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臣有愧(1 / 1)

“臣是想让表弟与世家的子弟们接触接触,从中多了解了解,对于他科举也有帮助。”

“只是侯府的私塾新办,又没有什么显赫的名声,所以最终结果诸位也是知道的,除却史大人的孙子史小公子外,其余几位都是官阶不显之家,在朝堂上都没有什么影响力。”

“说是低末之人也不为过,这话虽然得罪,但三年前的确就是如此,当初侯府的私塾也是尽力才替殿下寻到这些同窗,诸位想想,若是知情,为何不早早地替殿下铺路?”

“去攀些高门大户,实权在手的门第,不是更好?”

萧天洛越说越有底气:“事实也如诸位看到的,这三年多来私塾一直就是教书育人,从来不曾做过多余的事情,就是将殿下当一名考子看待。”

“反正我们的确是看在殿下十岁就中秀才的事情上才下定决心要好好培养他,力图做第二个国公府,再无其它,史大人等人更是不可能知情了,诸位莫再对他逼问了!”

萧天洛说得激愤,顺便还要替史大人解围,史大人也是心中感激,满脸的欣慰。

众人也是惊呆,昭妃未死还偷着生下皇子,这就罢了,这人还进了宣武侯府,仅这一件事情怎么能不让大家多想,所以才对史大人多加逼问。

皇子身份加上宣武侯府,这……

这样的组合怎么能不让众人在意,尤其是太子一党与四皇子党们更是心中激荡!

从林太医寻死被救下来后,群臣们的议论之声就没有停下来过,整个紫宸殿里嗡嗡作响,吵得萧天洛鼓膜都在震动,他能说的话都说了,也就与乌云其并肩站在一起。

乌云其也是后面才慢慢悟过来,此时看向萧天洛的眼神尤其意味深长,萧天洛对着他扬扬眉,现在知道也就心里有数了吧——乌家逃不掉了。

乌云其捏不准侯府到底知不知情,侯府的地位与皇子的身份都太过敏感,这两者放在一起太容易让人多想,但是史大人的表现很真实,看着真的不知情。

真真假假的,乌云其原本捏不准,但在萧天洛抛过来那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时,所有的一切都明了,别人不知情,他萧天洛是全盘知晓,那萧佑真的是皇子!

这几年他与侯府的往来多了不少,公主府也是时常去,朱明炽是他的亲侄儿,弟弟不在,他身为兄长去探望侄儿也在情理之中,但也间接地与侯府的关系亲密起来。

而且萧佑是昭妃所生,母亲阮樱与昭妃早就结下友情,所以……乌云其的胸腔里传出阵阵闷响,他在憋笑,也不知道是气笑了还是怎么地。

萧天洛暂时偃旗息鼓,啥也不说了,林太医大难不死,清醒后眼神都变得清明。

高相不在,礼部的老大不在,这时候还是史大人的胆子够大:“陛下,此事还请陛下给个说法吧,如今萧……殿下仍在贡院呢,据老臣所知,殿下才华过人,这次春闱不可停。”

萧天洛几乎要掬一把泪,到底是看着长大的少年,史大人这时候最关心的还是萧佑的前途,这次科举如果能有好的名次,这也是萧佑的本钱。

“而且小殿下本人老臣屡有往来,是极优秀的孩子,虽然老臣这么说是僭越,但那是看了三年的孩子,无论如何,老臣都要斗胆请命——一切都待春闱结束再说!”

史大人扑通跪下,几乎是老泪纵横:“苦读不易,就算萧小公子现在身份特殊,也请陛下暂缓,容他考完再说,老臣求求陛下了!”

萧天洛听得眼角微红,他们有意将史大人扯进来,但是史大人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如此为萧佑陈情,令人动容,他收敛了心里的所有心思,掀起长衫也跪下了。

两人脊背挺直,几乎有慷慨赴义的架势,皇帝看着都一阵头痛,他几时说不让萧佑考完?

若是不让他考完,何必催他下场,不过这样也好,有了御史大夫这一出,许多事情都能顺理成章地往下进行,皇帝看着坚定请命的两人,颇是头痛地揉着眉心。

林太医也上前来,有气无力地说道:“陛下,臣也觉得史大人的话有理,苦读不易,还请陛下先成全殿下的科举之路。”

“也好,看看你们侯府私塾的成效如何,”皇帝又看向林太医:“一会儿林太医与萧天洛留下来,此事朕仍要查实,皇家子嗣不容有误。”

这话堵住了一些人的嘴,他们本想说不能凭着林太医一人之言就判定那萧佑就是昭妃之子,昭妃又不在这里,口说无凭。

曲老将军十分警醒地没有多说话,只是沉着脸站在一侧。

不知情的人只以为老将军仍处于震惊中,那程武低声说道:“大将军?”

曲老将军摇摇头:“老夫无事,陛下心中自有乾坤,不过史大人说得对,苦读这么多年,总要熬了这一关,反正那春闱也是封卷批,根本看不到名讳,对不对?”

这位也是个老人精了,萧佑身份仍未盖棺定论,就怕有人扯及公平,他先说完再说。

那检阅的制度摆在那里,他先将丑话说在前头,省得到时候有人指指点点。

现在各人是各怀心思,皇帝环顾四周,说道:“诸位爱卿若是没有异议,不妨就依朕的,待春闱结束,朕会与那萧小公子先验明身份,若真是朕的血脉,定不能让他流落在外。”

“至于当初昭妃母子被谋害之事,朕会让太后娘娘与皇贵太妃重新彻查。”

“林太医,你说昭妃还活于世,可知道她的下落?”

“臣不知,当初昭妃娘娘要将孩子送出去,送出去后便咬牙离开,去处也没有告诉臣。”

林太医羞愧难当:“臣当时也有自保之心,想着少知道一些也好,所以……臣有愧。”

“罢了,此事朕会差人去办。”皇帝一脸疲劳的样子:“今日朝会就到此吧,诸位爱卿该做甚做甚去,沈渡,林太医,还有萧天洛,曲老将军留一留。”

朝会结束,诸人各怀心思地离开,一走出紫宸殿,议论声就更大了。

因为高相不在,围在高朗、程武身边的人就尤其多,还有太子,太子刚才像遭受了莫大的打击,缩在一边不吭气,就连太子党屡屡给他投递眼神也没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