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买牛车(1 / 1)

早上和中午的时间,苏念兮都泡在后厨里,带着师傅们练习新菜色,不合格的成品都进了品香楼伙计的肚子里。

面对这些在师傅眼里是不合格的正品,伙计吃得津津有味。菜色新颖,锅气十足,比如蒜香排骨,只用肋排,嫩滑酥脆,轻轻一咬就能脱骨;又比如鸡,虽然没有白切鸡,却有酱油鸡,酱香味浓郁,酱汁偏甜口;手撕鸡,经过人工不规则的手撕,加入上好的熟油,白芝麻,适量盐,搅拌均匀完全不影响肉质鲜嫩,爽滑下饭;养生红枣枸杞蒸鸡,更是鲜甜嫩滑,男女老少皆宜;再比如,猪身上能食用的零件皆能做菜,不同部位的肉光是爆炒的做法,都可以出五道菜左右,更别提蒸煮焖炖煲煎炸……

今日苏念兮也算是放出了大招,厨房里的惊呼声一直没有停下来过。那些比苏念兮年纪大的厨子,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出,她那些剑走偏锋的烹饪做法的。

有师傅甚至拿来纸笔,将苏念兮的每道菜谱的食材数量,调料多少一一记录下来,用来作为他们练习的笔记。

还有师傅询问苏念兮收不收徒弟,他们可以豁出去将门派之防放下,做她的徒弟,也会将自己门派菜系的特点拿出来给苏念兮参考使用,只求苏念兮可以将本领教与他。

“师傅们,其实念兮托句大,在品香楼里,你们都是我的徒弟,我的菜谱你们一样在旁能学能做,当然,也希望师傅们能恪守底线,莫做辱了各位菜系名声的事就行。”

说完,苏念兮拱手朝几位师傅行礼表示自己的妄言,有怪莫怪!

在师傅们练习的时候,苏念兮掏出五十两给七八侍卫,让他们去帮自己采买大一点的木桶,实在没有现货就定做,顺便去看看有没有卖下地用的牛,帮她买一辆牛车回来,她出入镇子的次数开始变多,一直麻烦村长也不是事,像今日, 她自己还加了两背篓的紫苏叶卖给品香楼。而牛车就那么点大,哪怕七八侍卫用轻功就能赶路,那以后更多的货呢,况且她时不时还要来品香楼这里瞧一瞧。

苏念兮找七八侍卫说话没有避开村长,所以他听得出丫头的意思,心里有点着急,要是丫头家有牛车了,那他们同她岂不是少了一层来往的理由?但是丫头有钱买牛车,自己于情于理都不可能阻拦啊!

“丫头,镇子我熟悉得很,我也懂挑牛,要不村长爷爷同两位侍卫走一趟?”

苏念兮没客气,道了句谢,就同意村长的提议了。

不过,她还是叫过七八侍卫,凑近他们耳边叮嘱,让他们去药店找找看有没有硝石的东西。

二人从未听过这样的东西,犹豫了一息才应下。

就这样七八侍卫和村长去镇子买东西,苏念兮则是留下来检查师傅们的成品。

“丫头,丫头!”

是杨掌柜来后厨找她,看表情像是有什么急事。

苏念兮出了厨房被杨掌柜带到一边,“丫头,那个糯米鸡的荷叶和那些香菇都快没货了!还有那些蚝油!你什么时候给我送来?”

“瞧我,我明日给您送来,成不?”

苏念兮一拍脑门,她因为紫苏的事情忙着找理由从空间搬出来,蚝油还需要倒腾到陶罐,荷叶也是个问题,就上次村民收割过那一茬,村里基本就空了。

空间也有干荷叶,但品香楼需要的数量太多,根本供不应求。

杨掌柜想到苏念兮最近遇到的事确实多,也不敢催得太厉害,只是叮嘱明日一定要送些货过来。杨掌柜还额外提醒了她一句,若是不够人用,不如考虑买几个人使唤,这样她也不用事事亲力亲为,而且买下的人,身契在她手里,也不用怕那些人背主。

苏念兮怔愣片刻,买人?她一个现代人在法治社会成长,多少有点排斥那种决定一个人生死的霸主权利。但是这里不是她那个时代,所有事情都不能同日而语。

回过神后,她连连点头,承诺自己明日一定早点送来,也多谢杨掌柜的提议。

品香楼的生意已经处于如日中天的地步了,后厨师傅的学徒都已经开始接替掌勺的任务,而师傅们,则是轮流的跟苏念兮学习烹饪新菜品。

直到午时歇业,师傅们才算是练习得七七八八,而不合格的成品做出了一堆,连伙计们都差不多吃饱了。

苏念兮还在师傅们的口中得知,县城的如意楼模仿了品香楼的菜肴,哪怕如意楼是柳家的产业,哪怕他们不吝啬下油下调料,却学不来品香楼的一星半点,有些老爷在去之前都保留着莫大的期待,结果,吃过后,有了对比,无一不例外的选择光顾品香楼。

不过有些老爷是县城人,为了贪这一口佳肴,每每都只能特地跑来镇子上品香楼排队消费,有些老爷还抱怨说,他出去别的府城去游玩做事,时间一长,都怀念他们品香楼的这些新奇菜肴,然而在当地品香楼问过后,都吃不到这样的美味。

苏念兮听完,是又喜又忧,奈何她手里银钱不足,人手不足,不然她就出差去各个品香楼,下达各种种植紫苏,采摘荷叶,养殖阉割过的鸡鸭猪等等的安排。

当然,这些事她可以让品香楼安排下去,但她不能,也不想,如此一来,主动权都在品香楼的手里,她的地位和话语权就变得很被动,虽然柳子卿的人品看着是信得过的,但这种涉及底牌的事,她不敢赌。

下午,村长和侍卫带回好消息,牛车买到了。而后厨的练习已经停止,师傅将多出来的成品让村长带回去尝尝,这一段时间都是村长给品香楼送货,也算是熟人了。

得到品香楼师傅的优待,又很幸运替丫头买到正值壮年又健康的牛,村长不再为自己少了一个和丫头家走动的理由而担忧。而经过村长砍价,一头牛算上板车,一共花了20两。而她想要的硝石,七八侍卫问过镇子里的药铺,都说从未听说过这个东西。

出了品香楼后,苏念兮还是去卖陶器、瓷器的店铺,买下10个5升容量的陶罐,花了9两,又买了陈米十斗,花去80文,还买了许多猪肉、猪骨,镇子仅有的两个猪肉摊子,都被她清空了,而这两个猪肉摊子的猪下水也被品香楼包圆了,她是买不到的。

回村子的途中,苏念兮默算了一下,今天拿了之前摘出来的紫苏叶卖给了品香楼,一共卖了15斤,得15两。

做河粉的日子已有十日,前三天30斤=15两\/日,后来四天50斤=25两\/日,这三日100斤=50两,村长家也是三天前开始自己做,每日30斤,苏念兮付给他们每日八两的银子,扣除今日买牛车20两,和其他杂七杂八的开销,她这些天净收益大概有200两左右。

这些稳定收入带给苏念兮极大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