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对北齐帝的安排颇有微词。
贤王身上还背着官司呢。
北齐帝却下旨让贤王去查案。
怀的什么心思,他们心里门儿清。
只不过,北齐帝打错算盘了。
就算贤王破了案子,也无法让贤王重新笼络臣民的心。
贤王领了旨,带着北齐帝指派给他的禁卫军,一同去往汪大人的府邸。
满府上下,上百口人命,一夜之间,全都被杀了。
贤王站在汪府门口。
府内男女老少的尸身,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
鲜红的血液浸染青砖石铺就的地板。
这惨烈的景象冲击着贤王。
他的脸色变得惨白。
禁卫军统领对府内的情形,已经司空见惯。
他见贤王一动不动地站在门口,询问道:“殿下,您有何吩咐?”
贤王摇了摇头,缓了缓心里的不适,下令道:“你们进去搜查。”
“属下领命。”禁卫军统领带着下属进去搜查。
府里的血腥气太浓重,即便贤王站在门口,仍旧能闻到一丝血腥的气味,令他胃里翻腾着想吐。
贤王往后退了几步,站在台阶下等待禁卫军。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有人喊道:“殿下,属下找到线索了。”
贤王抬头看向府内,只见禁卫军快步朝他走来。
“殿下,属下发现府内还有两具凶手的尸身。”禁卫军拿着一块令牌,递给贤王:“这是在凶手身上翻出来的令牌。”
贤王接过令牌,仔细检查了一番,没有看出什么门道。
这时,禁卫军统领走了过来。
贤王顺势递过去:“你认识这块令牌吗?”
禁卫军统领看到令牌正面刻着形似云海托着一轮旭日的图腾,顿时变了脸色。
“殿下,这是前朝皇帝亲手给前朝太子绘制的图腾。”禁卫军统领指着令牌上的旭日:“因着前朝太子的名字有一个‘昶’字,这个字有永远的太阳之意。而这一轮旭日,便是象征着前朝太子的身份。”
“这么说,是前朝余孽杀了汪大人满门?”贤王神色凝重:“他们为何这么做?莫非是报复汪大人背主?”
禁卫军统领沉声说道:“拥立新主的朝臣,可不止汪大人一个。难不成前朝余孽要把旧朝的大臣,一一杀尽?”
贤王正准备开口。
另一波禁卫军骑马赶来,向他禀报:“殿下,属下查到凶手的线索,顺着线索找到凶手窝藏的据点,就在国寺几十里开外一座废弃的旧宅子里。”
贤王立即下令:“你们随我去追缉凶手。”
一行人骑着快马赶到窝藏凶手的据点。
贤王勒住缰绳,望着不远处一座废弃的旧宅子。
北齐帝在早朝之前召见了他。
向他说出这次的计划。
原来北齐帝打算过两日,再灭了汪家满门,栽赃给前朝余孽。
谁知昨日夜里,北齐帝得到一个消息。
一直在暗中调查前朝余孽的暗卫,已经查到他们的消息。
因为前朝余孽煽动百姓起义,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
暗卫顺着这些线索,查到了他们的落脚点。
北齐帝立即加派人手去剿灭前朝余孽。
同时,北齐帝灭了汪家满门,并且特意留下一块象征前朝太子身份的令牌,坐实前朝余孽灭了汪府满门的罪行。
之后,北齐帝再安排一些死囚冒充前朝余孽,藏在这一所旧宅里。
毕竟,赵颐曾经在国寺山脚下的山洞里,找到了前朝太子的私印,以及他们在山洞里生活过的痕迹。
如今前朝余孽藏身在国寺几十里开外的一座旧宅里,也不会让人起疑。
届时,他便顺着‘线索’找到这一座旧宅,杀了窝藏在这里的死囚,对外声称是剿杀了前朝的余孽。
等到暗卫取了前朝太子的首级回来。
他再拿着前朝太子的首级去复命。
贤王敛去思绪,翻身下马,带着禁卫军进了宅子。
突然间,他停下脚步,吸了吸鼻子,嗅到了一股子血腥气。
他身后的禁卫军,也敏锐的觉察到不对劲,拔出别在腰间的长剑,一脚踹开了紧闭的门。
只见绑着的几个死囚倒在血泊中。
禁卫军脸色大变:“保护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