩罚他们自己。
扶苏看向刘荣摊手:“那就罚他们跑三圈围城吧,围城升级过两次现在挺大的,够他们跑的。”
“可行。”刘荣点点头,转头看向刘谌语气凶狠:“不跑完不许吃饭。”
“好的先祖。”刘谌吐吐舌,朝曹昂投去一个抱歉的眼神,低声道:“抱歉,连累你了。”
“谁让我们是好兄弟呢,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曹昂眨眨眼,语气轻松表示无所谓。
曹昂莫名觉得刘谌比其他人亲切,大概是因为两人都不是太子的原因,总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当然这种同病相怜并不包括扶苏,扶苏是个例外。
“还不快去,不想吃晚饭了?”刘璿看着刘谌就气不打一处来,咬牙切齿踹了刘谌一脚。
“好的,哥,我知道了。”刘谌可怜兮兮看了刘璿一眼,试图唤醒刘璿对弟弟的爱。
结果可想而知,见刘璿再次一脸黑线的抬起脚,曹昂眼疾手快拽着刘谌就跑:“我们先去跑去了。”
“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扶苏拿过刘荣手中的烟盒,烟盒无火自燃,不过片刻便消失殆尽,连带着那个打火机。
“曹昂既然说是他的,你们私底下就别去责怪刘谌了,就当没发生过这件事。”
“好。”刘荣点点头,看着扶苏的手一脸疑惑:“扶苏大哥,你是怎么做到用火烧而打火机没爆炸的?”
“嗯……”扶苏沉吟片刻笑着转身而去:“秘密。”
“有啥秘密是我不能知道的?说呗说呗。”
“我也想知道!”
桥上的三人看着远去的三人默默鼓掌,精彩,真精彩。
曹昂二人跑完三圈,好巧不巧就到了吃晚饭的时候,而这个时候晚饭也已经做好了。
众人也都入座完毕,却没有一个动筷,很明显就在等着二人。
“哟,我们的跑圈二人组来了?”萧方矩看着气喘吁吁的二人,嘴角掩饰不住的笑意。
曹昂摆摆手,表示懒得搭理这个人。
二人到齐,众人也是开动了,和谐的又度过了一个夜晚。
次日清晨,晨光微熹,新人降临。
李宪(679-742年),本名李成器,为唐睿宗李旦的嫡长子,高宗李治时初封为永平郡王。
文明元年(684年),唐睿宗李旦继位,册立年仅六岁的李成器为皇太子。
天授元年(690年)九月九日,武则天更改国号为“周”,加尊号为圣神皇帝,并将睿宗李旦降为皇嗣,李成器被武则天册封为皇孙,与其五个弟弟同一日离开皇宫前往封地就藩,并给予开府设置属官的权利。
长寿二年(693年),李成器改封为寿春郡王。
长安年间(701-704年),累积转任左赞善大夫,并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
神龙元年(705年),凤阁侍郎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中宗李显继位后,改封李成器为蔡王,晋升为宗正员外卿,并加赐实封四百户,加上原有的实封共计七百户;但李成器坚决推辞,认为承担不起大国的封地,依旧担任寿春郡王。
李重俊,逝于707年,即节愍太子,唐中宗李显第三子,后宫所生。唐朝宗室。
李重俊于圣历元年(698年),封义兴郡王。后封卫王。
神龙二年(706年)秋,被立为皇太子。因李重俊不是韦后亲生,颇受猜忌,屡遭武三思、安乐公主、武崇训凌辱。后安乐公主并请废太子,立己为皇太女。
神龙三年(707年),李重俊率李多祚等矫制发兵,杀武三思、武崇训及党羽十余人,并意图杀死韦后、安乐公主等,却被阻于玄武门外,因士卒倒戈而失败。
后逃奔终南山,中途被部下杀死,陪葬于唐中宗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