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的事,赵小海交给张磊和李强负责,赵小海今天带他们来见吕厂长,今后拿货结算的事就不再用他操心了。
晚上,
吕厂长请赵小海他们喝酒。
最后李强多了,张磊还算好,赵小海喝了不少,反而没什么事情,最后是吕厂长顶不住这才结束。
翌日,
样品出来,吕厂长司机送他们回绿城。
赵小海看着超市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深知随着合作工厂的增多,进货渠道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将这一重任交给能力出众的张磊。
张磊,这个年轻且充满干劲的小伙子,自加入赵小海的团队以来,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谈判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让赵小海十分赏识。
赵小海把张磊叫到办公室,神情严肃且充满信任地说:“张磊,现在超市发展得很快,进货渠道这一块至关重要。
我决定把它交给你负责,希望你能不负众望,将渠道梳理好,确保产品供应稳定且优质。”张磊眼神坚定,毫不犹豫地应道:“海哥,您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保证完成任务。”
张磊深知责任重大,接下任务后,立刻全身心投入工作。
他迅速整理出一份详细的合作工厂名单,根据产品类别、供应规模等因素进行分类,制定了一套周密的谈判计划。
随后的三天里,他如同不知疲倦的陀螺,穿梭于各个工厂代表之间。
第1天,张磊召集了几家规模较大的日用品工厂的代表。
在超市会议室里,他有条不紊地阐述了赵小海超市的发展规划、市场影响力以及对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的严格要求。
他还拿出详细的数据报告,展示了超市庞大的客流量和销售额增长趋势,让工厂负责人看到与超市深度合作的巨大潜力。
凭借着出色的口才和专业的态度,张磊成功与几家日用品工厂达成更为优化的合作协议,不仅争取到了更合理的价格,还确保了稳定的供货量。
第2天,张磊转战食品加工厂。
面对食品行业对质量和安全的严苛标准,他提前做足功课,对每家工厂的生产流程、卫生标准等了如指掌。
在谈判中,他强调超市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并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合作建议,如共同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定期联合抽检等。
这些建议既保障了超市的食品安全,也提升了工厂的管理水平,得到了食品加工厂的高度认可。
一天下来,他又顺利谈妥了多家食品供应商的合作细节。
到了第三天,张磊与服装、玩具等其他品类的工厂进行洽谈。
他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灵活调整谈判策略,充分展现出对各行业的深入理解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三天内成功将所有进货渠道谈妥,与众多工厂建立了稳固且互利的合作关系。
随着张磊的努力成果逐步落地,超市迎来了全新的面貌。
原本就丰富的货架如今更是摆满了来自各地的优质商品,一千平方米的空间内,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从时尚新颖的服装到趣味十足的玩具,从美味多样的食品到品质优良的日用品,每一个货架都像是一座宝藏,吸引着顾客的目光。
超市的名声如同插上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周边地区。
远近的居民们纷纷慕名而来,将这里作为购物的首选之地。
连绿城市区的人都知道幸福镇新开了一家百货商场,而且价格非常便宜。
超市内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不仅如此,全省各地的批发商们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家超市的独特魅力和巨大商业价值。
每天,都有百十个来自全省各地的批发商涌入超市,他们或是为自家店铺挑选优质商品,或是寻求与超市建立长期的批发合作关系。
超市的仓库门口,货车进进出出,装卸货物的工人忙碌不停,一片繁荣景象。
赵小海看着超市内热闹的购物场景和仓库外繁忙的物流景象,心中对张磊的表现十分满意。张磊的出色表现不仅为超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是为整个商业版图的扩张注入了强大动力。
现在超市每天营业额达到了5万,利润也有1万块钱。
看着生意进入了正规,赵小海准备再去香港,以前他坐火车,都是让张磊去买票,这次他没找张磊,而是给华侨友谊公司办公室打了个电话,华侨友谊公司也是正规单位,他们能买到软卧票。
赵小海虽然没有政府职位实权,可也算是公司正儿八经的业务经理,最重要的是,现在贸易公司所有订单,可全都是人家赵经理找来的,另外两位业务经理,到现在都还没开张呢。
咱正规出差,单位买票很正常吧。
赵经理是杨市长的红人,自然没人敢怠慢,尤其还是去香港这种事,那是真真的正事。
卧铺票是第二天上午的。
晚上,
赵小海和郑小雪、金露露进行了深入交流。
第二天登上去往深圳的火车。
车上,
赵小海躺在床铺上,没有看书而是思索着事情,他准备到深圳后,先不去香港,他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在深圳投资建厂。
1980年5月正式将深圳定位为经济特区,8月正式批准,与此同时出台了经济特区条例。
条例内容不算多,赵小海看了几眼后全部记在脑海里,这些日子已经看了好多遍。
特区经营范围很宽泛,只要是合法的都能在这里运作,特区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税收优惠政策,允许独立投资,机器设备、零配件、原材料、运输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都不需要交进口税,来料加工生产和出口,都不需要交税,当然,如果你想要卖到国内,就需要补交关税。
其实这里面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间。
比如赵小海有一家企业,就可以在香港买一辆车明目张胆开到内地来用。
最主要的是,
现在除了税收减免政策外,还有贷款政策。
人民币虽然不能拿到国外去用,可以在国内购买生产资料、用来建厂、给工人发工资。
而对赵小海来说,作用更大。
三天后抵达深圳。
现在进入深圳还需要通行证,一般打工的都进不去,赵小海有证件自然轻易过去。
赵小海来到绿城办事处所在的那家宾馆,找到薛子谦,薛子谦见到赵小海很是热情,“赵经理,您这是打算去香港吗?”
“确实去香港,不过深圳这边还有些事情要办,薛主任,能不能借你的挎斗车用用。”赵小海过来就是为了借车。
“没问题,随便用,对了您会骑吗?”薛子谦满口答应。
“我会骑摩托车,挎斗还真没骑过。”
“差不多,挎斗就是有点偏劲儿,开始你慢慢骑,开半天就习惯了。”这时候路上车很少,开车很随便。
至于说驾驶证,更是无从谈起。
薛子谦还给赵小海开了一间房,自然是走办事处的账,赵经理出来也是为绿城办事不是吗。
翌日,
赵小海骑上挎斗车前往蛇口招商局。
此时的深圳,
到处都在建设,
俨然一个大工地。
三天一层楼被誉为深圳速度。
蛇口工业区也喊出了后世那句有名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同志,您有什么事?”
赵小海推门进到招商局,立刻有工作人员迎上来。
“是这样,我是香港通四海商贸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我代表公司来了解一下咱们工业区投资建厂的情况。”赵小海道。
工作人员大喜。
“先生您里边请,我这就叫我们主任过来接待您。”
时间不长,
一个三十来岁胖胖的中年人过来,个子不高穿着一身西服,看到赵小海立刻带着笑脸伸出手:“你好你好,欢迎香港来的朋友。”
“您误会了,我是内地人,我是香港易世达公司的雇员,因为熟悉内地,所以被派来了解这边投资办厂的情况。”赵小海解释道。
胖子微微一愣,不过随即笑着道:“都一样都一样,欢迎你过来考察,更欢迎你们公司过来投资,对了,还不知道怎么称呼?”
“赵小海。”
赵小海说着从身上掏出一张名片。
“香港通四海国际商贸有限公司,业务经理赵小海。”
赵小海身上有好几种名片,都是之前印好的。
“是赵经理啊,我叫王子聪,是招商局副主任,咱们里面做,喝杯茶慢慢聊。”王胖子把赵小海请进去。
工作人员沏茶倒水热情的很。
没法不热情,
现在特区刚刚起步,外国投资商对中国并不了解,对这里的未来心存疑虑,这一时期过来投资的人非常少,而且大多数是港商,特区初期,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港商投资,即便在后期,港商也是第一大投资群体。
其他国家的非常少。
“赵经理,不知道贵公司打算在我们工业区投资什么项目,贸易公司吗?”王子聪笑着问道:
赵小海之前就已经想好说词,道:“我们确实想在这边投资一家贸易公司,把国内的商品更好的卖到世界各地,不过这只是其中之一,我们还想投资建设一家工厂。”
一下两个,
王胖胖更高兴了。
“另一家工厂打算投资什么?”
“墨镜厂,主要生产墨镜。”赵小海道。
“那您们公司的投资金额预计是多少?”
“大概400万美元左右。”
王胖胖一听400万美元,立刻有些兴奋,这绝对算这些日子在工业区投资的大户了。
“那您这次来想了解些什么?”
赵小海喝了一口茶,道:“我们领导派我过来,就是想了解一下诸如土地审批,三通一平,还有当地的供水、供电、道路、排水、码头、通讯、仓储、税率,还有是否可以使用贷款等情况。”
“这些我都可以帮您解答。”
拿出规划图摊在桌上,王胖子对着图纸给赵小海详细解说起来,赵小海认真听着,脑海里慢慢勾勒出具体轮廓,最后聊到贷款问题。
“贷款我们工业区有优惠政策,前三年贷款免息,三年后低息,贷款金额要看投资规模,你们公司具体打算贷款多少?”王胖子问道。
“我们领导的想法,希望以新公司的名义,贷款400万人民币出来,这笔钱,主要用于建厂、购买国内机器、购买原材料、招聘工人等工作。”
“当然,这些肯定不够,工厂必须有一部分进口设备,还有部分进口工业原料,这些投资也不少。”赵小海道。
这个项目,赵小海之前确实考察过,是他准备做的三个产品之一,中国国内现在其实有不少眼镜工厂,但主要生产传统的近视镜、老花镜,还没有专门的墨镜工厂。
几年前,
你要是敢生产墨镜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绝对会被批判。
敢装逼,
拉出去批斗,斗死你。
现在国内的墨镜绝大多数是走私来的。
建立墨镜厂,需要的设备,其实大部分在国内就能采购,只有极少一部分设备和原材料需要国外购进,例如镀膜机、镀膜剂,就需要从香港或日本进口。
“四百万啊。”
听到赵小海说的贷款额度,王胖子沉吟了一下。
“说实话,这个贷款额度稍微大了些,这个需要向领导请示后才能决定,当然如果额度降低一些,比如200万我觉得不难。”
听王胖子说贷款200万问题不大,赵小海心里一阵欣喜,他曾经看书上说过,这段时期国内对招商引资非常重视,往往只要有人来投资,就会大笔贷款。
不过,
也因此引发了不少问题。
一开始人们对中国还心存畏惧,八十年代初期刚刚开放国门敢来的,都是有着一定家底的。
这时候的投资商是真投资。
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这段时间。
人们发现中国政局稳定,改革开放力度更大。
贷款也是大手笔。
对外商还特别好,就有一些骗子起了心思,跑来内地行骗,用一个假身份几个公章,就能骗走一大笔贷款,随后消失不见。
“打开窗户,新鲜空气会进来,苍蝇蚊子也会飞进来。”
中午,
王胖子拉着赵小海在招待所吃饭,边吃边聊,话里话外就是想让赵小海把这边的情况好好和他老板说,让赵小海劝动老板过来投资。
他不知道,真正的老板就是赵小海,他比胖子还希望过来投资。
“王哥,那个贷款额度能不能再提一提,如果只贷款200万,老板感觉资金压力大,没准就不来了,我们是做贸易的,生产本来就不是我们的主项业务。”赵小海道。
胖子有些为难,最后咬了咬牙。
“这样,我去和领导争取,尽量多给你们贷一些款,争取达到300万。”
赵小海点头,“我一定把你们的诚意和真心带给我老板,这么优厚的条件全世界都难找啊,错过了实在太可惜。”
“对对,错过了可惜,赵兄弟回去好好和你们老板说,来我敬你一杯。”说着举起酒杯喝了一大口。
吃过饭赵小海告辞,骑着挎斗回深圳市里,住了一晚第二天过关到了香港,来到公司写字楼大厦,推开李铭的办公室。
“老板,你来啦。”
李铭看到赵小海赶紧站起来。
“老李,有几件事需要你抓紧时间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