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反间计(1 / 1)

大秦内阁中枢司也开始迅速运转起来。

以目前得到的消息,十三国齐聚,三十万兵力,如果老老实实守住每一座城邑,即便是秦国恐怕也要遭受重创。

秦国如今国土四面延展,在中土关内区域,也没有什么天险关隘能够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因此,想要取胜,必须正奇相合。

如今冠城、流城两地,并无历史文臣武将坐镇。

且这两处百姓尚未完全归心,如果选择死守,必定损失惨重。

因此秦国君臣一番合计,准备设法将此地精锐尽数撤出。

之后的迁阳、曲阳、平丘三郡,则在稍事抵抗后选择败退。

十三国联军最重要的目标,必定是秦国国都严城,但从平州前往严城,需渡过浑河。

以平州各郡故意营造出来的大败局面,诱使十三国联军争先渡河。

如此,秦国便可半渡而击,击溃联军。

当然,这一战略,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完善。

首先是于岩,此人被齐国、赵国打造出“卧龙先生”的人设,之前诸葛亮协助齐国吞并召、寒两国的战绩,也被按在了他的头上。

以于岩的智谋,即便秦国在平州故意连番大败,恐怕也不会轻易上当、贸然让大军毫无准备便渡过浑河。

因此,需设反间计,令于岩名望大跌,失去十三国相印、联军主帅一职。

这反间计,需要在开春之前便成功实施,否则一旦于岩携连破平州各郡之威势,其地位必定无法撼动。

反之,一旦反间计实行,新的联军主帅能够顺利攻占秦国平州各郡,那么于岩之后再出谋划策,也无人在意了。

当下,严洛便令孙武故意传出话,在一次宴会之中特意笑称:

“于岩此人虽有些本事,但却并非秦国敌手。

若联军主帅乃是赵国名将公子秋,那秦国说不得还需打起十二分精神。”

旁人故意询问孙武,为什么如此推崇公子秋,却贬低于岩。

孙武也是直截了当道:

“公子秋乃是赵国公室名将,当初赵国势弱之时,攻伐封国,连战连捷,其统兵能力不可小觑。

若携数十万精锐联军来袭,即便在下也要暂避锋芒。

而于岩,不过是欺世盗名之辈。

所谓卧龙先生,并非于岩,而是孙武至交好友,也是秦国吏部尚书诸葛孔明。

可笑十三国诸侯将这满嘴谎话、兵败被擒之徒视作惊世之才,岂不贻笑大方???”

这话一传出,顿时让齐国那边惊疑不定。

这个时代毕竟信息传播不发达,诸葛亮这个吏部尚书,平时也是深居简出。

再加上当日化名卧龙先生之时,衣着打扮刻意显得豪放不羁,与现在秦国吏部尚书的打扮也有很大不同。

因此一直以来,从未有人想过,秦国这吏部重臣,居然就是当年协助齐国吞并召、寒两国的卧龙先生。

而后在严城的齐国暗探自然想方设法见到了诸葛亮本人,并让画师描摹其相貌,送回齐国。

一时之间,齐国上下都是哑然无语。

诸葛亮虽然在齐国也只有少部分人见过,齐国后来也经历过大起大落,但当初的老人还有人健在,因此一眼便认出这诸葛亮就是卧龙先生!!!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于岩以“卧龙先生”欺世盗名一事,立刻传遍列国。

十三国诸侯王,对于让于岩成为主帅一事,也逐渐颇有微词。

而且孙武说的话也没错,你不但欺世盗名,你当初也的确兵败被俘!

卫国彭氏兄弟轻易就将于岩和齐君俘虏,反观秦国,却将彭氏兄弟一杀一擒,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而孙武所推崇的赵国公子秋,乃是赵王赵勿之弟,当初他为主帅,带着从封国投降来的猛将单兴修,的确打的封国狼狈不堪。

最重要的是,孙武此人出道以来,每战必捷,不少时候更是兵不血刃。

这种人所说的话,分量自然非同寻常。

......

一月初,经过秦国各种操作,于岩声名狼藉,虽然他和已经故去的齐君都知道,当初卧龙先生的名号并非他自己愿意安上。

但没辙,此时此刻,已经解释不清,于岩只能被迫辞去十三国相之职务,联军以赵国公子秋为主帅,于岩只担任军师一职。

你别说,反间计看起来很简单,但就很适合秦国。

在严洛原本的历史上,秦国用反间计除掉了魏国信陵君,除掉了赵国李牧,还让赵括代替了廉颇成为长平之战主帅。

可以说,屡试不爽。

随后严洛下令平州秦军,迅速撤走平州各郡主力。

每座城邑,只留下三千人左右的守军。

城内辎重粮草并不搬走,略作抵抗之后,便让联军顺利破城。

如果换做其他诸侯国的军队,要想演出恰到好处的败局,还比较困难。

但严洛留在各郡县的守军,都是之前召唤出来的青壮庶民。

忠心耿耿,服从度极高。

与此同时,严城京畿大营的五万士卒,在养由基的带领下,也已经进驻严城。

做出一副要死守国都的姿态。

平州各郡先期撤回的大军,则迅速渡过浑河,也一起进驻严城。

渡口处,完全不留任何渡船浮桥,之后平州撤离的大军,会前往访仙郡躲避联军兵锋。

秦国这做派已经非常明显,对于十三国联军的兵力十分畏惧,因此选择死守国都,平州各郡恐怕都不抱什么希望。

而这也让十三国诸侯王都是精神大振。

之前秦国在战场上的表现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攻灭卫国更是令天下震惊。

因此他们也是第一次看到秦国展露出这种防守态势!

果然,联军数十万兵力,加上赵国名将公子秋为主帅,即便是秦国也不敢正面野战!

秦国的举动,不但给了十三国诸侯莫大的信心,也让秦国盟友梁、姜、封焦急不已。

此时姜国已经发现了凉国暗中在墨河兴建的大桥,很显然,一旦秦国落败,凉国必定会渡河攻伐姜国。

姜国旁边的邻居郑国,也早已虎视眈眈。

梁国不用说,如今大半疆域和赵国接壤,此次十三国诸侯连遥远的凉国都叫上了,就是没带梁国玩,足以证明赵国对梁国也生出了觊觎之心。

最后的封国更不用说了,只剩下两三郡之地苟延残喘,之前如果没有秦国庇护,早就国灭身死了。

不过面对这三国频频派遣来的使者,严洛却是眉头紧锁,只是一味声称秦国不惧联军攻势,让三国国君放心便可。

但这态度,顿时让三国使者心都凉了半截。

哪怕严洛平时再一诺千金,这当口别人也不可能将严洛空口白话当回事了。

二月初,梁、姜两国,先后派出使者前往赵国,表示愿意加入联军之中,共同伐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