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糠之妻不炮灰(21)(1 / 1)

一辆牛车停在杏花村赵家门外。

赵母听到声音从屋里走了出来。

她一脸惊讶看着正从牛车上下来的王倩茹。

“你这死婆娘,真是花钱不心疼。

就那么点子路,还要浪费银子雇辆车。

懒死你算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赵母怒声骂道,心疼的直抽抽。

农户人家谁会花闲钱雇牛车,也就是这个大户人家出身的三儿媳,个败家娘们。

这次王倩茹并未生气。

她好声好气的解释。

“娘,我是因为买了很多米粮,实在拿不了,才不得已雇牛车来的。”

“什么米粮?”

二嫂手里抱着一个婴儿。

她本来是躲在一旁偷听,警惕三弟妹是过来要钱的,此时快步冲了过来,一脸欣喜问道。

赵母狠狠瞪了二儿媳一眼,暂时先放过她,车上的东西要紧。

“快把东西搬进屋里,一会儿再说。”

赵母一边搬着一袋子米,一边大声夸奖三儿子,

“还是我家三儿最有出息,最孝顺,哈哈哈。

这不,给家里买了这么多好东西,比他两个哥哥有出息多了!”

王倩茹暗暗翻了个白眼。

明明是她出银子买的,她那三儿子就是个废物点心。

这时屋里陆续出来几个人。

大哥大嫂和赵父,二哥他们刚好在家,一起出来帮忙。

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大家就把牛车上的物资都搬到了赵父赵母的房间。

看着几个袋子里满满当当的小米,玉米面等粮食,还有一小罐豆油,和几盒糕点,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哎呦,三弟这是发财了?

怎么舍得买这老些东西回来?

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一向尖酸刻薄的大嫂忍不住先开口,语气酸酸的。

“闭嘴,你个小娼妇,再乱说撕烂你的嘴。”

听见儿子被说嘴,赵母不干了,一巴掌扇了过去。

大嫂立刻捂着脸,不敢再说话。

二嫂在一旁幸灾乐祸看着,想笑又不敢笑,脸色都有些扭曲起来。

其他人则是一脸的不在意,就连赵大哥都满不在乎,所有人关注点都在物资上。

“爹娘,这是夫君让我送来的。

他忙,抽不出空过来,这是他对爹娘的一点心意。

你们放心吃,吃完我再来送,千万别舍不得。”

王倩茹快速说完,便告辞离开。

牛车还在外面候着,她可不想和这群人继续纠缠。

王倩茹刚离开,家里立刻热闹了起来。

“娘,既然三弟送来这么老些吃的,咱们今儿就先吃点,打打牙祭。

这几个月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孩子们都饿的直哭!”

二嫂急切开口道。

她早馋的口水都要泛滥了,若非害怕婆婆,恨不得直接上手去抢。

其他人纷纷点头赞同,也一脸希翼的看着赵母。

“吃吃吃,就知道吃,你们可要记的你们三弟的好!”

赵母边骂骂咧咧,边把所有东西放入柜子。

这柜子钥匙就挂在她自己脖子上,别人都碰不得。

“这不是三弟应该的吗?

这些年,我们家给了他多少银子,他早该回报我们了。”

大嫂小声的嘀咕道,眼神贪婪的看着柜子。

赵母没听见大儿媳的话,不然又是一场大战。

“去把这点米煮了中午吃。”

她小心翼翼用碗盛出半碗米,递给大儿媳。

“好嘞,娘!”

赵大嫂高兴的捧着碗,转身去了厨房。

一家人都很开心,期待中午能吃个饱饭。

一时间,赵家气氛热烈,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牛车上的王倩茹,脸上则慢慢浮现出一个略带诡异的笑容。

*

县城沈家大院。

“夫人,这几个月来少夫人把府里事务打理的很好。

井井有条,没出半点差错,您可以放心了。”

李婆子汇报道。

李婆子,沈夫人陪嫁丫鬟出身。

嫁给府里管家后,依旧帮助沈夫人打理后宅,深得沈夫人信任,现在奉命协助少夫人接管府中内务。

最初,府里有些老人欺少夫人年少,想倚老卖老。

结果被少夫人抓住把柄,处理了几个典型,杀鸡儆猴。

现在这些下人都安分了下来。

“嗯,没想到,夕月处理起事务,有能力有手段。

对手下人能立威也能施恩,看来可以考虑慢慢将几个铺子交给她打理了。”

沈夫人笑容满面,显然对儿媳妇的能力非常满意。

这样的妻子,才能做好贤内助,让自己儿子可以全力以赴安心读书,准备科举。

“这,是不是太早了些?

毕竟少夫人嫁过来才两三个月……”

李婆子有些不解。

“妻贤夫祸少,只有妻子立的起来,丈夫才能无后顾之忧在外拼搏。

我是想着趁自己还有精力,多培养培养下任当家主母。”

沈夫人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下此决定。

如果林夕月无法胜任主母一职,她只能再为儿子寻摸一个有能力的妾。

总不能让儿子家事一团乱麻,扯儿子后腿。

不过,妾强妻弱,到底不好。

幸好,儿媳妇是个有能力的,她也不用去做那恶人。

也就是林夕月不知道这场谈话,不然肯定啐她们一口。

林夕月今日回娘家探望父母后,就在街上闲逛,走着走着来到了云开绣庄。

她本没打算进去,但在门口便听到里面传来一阵争吵声。

林夕月皱眉,快步走进绣庄。

刚进门,便看到一位丫鬟打扮的姑娘,正和张掌柜争执着什么。

店里其他顾客纷纷围观。

“张掌柜,发生了何事?”

她好奇问道。

张掌柜一见到自家少奶奶,立刻好似找到主心骨般,讲诉了事情原委。

原来,对方是县城陈夫人的丫鬟。

前段日子,陈夫人派人送来一件披风,要求绣庄的绣娘,在披风上绣出孔雀图案。

今日陈夫人看到成品后,非常不满。

她觉得孔雀整体有些呆板,导致披风穿上效果不好。

可张掌柜却认为绣工针线颜色搭配都没问题,是陈夫人太吹毛求疵。

双方争执不下。

林夕月对小丫鬟问道,“可以让我看看披风吗?”

“这位是我们的少夫人。”

见小丫鬟一脸不愉,张掌柜连忙介绍,她这才递上披风。

林夕月展开一看,绣娘绣工确实没问题。

但孔雀羽毛上,黑环和绿黄相间的纹路这里处理的不太好,略显沉闷,缺乏光泽,给人一种稍显僵硬的感觉。

她心里有数了,对丫鬟说道。

“如果你能信得过我,这件披风我来修补,保证让陈夫人满意。”

小丫鬟有些着急。

“可明日我们夫人就要穿这件披风,她和几位夫人约好一起去寺庙上香。”

“不用多久,半个时辰即可。”

林夕月笑着保证。

“少夫人,这时间太紧了,估计不成。”

张掌柜极力劝阻。

“不成?

那不行,你们绣庄这次绣品让我们夫人很失望。

为了这次出行,我们夫人特意高价从临县买来布料,赶工赶制成披风。

现在却出了岔子,若明日披风穿不了,你们绣庄要负责的。”

小丫鬟立刻不干了。

“这……”

张掌柜一脸的为难,他看着林夕月欲言又止。

“放心吧,时间来得及,现在给我一个安静的房间,不要有人来打扰。”

林夕月坚定说道。

张掌柜无奈,只好把林夕月带到一间雅间,又派人取来她所需的绣架和丝线等工具。

张掌柜临出门时,担忧回望了一眼。

只见林夕月坐在绣架前,正仔细打量着绣图,他摇了摇头,忐忑不安的关门离开。

给一幅已经完成的绣品做补救不难,局部可以修补。

只要用和原线相似的线,在错误部分覆盖,再小心翼翼的从背面,用针挑线穿过,就可弥补。

但最难的是绣品没有针线错误,只是整体不协调。

那就需要找出并拆掉不协调部分重绣。

重绣部分不仅需要和原绣品融洽相接,还要达到整体效果更佳。

这就需要绝对精湛的绣工和高超的审美,以及精准的判断力,缺一不可,否则整幅绣品就要全部作废。

少夫人,真的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