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霍家村来知青了!被知青们嫌弃的一天!烦!(1 / 1)

宋爱国嘿嘿笑笑,看着炕上的两个小婴儿,伸手摸了摸团子的小手,似是怕打扰小孩子睡觉又将手伸了回去。

做了父亲之后,宋爱国觉得自己看到婴儿,心都不自觉的柔软不少。

宋爱国在苏云锦这边待了一会儿就去了霍家老宅。

…………

“珍珍,赶紧进来换尿布。”

霍向北的房里,孩子们又哭了!

霍母心疼儿子,之前看到过苏云烟指使儿子换尿布于心不忍,所以什么事儿都让她喊大孙女霍珍珍干。

苏云烟在月子里,理所当然的指使家里的侄女们干活。

家里人也都没说什么。

四房确实忙不过来。

宋爱国一来,听到的就是苏云烟指使霍珍珍干活。

霍珍珍像个小丫鬟似的,任劳任怨的忙活着。

苏云烟昨天晚上有奶了,但根本不够五个孩子吃,霍母也是愁的慌。

这不,家里的好东西现在都紧着苏云烟吃。

没办法,最后还是老大媳妇姜春枝去熬了米汤给孩子们填饱了肚子。

至于苏云烟之前拿出来的那一袋奶粉,已经见底了!

苏云烟霍向北小夫妻现在是痛并快乐着。

知道苏云烟生了五个大儿子的霍向北工友们,纷纷对其露出了羡慕的目光,这让霍向北十分的骄傲自得。

跟霍向北关系好的同事,还送了一些礼品,他笑着收下,在本子上纷纷记好,都是人情往来,以后都要还的。

宋爱国这次过来,也拿了不少的东西。

老母鸡,鸡蛋,干货,红糖等等。

最后他拿出五个花椒磨牙棒给苏云烟。

“四嫂,这是特地做了送给孩子的。”

苏云烟还以为是什么,一看是花椒磨牙棒,不是什么好东西,心里嫌弃的不行,面上笑着接下。

“谢谢他姑父记挂着几个孩子。”

宋爱国看到苏云烟高兴的收下,心里也高兴。

“客气了四嫂,一点心意。”

宋爱国简单跟苏云烟聊了几句,看了看五个孩子,然后就去了主屋找霍母去了。

霍母还是很挂心自己唯一的女儿的,问了下霍贝贝的情况,知道女儿一切都好后,她笑了起来。

“贝贝跟孩子一切安好就行。”

“娘,你放心,贝贝跟孩子我会照顾好的。”

“嗯嗯。”

霍母应着。

宋爱国这个孩子,心眼实,又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他说的话霍母自然相信。

看了看外面的太阳,宋爱国没有留饭,直接以照顾孩子为由直接回了家。

霍母又给他带了不少的东西回去……

…………

时间飞快,秋收很快结束。

秋收结束后地里就没多少活了,村里开始准备交公粮的事。

霍家村闲下来的村民则开始往山上跑,山上的板栗,山核桃,榛子,松子等也到了收获的季节。

大批的村民跟孩子上山捡山货。

这天,风和日丽,大队长霍大海敲响了铜锣,村里人都聚集在了打谷场,看的出来这几天大家过的很不错,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只见霍有根赶着牛车驶了过来,牛车上面全部都是行李,牛车后面跟着六个人。

大队长从后面走出来,跟几人打了招呼。

他们村第一次来知青,霍大海还是希望村民们跟知青们能够和睦相处。

看到村里来新人,又是农闲时节,所有人都伸着脖子看知青。

还别说,挺新鲜。

不知道谁说了一句。

“这都秋收完了,知青才来,看看他们小胳膊小腿的,能干啥?”

“是啊,秋收完了才来,这不是直接来分粮食的嘛!大队长你给退回去吧,让他们明年再来!”

霍大海:……

六个知青听着村民们对他们评头论足,本来就已经很不高兴了,现在又说他们来占便宜分粮食,直接不愿意了。

有一个男知青直接站了出来,

“你们说什么呢!我们下乡是来建设农村的,才不是来占便宜的,你们别胡说!”

“哎呦,小子!看你长的跟白斩鸡似的,还挺横呢!能抡起锄头来嘛,别到时候哭鼻子,哈哈哈……”

“你!你……”

“哈哈哈……”

村民们哄堂大笑。

他们村虽然没知青来,但是别的村知青的笑话他们可听了不少。

什么拔草手上起水泡哭着跑了。

什么干活闪腰了!

什么知青为了逃避劳动装病啊!

还有女知青为了不干活哄骗村里的小伙子帮忙的!

…………

一出出的事儿层出不穷。

也不知道他们村里的这六个知青能坚持多久。

看得出来,这六个知青不论男女,长的唇红齿白的,一看就娇气的很,也不知道能硬气多久。

不是村民们看不起他们,实在是干农活不是他们想象中那么简单。

霍大海看着村民们越说越起劲,赶忙敲了敲铜锣,

“好了,大家安静!现在咱们霍家村红星大队来了六名知青来下乡跟大家一起,咱们都友好相处,别的不多说,六名知青都来介绍一下自己,以后都是一个大队的人了。”

六名知青依次上台介绍自己。

“大家好,我是林弯弯,来自京市。”

“大家好,我是王胜男,来自鲁市。”

“大家好,我是沈长乐,来自杭市。”

…………

“张援朝,来自京市;李卫国,来自温市;楚清轩,来自沪市。”

“好了,有根,你把他们送去山脚下的知青点。”

霍有根:?

霍大海,“就是之前说的那屋子!”

“知道了!”

想到那间茅草屋,修整过的,霍有根缓缓的挥起鞭子,载着他们的行李往山脚下走去,六人则在后面慢慢的跟着。

人一走,人群顿时沸腾起来。

“哎呦我去,都是来自大城市呢!”

“是啊,是啊,你看那个叫胜男的,屁股真翘,应该能生男娃吧?”

“哎呀,快行了吧,你养的起啊!”

“哎…… ”

而村里未婚的小伙子更沸腾了。

不少人春心荡漾。

城里的知青可真俊!

城里的知青可真白!一点儿也不像农村的,黑黄黑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