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卖蘑菇(1 / 1)

大队长带着王老头也过来了,几个人围坐在院子里。

“鹏飞,那些菌种和塑料,多少钱买的?”大队长开门见山地问。

“三爷,我同学他爸帮忙买的,他想要分两成利润。他负责一直给咱们供菌种和塑料膜,你看行不?”陈鹏飞一本正经地胡编着。他早想好了,村里买不起那么多东西,而且以后还得继续进货,得让这个“同学爸爸”的身份长期存在下去。

“行啊,咱村里还是占便宜了。”大队长点头,“那塑料膜可是金贵货,咱县里都紧着用呢!”

“大哥,老王,你们帮着琢磨琢磨,咱咋个种法?”大队长扭头又招呼两位老人。

“鹏飞,有多少种子?都是啥?”陈老头问。

“有黑木耳菌种310斤,平菇香菇各110斤,黄蘑100斤,人参种子1斤。”陈鹏飞一口气说完。

“知道能种出来多少吗?”王老头皱着眉,三对眼睛齐刷刷盯着他。

“知道点。”陈鹏飞点点头,“我同学他爸给我讲过,还教了些种植法子。”

“黑木耳菌种,一斤能产8到11斤鲜木耳,晒干了能出一斤干货,120天左右能收一茬,总共能收三茬。”

“平菇和黄蘑呢,一斤菌种能产8到10斤鲜菇,十五天左右一茬,也能收两三茬。”

几位老爷子一听,齐齐惊呼,半个月一茬,三个月收三回?这效率比种粮食快多了!

也难怪他们怀疑,这年头粮食收成低不说,绝大部分还得交公粮,一年忙到头都吃不饱,哪里见过这么高效的经济作物?

陈鹏飞笑着摆手:“几位爷,别激动,听我把话说完。”

几位老头连连点头示意他继续。

“还有香菇,一斤菌种能出四到六斤鲜香菇,四十五天到六十天采一茬,一年能收四茬。”

大队长眼睛一亮,立马算起来:“这么接茬种,安排得好,咱村里一年四季都有蘑菇收!”

这脑子转得就是快!

王老头却没被这画饼砸晕:“都要用木头种?少量还行,要是真搞大面积,咱哪有那么多木头?砍多了,公社还不得来调查?”

陈老头和大队长也点头,确实是这么回事。

“不用木头也行!”陈鹏飞忙说,还没等说完,几位老爷子一齐瞪大了眼睛。

“玉米瓤子、稻草、锯末子,都能用!”

“这玩意儿也行?”几个老头一脸怀疑。

“三爷、爷、干爷,我是这么想的,咱们先种点平菇试试,用木头、稻草、锯末子都试一试,看哪个效果好。反正咱们也不亏,成本低,能种成啥样就看试验结果。”

三位老人齐齐点头。

陈老头又补充一句:“我觉得也不能种太少,种太少看不出效果。”

“稻草先别烧了。”陈老头又叮嘱,“离秋收还早着呢,万一真能用上呢,别到时候不够。”

王老头也安排:“锯末子我去县城家具厂,找人给咱们留着。”

“好!”大队长接着说,“明天我就通知村里人,稻草和苞米瓤子一律留着别烧。鹏飞,那木头呢,有讲究不?”

陈鹏飞想了想:“用椴木吧,两个罐头瓶粗细就行。”

又补充道:“还有,稻草、锯末子、苞米瓤子,得先泡一天,再煮半个多小时。煮完了得用模具压成圆柱形,再用塑料薄膜缠起来。”

大队长一拍大腿:“没问题!我这就去木匠家叫人做磨具。老王头,你回家泡稻草,大哥你泡苞米瓤子,泡个三四十斤。我去木匠那顺便看看有多少锯末子,拿回来泡着。明天这时候,咱几个把材料都煮好,去老王家,地方大清净,先种一批!”

安排得明明白白,效率拉满!

好吧,人家都去忙了,陈鹏飞只好自己回家。

幸好来之前,他在商城农业类目里,花积分买了一份菌类种植的视频讲解。听着简单,真操作起来才发现,麻烦得很,还没到正式种植阶段呢,光准备就让人头大。

回到家,屋里静悄悄的,周霞娘几个都睡了。

陈鹏飞洗漱完,也准备睡觉,周霞却推门进来了。

“儿子,我看你总晚上往你爷那跑,忙忙叨叨的,干啥呢?”

周霞低声问,眼里满是担心。

陈鹏飞这才想起,自己忘了跟家里人说这事。

他赶紧把要种蘑菇的事简单说了一遍。

“我儿子咋这么有出息,啥都会!”周霞听得眼睛都亮了,满脸自豪。

“妈,别人教的,还不知道能不能种出来呢,你可别出去乱说。”陈鹏飞叮嘱。

“放心吧,妈懂。家里也别说,三丫嘴不严。”周霞一脸郑重。

“嗯,我记住了。”陈鹏飞点点头。

周霞犹豫了一下,又坐到了炕沿上。

“还有件事,妈跟你说说。”陈鹏飞把三姐红霞的事原原本本讲了一遍。

本以为母亲会大怒,没想到周霞只是低头叹了口气:“孩子多了,都是债啊。你三姐……心思活了,打起了自家人的主意。过几天,我就托媒人,给她找个婆家,让她早点嫁出去,省得在家搅合。”

“妈,你给我说说,我三姐到底咋想的?”陈鹏飞问。他知道,最了解红霞的人,肯定是自家娘。

周霞轻轻叹气:“还能咋,因为你呗。”

陈鹏飞没吭声,只静静听着。

“老三是怕了。她怕你有出息了,怕你以后找到好工作,赚了钱。她没出嫁,心里认定,咱一家人,你就该帮她。但她又怕老二回来抢这个‘好处’,所以才说那种混账话。”

陈鹏飞沉默了好一会儿。

“妈,这还没影儿的事呢,我自己都还没着落呢。”

“你懂啥?”周霞拍拍他的手,“你是男孩,心粗。可她是女孩,这时候能攀上一点机会,都想死死拽住,想着能进城找个好婆家。”

“儿子,妈问你,要是真有一天,咱家还能安排一个工作名额,你给谁?”

陈鹏飞想也没想:“给二姐。”

“妈知道了。”周霞露出一丝安慰的笑。

过了会儿,她又叹口气:“等过几天,妈想去看看你大姐,死活也该有个信儿了。”

“我跟你一起去,妈。三姐的事,我也会找机会跟她聊聊。”

周霞点点头,拍拍陈鹏飞的肩膀,转身回了屋。

第二天,各家各户都忙着各自的事。

晚上吃过饭,陈鹏飞和周霞提着煮好的苞米瓤子,去了干爷王老头家。

三婶刘秀华,大堂弟陈强也跟着一起。

到地方一看,大队长陈老头,带着三个儿子、儿媳,还有木匠师傅,早就到了。

院子里堆满了稻草、锯末、苞米瓤子,锯木的木头也一截截码在一边,准备得妥妥当当。

陈鹏飞拉着大队长到角落里小声说:“三爷,我先跟您说说需要干啥,您安排。”

“行,你说。”大队长一口应下。

陈鹏飞压低声音:“椴木截成一米长的段,上面钻成三角形的孔,孔径两厘米,深两厘米,把菌种塞进去,再用苞米瓤子把孔封住。”

“稻草切成小段,苞米瓤子敲碎点,锯末子也分开弄好,分别装菌种,装进模具,压成圆柱形,用塑料薄膜包起来,两头系紧。”

“最后都拿到阴凉通风的地方,用湿布盖上,保持湿润。”

大队长听完,立马扯着嗓子安排起来。

“老大你领人锯木头!老二老三打磨锯末!儿媳们去处理稻草苞米瓤子!鹏飞跟木匠打孔!”

一群人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陈鹏飞跟着木匠拿着钻子一孔一孔地打,木头硬得跟石头似的,打到半夜,陈鹏飞手都快不是自己的了,都赶上钻木取火了!

一直忙到凌晨三点,才算全部完成。

大队长拍拍陈鹏飞的肩膀:“这些蘑菇就交给你照看了。咱们先回去,明天还得上工!”

院子里人影散尽,陈鹏飞拖着累得快散架的身子,把所有菌棒一一检查一遍,这才放心地回了屋。

陈鹏飞也没回家,只是跟周霞说了声,最近他要在干爷王老头家住几天。

周霞一听,点点头:“行,蘑菇重要,你好好照看着,家里不用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