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震惊卫仲,陛下的赏识!纪家的背刺!(1 / 1)

“你是……”

察觉到对方虽然修为远在自己之上,可身上别说杀意。

就连敌意,都感觉不到半点。

卫仲对来者的身份,更是感到好奇。

直到,他注意到包应祥身上的暗红色飞鱼服。

脑海中顿时想起了什么。

“你是……锦衣卫指挥使,包大人?”

卫仲脱口而出。

包应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很确定,之前两人应该从未见过面。

可卫仲只是看到他身上的飞鱼服,就能立刻猜出他的身份。

这份洞察力,已经不单是敏锐可以形容的了。

“洞察倒算犀利。”

汗血宝刀从脖子上移开,包应祥收刀入鞘。

感觉到脖子上的寒意消失,卫仲松了一口气。

虽然刚才,包应祥并未泄露出太多的杀意。

但一名先天武者的实力压制,也足以让他这名后天武者心惊了。

而这,还是包应祥不想引起军营中其他人注意的情况下,有所收敛的结果。

“如今十大门阀中,许,丁两家已被灭族。”

“余下八大门阀中,并无卫姓一家。”

“你不是八大门阀的人?”

听到包应祥的话,卫仲顿时回神。

“回包大人,下官的确不是八大门阀之人。”

“下官出身寒微,幼时靠替富贵人家放牧为生。”

“后来入了十大门阀之一的唐家,做了唐家少爷的骑奴。”

“唐家少爷的习武老师见我聪明,便传授了下官一些武艺。”

“只不过在十五岁时,下官因为犯错,被赶出了唐家。”

“但侥幸靠着之前传授的武艺,竟在十九岁时,突破了后天。”

“二十岁时,下官进入龙武卫,至今正好十年,如今已是龙武卫三营的一名什长。”

卫仲神情恭谨,却又不卑不亢。

将自己的经历,缓缓向包应祥道来。

包应祥缓缓点头,心中也是暗自赞叹这卫仲的聪慧和机灵。

从刚才卫仲的自言自语中,便能看出,他早就已经察觉到。

锦衣卫代表的皇权,以及龙武卫代表的世家门阀之间,势同水火的关系。

而在得知自己的身份后,卫仲刚才看似在将他的经历娓娓道来。

实则是不着痕迹,撇清他和门阀之间,存在过于密切的关系。

如此一来,卫仲在两者之间的立场倾向,就已经是相当明确了。

“这是皇上的密信,你看完之后,自然知道怎么做。”

话不多说,包应祥直接拿出方辰交给自己的令牌和密信,放到卫仲的手中。

又意味深长的看一眼卫仲。

“你的表现,可别让陛下失望。”

说完,不等卫仲反应,包应祥的身影便一下消失在夜色中。

“什么……陛下?!”

而听完包应祥的话,卫仲顿时全身一震。

瞳孔因为不可置信,而猛的缩放了好几下。

是陛下让锦衣卫指挥使来找他的?

对卫仲来说,这个猜想,比他刚才推离出包应祥的身份。

还要惊讶的多!

自己不过是一名小小的什长,为何会得到陛下的青眼?

就在怔愕之余,卫仲全身又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从小便在底层摸爬滚打长大的卫仲,比谁都会察言观色。

加入龙武卫之后没多久,卫仲便一眼看出了龙武卫的腐朽。

为了在这里活下去,他不得不隐藏自己的实力。

假装与十大门阀同流合污,来换取生存之地。

但即便如此,卫仲仍然是处处遭受打压。

毕竟那些十大门阀,享受惯了权利。

又怎么会愿意让一直被他们欺压的平民,有朝一日,爬到他们的头上?

原本卫仲也以为,自己一生都要在龙武卫碌碌无为的过完。

可没想到,竟然有人发现了他这颗蒙尘的明珠。

而且这个人,还是当今的圣上!

……

皇甫门阀。

“父亲,帝都外龙武卫的调集集结,都已经整合完毕。”

“如今只等着我等发号施令,便正式行动。”

皇甫明和皇甫轩,正在书房中,向皇甫林禀报如今龙武卫的情况。

“儿子这段时间,为了减少新帝的戒备之心。”

“主动对龙武卫,进行一番裁军之举,剔除了部分战力不足的龙武卫。”

“如今龙武卫留下的,个个都是精锐。”

“除此之外,儿子还将三营在内的,出身低微的龙武卫留在帝都中。”

“用他们来迷惑新帝的视线。”

皇甫明自信的声音中,透着一股冷酷无情。

这些留在帝都中的龙武卫,都不过是十大门阀的马前卒。

一旦双方之间正式爆发,他们便是首当其冲的牺牲者。

皇甫林点点头,眼中露出对整个儿子不加掩饰的欣赏。

然后又转头看向皇甫轩。

“剩下七大门阀,联络的如何了?”

既然决定斗争到底,那自然就要不遗余力。

皇甫明负责集结兵力,而作为自己另一个儿子的皇甫轩。

酒杯皇甫林派去联络七大门阀。

“回父亲,七大门阀中,六大门阀都积极响应了此事。”

“唯独纪家,一直没有明确的回应。”

“儿子每次派人造访,纪家都含混其词。”

“而且,儿子听说,纪家家主已经上书陛下。”

“这段时间,想要前往纪家原有封地常州……”

皇甫轩话音未落,皇甫林刚才还微露笑容的脸,就立刻沉了下来。

“没用的东西!”

“连区区一个纪家都搞不定!”

被皇甫林厉声呵斥,皇甫轩心中委屈,却也只能唯唯诺诺。

一个字也不敢出言反驳。

皇甫明皱起眉。

“父亲,纪家此举,看来是不想和十大门阀结盟了。”

皇甫林冷哼一声。

“当年先帝尚未驾崩时,齐王是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皇子之一。”

“你猜其中,有没有纪家的推波助澜?”

“纪家有这个倚仗,可不像其他门阀世家那样。”

“除了孤注一掷,斗争到底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如今,纪勉之上书,想要离开帝都。

显然是要和其他门阀世家划清界限。

此举落在十大门阀中,无异于背刺!

不过,目前七大门阀,也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状态。

根本无瑕顾及纪家的情况。

何况纪家到底还算有些良心,只是划清界限。

却没有向皇上合盘托出十大门阀的计划。

否则,纪家想要顺利离开帝都的想法,势必难以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