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没有系统的世界(1 / 1)

“这个世界!怎么可能!”女帝惊骇的浏览着脑中的记忆。

这个世界的楚歌没死,不仅没死,还成功的杀死了太后夺取了政权。

甚至这还不算什么,还血洗了整个京城打退了武家,夺得了狼国。

在这之后更是做出了种种疯狂之事,妥妥的变成了一个疯子。

这一切让她不可置信,一切让她难以置信。

这真的是那个废物傀儡皇帝能够做出来的事情?

那个傀儡皇帝不是太后手中的玩物吗?不是一个废物吗?

甚至于连血脉都不是大周的纯正血脉。

没错!楚歌并不是真的仁帝之子。

太后当年生出来的儿子其实是个死婴!

直接就被太后让人给扔了,当初扔的人还是她,而她是太后的贴身宫女顾澜烟。

当初扔了太后的死婴之后,太后令她寻找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她正当不知道如何办的时候。

她见到远方一道光芒从天而降,当她好奇跑过去的时候,看到一个婴儿在地上闭着眼睛睡觉。

而这个婴儿就是如今的楚歌!

这件事她亲手参与的,除了太后和他没有任何人知道。

至于原来的仁帝之子?早已经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

同时她也是是仁帝的后手,她是奉命潜伏在太后身边的卧底。

可卧底也有梦想,只因为她和太后长得一模一样!

没错,一模一样!

只是平时她戴着人皮面具,除了仁帝没人知道而已。

仁帝答应过她,当仁帝彻底的解决了武家,就让她代替太后。

可她并不信,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再后来仁帝突然莫名其妙的中毒了。

据她所知,当时仁帝对于自身中毒并不是一无所知,是有所察觉,可是当察觉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只能寄托希望于下一代。

只是当时仁帝已经奄奄一息,根本来不及做任何其他的反应,也无法召集蛮凉二州的兵马过来为太子站台。

仁帝知道,等他死后,楚歌有着武家站台一定会成为新皇帝。

如果他立别人为太子,一定会又是一场血腥屠杀,甚至到最后能不能赢都还两说。

索性仁帝也就认了楚歌这个太子,否则楚歌还真不一定能当上皇帝。

可仁帝自然不甘心下一代皇帝受到控制。

皇帝就不应该受到控制,不管这个皇帝是不是他中意的皇帝。

而仁帝给她的任务是,楚歌成年之后除掉太后,而她代替太后让楚歌执政,慢慢的瓦解武家的势力。

可人是有野心的,她也同样不例外。

她并没有遵循仁帝的任务,更没有把一切真相告诉楚歌。

而是等着太后一党将楚歌杀死,而她当晚就杀掉了太后,成功的替代了太后成为了女帝,执掌了朝廷大权。

她本以为一切都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她也可以一展宏图,坐拥天下九州。

成为那个从古至今未有的第一女帝!

可当她真正登上女帝之位才发现,一切是这么的艰难。

女帝从未有过,这代表着需要承受着莫大的压力。

同时因为她是夺取的大周江山,这些州牧并不服她,她几乎无法命令各州牧各总兵。

特别是蛮凉二州,他们更是直接出言威胁。

当女帝可以!他们认了,可要用大周的旗号,百年之后还要还位于大周,如果不用,他们就敢攻入京城。

她当时自然恼怒,可也知道蛮凉二州的战斗力。

这是全国上下战斗力最强悍的两个州,是仁帝用来解决世家的。

她只能对外宣称,他绝对不会改换其他国号,还是以周为国号。

不过这个周要改为武周。

对此,蛮凉二州还是心生不满,但还是勉强同意了。

可她万万没想到,蛮凉二州是表面同意了,其实正在调集军队准备一举攻下京城。

仁帝曾经给蛮凉二州下达了一个秘密命令。

如果楚歌死了,那就攻入京城,不惜一切代价,血洗京城!

所有世家所有皇室宗亲,所有相关的人都要杀死,特别点名了她顾澜烟和太后。

如果楚歌死了,就要不惜一切代价,杀死她们。

皇帝不可被杀!谁要是敢杀掉皇帝,他们就要为其报仇。

仁帝其实并不仁慈,相反杀的人并不在少数,只是手段非常高明而已。

而她当时并不知道仁帝的这一秘密命令。

可她的手段同样不弱,况且还有着武家作为靠山,依靠大批量奖赏和惩罚,倒是坐稳了女帝的位置。

可这只是暂时的,在这之后她发现一团糟。

京城的大周皇室宗亲在搞事情,试图逼迫她退位。

对此,她只能提起了屠刀杀了几个带头挑事的皇室宗亲。

可这一杀出问题了。

蛮凉二州以她屠杀大周皇室宗亲为名义,直接起兵向京城杀来

不仅蛮凉二州,甚至于一直安分守己的柴王和逍遥王也反了,甚至还召集了各地的藩王和州牧。

几乎一下子,她以为尽在掌控的天下直接反了。

十八路诸侯合兵80万,蛮凉二州打头阵直扑京城。

面对来势汹汹的80万重兵,武家只能从边境撤离护卫在京城之中。

可这没有用,这十八路诸侯每一个都不简单,武家根本就顶不住。

更令她糟心的是,朝廷上下的官员被刺客刺杀。

刺客来自一个叫做风云会的组织。

她试图找到这个组织的来源,却根本做不到。

随着刺客的不断刺杀,整个大周人心惶惶。

到了最后,十八路诸侯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入了京城。

最让她愤怒的是京城守将孙没才守都没守的意思,直接打开了京城大门,引80万重军进入京城,还贴心的为其领路。

朝廷那些平日里对她吹捧的官员更是见势不妙直接投。

到了最后,只剩下她一个人坐在龙椅上,看着向她逼来的18路诸侯。

而到这时她也才明白,所有人都逃不出仁帝设置的局,哪怕仁帝已经死了许多年,但还是早有预料一样。

仁帝早已预料她的结果,早已预料有人夺取他儿子皇位的结果。

甚至于她猜测,就算这18路诸侯到最后输了,仁帝还有后手的存在,毕竟她也只是后手之一。

仁帝早已料定了她夺取女帝之位的结果。

“朕不甘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