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意外的妥协与竹杠(1 / 1)

枪声再次打破了边境的宁静,比上次更加密集,更加狂暴。

“哒哒哒——”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特有的咆哮声在林子里回荡,子弹像泼水一样扫过来,打得树皮乱飞,泥土四溅。

黑风寨前沿哨所的几个民兵被死死压在一处土坎后面,头都抬不起来。

对方显然是有备而来,火力比上次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狗日的毛子!又来了!”一个民兵抱着脑袋,土坷垃掉了一脖子。

“还手!给老子还手!”哨长扯着嗓子喊,但刚探出半个脑袋,“嗖”的一颗子弹就擦着他头盔飞了过去,吓得他赶紧缩回来。

这次冲突虽然短暂,但对方明显带着更强的恶意。

撤退时,对方丢下两具尸体,而黑风寨这边也轻伤了两人,一杆刚发下来的“黑风牌”步枪枪托被打烂了。

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样飞回河口镇指挥部。

“砰!”

王大彪蒲扇般的大手狠狠拍在桌子上,桌上的搪瓷缸子跳起老高,咣当一声摔在地上,水洒了一地。

“他娘的!给脸不要脸了!”王大彪眼睛瞪得像铜铃,脖子上青筋暴起,“上次打伤了二愣子,这次还敢用机枪扫咱们的哨所!真当咱们黑风寨是泥捏的?!”

他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唾沫星子喷得老远。

“大帅!不能再忍了!这帮老毛子蹬鼻子上脸!必须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不然他们还以为咱们好欺负!”

指挥部里几个刚从前线轮换下来的连排长也跟着嚷嚷起来。

“对!彪哥说得对!干他娘的!”

“不打回去,以后他们天天来找茬!”

群情激奋,主战的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大彪!诸位兄弟!稍安勿躁!”李墨涵急忙站出来,挡在几乎要拔枪的王大彪身前。

他脸色也有些难看,显然对白熊联邦军的挑衅同样愤怒,但理智尚存。

“墨涵先生!这还咋躁?!人家都骑到咱们脖子上拉屎了!”王大彪吼道。

李墨涵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大彪息怒。苏俄此举,疑点颇多。上次试探,我方强硬回应,他们并未升级。此次突然加强火力,却又浅尝辄止,未作深入,恐怕并非真要开战,试探之意仍浓。”

他转向林好,拱手道:“大帅,依墨涵愚见,此时贸然大举反击,正中对方下怀。或可借此摸清其真实意图,再做定夺,方为上策。”

林好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他看着桌上那枚上次冲突留下的苏制弹壳,又听完了这次冲突的详细汇报,特别是对方使用了机枪但并未恋战这一点。

“墨涵先生说得有道理。”林好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慌什么?天塌不下来。”

他扫视了一圈屋里激动的手下,继续道:“命令前线部队,提高警惕。我们不开第一枪,但狗日的要是再敢伸手,就给老子狠狠地打回去!打疼他们!让他们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是!”几个军官立刻应道。

林好又转向冷雨:“冷雨,你的人加紧渗透,给我摸清楚,对面的指挥官是谁,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是边防部队自作主张,还是上面有人授意?”

“明白!”冷雨点头。

“至于现在嘛……”林好嘴角勾起一个玩味的弧度,“得跟他们说道说道规矩了。”

他拿起笔,在一张粗糙的桦树皮纸上刷刷点点写了起来。

王大彪和李墨涵好奇地凑过去看。

只见上面写着:

“对面那帮穿黄绿皮的听着:你们过界了,还打伤了我们的人,坏了我们的家伙。这事儿没完!俺们黑风寨的人,讲究有来有往。你们不讲武德,偷袭俺们好汉。限你们三天之内,给个说法,赔礼道歉!不然,俺们就当你们是要‘断交’,到时候别怪俺们黑风寨翻脸不认人,一切后果自负!黑风寨林好,字。”

措辞简单粗暴,充满了浓浓的土匪味儿,连个正式的抬头和落款都没有。

李墨涵看得眼角直抽抽,刚想说“大帅,此等照会,似有不妥,是否应……”

林好摆摆手:“就这么写,原汁原味。让卡秋莎同志转交给他们管事儿的。咱们是土匪嘛,就得有土匪的样子。”

王大彪看完,却是一拍大腿:“对!就该这么写!跟这帮不讲理的毛子,就不能好好说话!大帅英明!”

卡秋莎收到这份用桦树皮写的“照会”时,整个人都麻了。

她看着上面歪歪扭扭却力透纸背的字迹,以及那毫不掩饰的威胁语气,一时间哭笑不得。

“这个林……他……他真是……”卡秋莎捏着那张散发着淡淡桦木清香的“外交文件”,感觉自己的外交生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哪里是照会?这分明是土匪下山前的最后通牒!

但同时,她也清晰地感受到了林好传递过来的强硬信号——黑风寨不好惹,别想随便捏咕。

她不敢怠慢,立刻将这份“奇葩照会”的内容用电报发回了远东军区司令部,并在私人频道给林好发了一份简短的电报:“达瓦里希林,请注意分寸,不要玩火。”

出乎意料,苏方的回应来得很快。

几天后,卡秋莎再次找到林好,表情有些古怪。

她带来了苏方的官方解释:边境冲突纯属“误会”,是“边防部队进行例行军事演习时不慎误入黑风寨防区”,对于造成的“误伤”和“装备损失”表示“深切遗憾”。

林好听着卡秋莎转述,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乐开了花。

演习?演习能演到别人家里还开枪?骗鬼呢!

这显然是服软了,至少是不想把事情闹大。

卡秋莎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为了表示歉意,弥补贵方的损失,我方愿意以‘物资交换’的方式,提供一批物资作为补偿。”

来了!

林好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立刻从旁边拿起早就准备好的一张纸,递给卡秋莎。

“既然贵方如此有诚意,那我们也不能小气。”林好笑眯眯地说,“这是我们根据实际损失,列出的一份‘补偿清单’,卡秋莎同志可以看看。”

卡秋莎接过清单,只看了一眼,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着:

盘尼西林,至少五十人份。

磺胺类药物,越多越好。

7.62毫米莫辛纳甘步枪弹,十万发。

7.62毫米捷格加廖夫机枪弹,五万发。

各种口径迫击炮弹,一千发。

苏制82毫米迫击炮,五门。

ptRd-41反坦克步枪,十支,附带穿甲弹五百发。

……

这哪里是补偿清单?这分明是敲竹杠!狮子大开口都没这么狠的!

卡秋莎感觉自己的血压在飙升。

“林!你这是……”她想说“勒索”,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林好摊摊手,一脸无辜:“卡秋莎同志,你看,我们死了人,伤了人,枪也坏了,精神损失费还没算呢!这点东西,不多吧?我们黑风寨虽然穷,但也不是好欺负的。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嘛。”

接下来的几天,双方围绕这份清单展开了激烈的讨价还价。

卡秋莎据理力争,林好寸步不让,王大彪在旁边时不时瞪眼珠子敲边鼓,李墨涵则适时引经据典(虽然卡秋莎听不懂)论证黑风寨要求的“合理性”。

最终,在卡秋莎几乎要抓狂的边缘,双方达成了一项初步谅解协议。

苏方同意提供清单上三分之一左右的药品和部分型号的弹药作为“补偿”,迫击炮和反坦克枪数量也打了折扣。

黑风寨则“接受苏方的解释和歉意”,表示“愿意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一场剑拔弩张的边境危机,就以这种充满“土匪”智慧的方式暂时化解了。

林好看着运进根据地的苏制药品和弹药,满意地点点头。

虽然没完全达到预期,但也算狠狠薅了一把羊毛。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土匪式外交”,他向北边的邻居初步展示了黑风寨的獠牙和不好惹的姿态,也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边境的紧张局势,暂时缓和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