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英子投军(1 / 1)

爱恨无情 金沙沄 2340 字 6小时前

黄昏宛如一块硕大无比的黑幕,沉甸甸地笼罩在赤红坝的每一个角落,给大地披上了一袭无尽的悲哀。风,裹挟着丝丝缕缕的寒意,在街巷中疾驰穿梭,发出如泣如诉般的呜咽声响,似乎也在为这片土地上的苦难而扼腕悲叹。那座破草房在暮色中愈发显得孤苦伶仃,好似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墙壁上的裂缝在昏暗中愈发醒目,宛如岁月留下的一道道狰狞伤痕,默默诉说着这个家庭的沧桑过往。周围的邻居家偶尔有微弱的灯光透出,却更凸显出肖英家的清冷与孤寂,宛如万花丛中一点绿。屋内,15 岁的肖英宛如被世界遗忘的孤雁,独自蜷缩在角落里,她那饱经风霜的面容被岁月无情地雕琢出远超年龄的沧桑。昏黄的灯光如风中残烛般摇曳不定,将她那瘦弱得如同纸片般的身影投射在斑驳的墙壁上,更显凄凉。

义父肖长林已然仙逝,义母赵妈形单影只,孤苦伶仃。家庭的顶梁柱如大厦倾颓,生活的千斤重担似泰山压卵般无情地压在她那柔弱的双肩上。她的双手不由自主地揪着衣角,仿佛那是她紧张和无助时的救命稻草。身为童养媳,她在婆家的日子犹如炼狱。打骂欺压恰似家常便饭,那些痛苦的回忆仿若一把把利刃,无情地刺痛着她那颗千疮百孔的心。那个尚不满 10 岁的小丈夫,天真无邪,宛如一张白纸,又怎能给她带来丝毫的慰藉。而今,面对婆家黄氏家族冷酷无情的逼迫,她连为义父守孝的权利都被生生剥夺。婆家众人的冷言冷语,甚至是恶语相向,犹如狂风暴雨般向她袭来,扬言要将她抓回家去,为黄家大院看家护院。她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婆婆那副尖酸刻薄的面容,还有公公那冷漠如冰的眼神,心中犹如被千万只蚂蚁啃噬般,疼痛难忍。

望着窗外那如铅块般灰暗的天空,肖英的心中仿佛被无尽的黑暗吞噬,充满了绝望和无助。泪水像决堤的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无数次在内心深处呐喊:“我该怎么办?”在这如墨的迷茫中,她宛如在茫茫大海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想到了雄国兵。他是她从小的邻居,那个宛如太阳般耀眼的兵哥,如今已经是苏维埃的主席了。雄国兵总是带着如星辰般璀璨的目光和如春风般温暖的笑容,给无数像他们这样的贫苦百姓带来了希望和勇气。于是,她毅然决然地决定去找雄国兵寻求帮助。肖英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那如残叶般破旧的衣衫,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恐惧和不安都吸入腹中,然后迈着如磐石般坚定的步伐走出了家门。夜色如浓稠的墨汁笼罩着赤红坝,街道上冷冷清清,宛如一座被遗弃的空城,偶尔有几声犬吠划破这令人窒息的寂静,如夜枭的鸣叫,让人毛骨悚然。她的身影在黑暗中显得那么渺小,却又如灯塔般坚定,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她不屈的信念。

月光如水,轻柔地洒在她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宛如忠实的伴侣,默默地陪着她一同前行。一路上,她的思绪如潮水般翻涌,小时候和雄国兵的弟弟雄国民一起玩耍的场景在脑海中不断闪现,那时候的生活虽然贫苦如黄连,却也如同一颗闪烁的星星,散发着微弱而珍贵的快乐光芒。当肖英来到雄国兵面前时,她的眼眶如决堤的洪水般泛红,声音仿佛风中残烛,带着明显的颤抖和哭腔,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绝望如决堤的洪水般一股脑地倾诉出来。她的诉说如泣如诉,在婆家遭受的种种折磨如恶魔的利爪,无情地撕扯着她的灵魂;失去义父的悲痛如沉重的山岳,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对未来的恐惧和迷茫如茫茫的迷雾,让她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雄国兵静静地听着,他的目光如燃烧的火焰,满是关切和疼惜,心中对肖英的遭遇感到无比愤慨,仿佛有一团熊熊的怒火在燃烧。他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如钢铁般坚硬,暗暗发誓一定要为肖英讨回公道,让正义的阳光驱散那笼罩在她身上的黑暗。

许久,雄国兵终于缓缓开口,他的声音恰似黄钟大吕,沉稳而有力:“女娃娃也可以当兵,在红军队伍中,男女没区别,再不受欺压打骂,还能吃饱,为穷苦百姓出一口恶气。参加红军后,你的义母赵妈还可分得田地,自行耕种。”他的言辞犹如冬日里的骄阳,驱散了肖英内心的阴霾,温暖着她那如坠冰窖的心。肖英聆听着这些话语,心中仿若有一股潺潺暖流在流淌,宛如在无尽的黑暗中瞥见了一丝希望的曙光。肖英仿佛在茫茫暗夜中望见了一丝黎明的晨曦,她的眼眸中闪烁着惊愕与希冀的光芒。雄国兵的每一句话,都恰似重锤,狠狠地敲打着她内心的战鼓,使她的内心逐渐升腾起一股强大的力量。“还有就是回到你出生的地方两河场,虽然你的亲爹娘也被徐麻子他们逼死了,但乡里乡亲们还会关心你,重新改回你的本姓刘英子,苏维埃政府给你分田地山林分房子分农具。”雄国兵继续给她指出另一条路。

她直接否定了,再也不想回到从前。她的脑海中开始浮现出未来的画面:她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童养媳,她可以和男兵们一样,在红军队伍里并肩作战,为了自己的尊严,为了穷人的幸福而奋斗。义母赵妈也不再为生活发愁,有了自己的田地,不再受那无尽的苦难。她想象着自己穿着军装,英姿飒爽的样子,心中充满了向往。片刻的沉默后,肖英的眼神中流露出前所未有的坚定。她站起身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下了一个无比庄重的誓言。她走向雄国兵,坚定地说:“我愿意参加红军!也不用再改名了,肖英我都听习惯性了。兵哥,你带我去红军队伍当女兵吧。” 说完,她站起身迎着风,正要朝着红军的队伍走去。

“报告”,突然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声音,赓即就闪进一个十来岁瘦瘦小小的女孩,穿着硕大而不合体的红军服,递给雄国兵一封信,原来是红军妇女独立营明天要来赤江县召开扩红大会,请县苏维埃配合,动员妇女们参加的通知。雄国兵不禁喜上眉梢,对着肖英道:“明天妇女团招兵,你正好参加。”接着转向小女孩问道:“你这么小怎么当上红军的,来给我们说说。”

小女孩兴奋地向他们诉说起过往:在红军妇女独立团驻地,一位刚刚十岁的小女孩也在央求:“我要当红军。” 哨兵看着眼前这个倔强的小女孩,不知道怎么办,只有耐心劝她:“你还小,再等等吧。”

小女孩满脸焦急,语速极快地说道:“我真的就叫红军!而且就是那位骑着马的红军婶婶把我给救活的呀!所以无论如何,我都一定要找到她,我也要成为像她那样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随着她情绪越发激动,说话的音量也不自觉地提高了许多。

与此同时,小女孩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那可怕的一幕——就在那天,阳光明媚却掩盖不住悲惨命运的阴影。在一座低矮狭小的农房里面,谢大成老汉正病恹恹地躺在床上,由于长期遭受疾病的折磨,他已经卧床许久无法起身了。而在老汉的身旁,仅仅只有他那已过古稀之年、同样体弱多病的老伴儿陪伴着。此外,还有一个被他们从大路旁边捡到的小女孩,名叫小红,年纪还未满十岁呢。这一家三口的生活可谓是艰辛无比,每天都在困苦与煎熬中度日如年。

一天上午,年幼的小红独自上街去卖家里仅有的一些柴火,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厄运就此降临到这个可怜孩子的身上。一只凶狠的黑色大狗不知从何处窜了出来,径直朝着毫无防备的小红扑了过去,并疯狂地撕咬着她弱小的身躯。刹那间,鲜血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喷涌而出,迅速染红了小红那件单薄的衣衫。剧烈的疼痛使得她放声大哭起来,哭声回荡在那条冷清的街道上,显得格外凄惨……

正当小红哭得撕心裂肺、悲痛欲绝的时候,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地传来。一位英姿飒爽的女红军婶婶骑着一匹高大威武的骏马,腰间还别着一把锃亮的手枪,风驰电掣般地从道路那头疾驰而来。这位女红军婶婶一眼就瞧见了正蹲在路边伤心哭泣的小红,她赶忙勒住缰绳,利落地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小红身边。

只见女红军婶婶弯下腰,轻柔地抚摸着小红的头发,轻声问道:“孩子,你怎么啦?”小红抬起满是泪痕的小脸,抽噎着把自己受伤的事情告诉了女红军婶婶。女红军婶婶听后,二话不说,小心翼翼地将小红背起来,然后翻身上马,直奔红军医院而去。

经过红军医生一番紧张而有序的诊治,小红的伤口被包扎好不再渗血,感觉也不很痛了,又给她一些过两天换用的药包。当小红可以出院回家时,女红军婶婶再次背起她,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一路上,小红紧紧地搂着女红军婶婶的脖子,心中充满了感激和依赖之情。很快,她们就来到了小红家门前。早已等候多时的谢老汉夫妇见到女儿平安归来,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忙迎上前去,拉着女红军婶婶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并执意询问她的姓名,想要日后好好报答她的救命之恩。女红军婶婶微微一笑,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不用谢,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的名字嘛……我叫红军!”说完,她向谢老汉一家挥挥手,转身骑上马,渐行渐远。

小红永远也忘不了那位红军婶婶温柔亲切的眼神,那里面充满了对她的关切与温暖,这种感觉是她以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从那一刻起,小红就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像这位红军婶婶一样,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第三天清晨,阳光洒满大地,微风轻拂着树梢。正当谢老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早饭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那位女红军婶婶派来的警卫员,他身后还跟着一名背着医药箱的医生。原来,女红军婶婶担心谢老汉的身体状况,特意安排他们前来为谢老汉免费看病治疗。谢家老小感动万分,千恩万谢之后,目送着警卫员和医生离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红腿上的伤口渐渐愈合,她那颗向往成为红军的心却变得越来越强烈。为了找到当初那个救她性命并给予她无限关怀的红军婶婶,小红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儿童团。在训练中,小红表现得格外认真刻苦。她总是全神贯注地学习各种军事技能和知识,希望能够早日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训练,小红逐渐崭露头角。

一天傍晚,夕阳如血,染红了半边天。正在训练的小红不经意间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了营地的大门——那不正是她日思夜想的红军婶婶吗?可是由于当时正在训练,她无法脱身前去相认。此后的几天里,小红又好几次看到女红军婶婶进出大门,但始终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她。

这天夜里,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小红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主意。第二天一大早,她便主动向儿童团长请缨,要求每晚都守在营地大门旁边站岗。就这样,每当夜幕降临,小红都会笔直地站在大门旁,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只要一发现女红军婶婶的身影,她就会毫不犹豫地跑上前去,大声喊道:“我要当红军!”

她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大门边,无论风吹日晒,都坚守在那里,只为了能再次见到那位红军婶婶。这天,小女孩手持红缨枪,又在这里央求哨兵:“我要当红军。” 独立团章政委正好回营遇到,就下马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骄傲地回答:“我叫红军”。章政委看在眼里,爱在心上,认出了是自己曾背过的那位小女孩,笑了笑说:“你跟我来。” 然后对哨兵说:“让她进来。” 小女孩兴奋地跳了起来,跟着章政委走进营地,一路上眼睛不停地张望着,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她看到女红军们正在进行训练,她们的身姿矫健,步伐整齐,口号声响亮而有力。小女孩看着她们,心中充满了向往,她暗暗发誓,一定要成为她们中的一员。她看到女红军们在练习射击、投弹,动作熟练而干脆,心中充满了敬佩。章政委带着小女孩来到自己的办公室,给她倒了一杯热水,让她先坐下。小女孩接过热水,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章政委看着她,温和地说:“你为什么这么想当红军呢?”小女孩抬起头,眼神坚定地说:“因为红军救了我。我想和你们一样,去帮去救更多的人。” 章政委听了,心中十分感动,她摸了摸小女孩的头说:“那叫给你取个名字,你的养父姓谢,你就叫谢红军吧。你先在团里学习和训练,等你再长大点,就可以正式成为红军战士了。”小女孩听了,高兴得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