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规划路线(1 / 1)

大虞五霸,如今疆域最大、军力最强的,就是卫国。

在这之前,凉、楚、齐、封都先后会盟诸侯,称霸列国。

称霸,不仅仅只是耀武扬威,实际上就是成为诸侯盟主,能够假借王室的名义,讨伐那些不服从王室之令的诸侯。

实际上就是可以名正言顺的扫除异己,并鲸吞瓜分其他诸侯。

很显然,卫国如今野心勃勃,是想借着此次会盟夺取霸主之位。

上一代的霸主,则是凉国,不过这十几年以来,凉国偏安于西部,威势已经大不如前。

楚国被新崛起的魏国、景国联合攻打,这些年也失去了不少土地。

封国现任国君平庸,被国内权臣隐约有架空之势,因此安于享乐,并无大志。

齐国大片国土被卫国攻占,如今也是龟缩在东面半岛之上,再无霸主威势。

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如此,这四国也是仅次于卫国的大诸侯国。

其他国家,更只能看卫国脸色行事了。

阳榷和张贤都劝说严洛,如今只能暂时听从卫国诏令,按照约定,前往岔水参加会盟。

因为按照以往惯例,一旦有谁不参加会盟,霸主在称霸仪式之后,就会带着一群小弟将其暴揍,并瓜分国土。

比较惨的诸侯,甚至会被直接灭国!

在这个时代,强权就是真理。

诏令上还规定了诸侯带兵的人数。

除了卫国之外,其他诸侯最多只能带300亲卫。

同时要向王室准备进贡之礼,包括不限于城邑、钱粮、战车、兵甲。

当然,诏令上还说,沿途各国诸侯不得乘机攻伐路过的他国国君,否则卫国将兴兵讨伐!

很显然,这所谓的进贡礼品,估计大部分都要落入卫国囊中。

“张贤,你去府库之中取一些看起来唬人的珍宝,什么珊瑚,玛瑙,美玉之类。

我们秦国立国不久,穷困潦倒,也就只能进献这些东西了!”

眼下严洛也不可能和这当世霸主翻脸,只能忍气吞声,同时想法子尽可能减少自身损失。

至于亲卫数量,严洛倒是不用担心,真要遇到什么事情,他可以随时召唤士卒。

接下来就是商议路线了,岔水位于卫国和赵国边境之地,西面是蔡国,东面是赵国,南面是卫国,北面是梁国。

严洛有两条路线可以前往,一,就是借道严国,抵达蔡国,然后向东。

二,则是从关外借道梁国,再一路向南。

说实话,这两条路线都有危险。

严国虽然和严洛停战,但他如果真出现在严国腹地,蔡姬恐怕不会遵守承诺。

而梁国虽然和他是姻亲关系,但这些日子严洛和梁姬关系越发密切,他也知道,当时唆使梁姬行刺严洛的,正是梁国储君——粱鹫!

也是严洛的大舅哥,梁姬的亲哥哥。

和梁国国君不同,粱鹫对于严国人深恶痛绝,哪怕严洛已经是秦国国君,这种恨意也没有半点消减。

所以他宁可牺牲妹妹的人身安全以及幸福,也想要梁姬刺死严洛,以雪心头之恨。

当然,从梁国走的话,除了关外道路有些长,一旦进入梁国囚胡关后,那路程就远比从严国、蔡国走要近的多了。

但严洛一番思索,却是做出了决定:

“传信严国、蔡国和卫国,告诉他们,我严洛就是要借道严、蔡两国,前往岔水会盟台!”

从梁国走,近是近,但没什么意义。

梁国人真要在其储君煽动下对付自己,难道严洛还真和他们掐架?

那岂不是便宜了在一边积蓄力量的严国?

更别提北漠还有个狼胡,指不定什么时候又会南下。

所以这个时候不适合再去拨动梁国那边任何敏感神经。

而从严国和蔡国走,看似危险,但一来卫国有诏令在前,谁如果违背诏令,那等于打霸主的脸面,这就是取死之道。

二来,无论严、蔡两国,谁要是真向他开战,那严洛完全可以借此机会召唤精锐,直接攻城略地。

严国攻占的城池,直接占据,到时候严洛有理有据,没人会指责什么。

蔡国攻占的飞地,直接打包送给王室作为进贡礼品,更没人啰嗦什么。

至于严洛会不会寡不敌众,这点倒是不用担心。

眼下严洛召唤点数还有近2000点。

士卒卡牌已经累积了156次召唤次数。

他去参加会盟,明面上就带了三百亲卫,但实际上能随时再召唤出数千全副武装的精锐!

他想不出严、蔡两国,要派出多少精锐士卒才能打败自己。

而且这一次,严洛准备带张辽、养由基两人一起前往。

麾下三百亲卫,50精锐骑兵,250精锐步卒。

每人身上携带十日口粮,到时候卫国作为霸主,是需要向参与会盟的诸侯提供会盟期间的粮草的。

打定主意之后,严洛便让张贤去安排珍宝礼品。

同时告知张辽,下月初便准备启程出发。

阳榷则负责将秦国国书迅速传给严、蔡、卫三国,并借助白氏商号,暗中宣扬出去。

与此同时,国内建设也不能停,柳林城通往各地的道路都要开始规划、建设。

白氏商号也在各地投资了一些陶土工坊、杂货商铺等等。

砖瓦房补贴计划也开始了,每户开垦荒地100亩的,可以用五折价格获取砖瓦房的建设资格。

超过100亩的土地,则归入公田之中,由后续招募的屯田兵耕种。

百姓每户开垦公田超过200亩的,便能获得一折建造瓦房的资格。

建造房屋的,都是秦国工部麾下的奴隶、工匠一起打造。

按照每户人丁数量,分配宅地面积,建造房屋。

清一色的红砖、灰瓦、黄泥墙。

这比起土窝子、茅草屋,那可要结实多了。

而且保温性能也更好,冬天的时候基本不会漏风,以北方的天气,也几乎不会漏雨。

同时严洛采用殷胜的建议,规划乡村房屋的时候,主要建造的是五口之家的房屋。

彼此分隔,并规划好水井,尽可能的让小户家庭能够独立生活。

这样就让宗族群居的局面被削弱了一些。

新的村落之中,设置里正,缉盗等职务,所有官方通报的律令、国策,都需要通过里正传达。

村中出现案件,则由缉盗和麾下丁差负责处理,严重的,则要上报本县县尉。

整个秦国掀起了开垦荒地的浪潮,到处都充满欣欣向荣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