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贵贱之别(1 / 1)

严洛抬眼便看到大殿两侧,两拨截然不同的人对峙而立。

刚才说话的人,身穿低调奢华的蓝黑锦缎,腰间铁剑剑鞘上镶嵌了美玉、明珠。

头上戴着贵气十足的金玉冠,皮肤白皙,身形健硕,很显然出自富贵之家。

而对面的人,大多衣着普通,站在最前面的青年,更是外罩葛布短衫,皮肤黝黑,双手指节有力,黔首草鞋。

腰间铁剑插在竹木剑鞘之中,剑柄之上,还缠绕着有些脏污的麻布条。

对峙中的众人见秦君微笑而入,径直走向主座案几之后,连忙一起转向作揖:

“我等参见秦君!”

严洛笑道:“诸位远道而来,入我秦国,寡人略备薄酒以示感谢,请坐!”

等众人坐定,他对着那华服青年问道:

“这位士子,刚才听你说,贵贱有别,不知何解?”

见秦君第一个向自己问话,华服青年脸上露出一抹傲然之色,挑衅似的看向那葛衣黔首青年,随后起身道:

“天生万物,与禽兽鳞虫相比,人最为贵!

当今天下,最贵者大虞天子以及王室血脉;

其次,为各国诸侯国君。

其次,为卿族、士大夫。

再次,为大邑国人、各家学子士人。

再次,为乡野庶民,黔首百姓。

最次,为刑徒、奴隶之辈。

好教秦君知晓,我乃召国儒门士子,居参!

居氏,乃是召国卿族,身份贵重!”

这居参洋洋洒洒说了一堆,虽然傲娇,但这也是现在这个时代大部分贵胄的心态。

严洛看向那黔首青年,见对方神情平静,脸上没有半点羞惭、惶恐之色,嘴角反而有一抹似有若无的嘲讽之色,他也有些好奇:

“原来如此,居先生请入座——

这位先生不知如何称呼,你觉得居参所言,可有道理?”

那黔首青年淡淡一笑:

“回秦君,在下晏国学子,殷胜!

居参所言,不过无稽之谈。

数百年前,大虞首任天子虞玄,不过是古乾国之刑徒。

求索于圣贤学说,研习兵家之经典,在乱世之中创下如今大虞基业。

昔日之刑徒,后来之天子,何为贵贱?”

居参闻言顿时勃然大怒:“胡言乱语,这不过是后人攀诬天子之污言!”

殷胜冷笑一声,继续道:

“阁下刚才说,天下最贵者为大虞天子,王室子弟。

可笑!

如今诸侯争霸,天子也好,王室也罢,不过是便溺之器。

用的着时,便称之为天子。

用不着时,便丢之床下。

如此境况也敢称天下最贵者,不过让人贻笑大方罢了!”

居参气的手按剑柄之上,但那殷胜却是完全不惧,双手抱胸,一副傲视群雄的姿态。

严洛轻咳一声:

“诸位,稍安勿躁!

诸位从列国而来,能够相聚于此地,也是有缘。

天子虽贵,但王室的确暗弱,王权不出玄京,这是事实。

而以寡人浅见,君也好,民也罢,皆是休戚与共,不必强分贵贱、彼此。”

这话一出,一群人顿时窃窃私语起来。

居参皱眉,殷胜也有些疑惑。

前者强忍怒气道:“秦君何出此言?

难道你甘愿失了国君之位,去田间做一农夫?”

这话一出,随侍在左右的养由基恼了:

“大胆,你敢如此诅咒君上!”

严洛摆摆手,看着被吓了一跳的居参笑道:“无妨,居先生所言,寡人可以解释一二。

诸位且看,我们每个人都有首脑、躯干、四肢等等。

身为国君,便如一国之首脑,目视前方,决定国策战略。

双手,为一国文武,所谓左膀右臂,方能披荆斩棘,持干戈执刀笔。

而躯干为江山社稷。

至于百姓,则是双腿双足,一国之基础。

百姓富庶,人丁兴旺,才能脚踏实地、健步如飞,令社稷前行,不至于困顿原地。

人无首脑,便是死乱之尸。

人无双手,便不能手持干戈自卫,只能任人欺凌。

人无双脚,便是残疾瘫痪,只能缠绵病榻之上。

所以,何须分什么贵贱之别,只有各司其职,同心协力,才是正道!”

这一番话说的双方人马都面面相觑,殷胜率先作揖道:

“秦君所说之比喻,让人耳目一新,颇有道理,在下谢过教诲!”

居参也是若有所思,虽然脸上怒意未消,但也和其他人一起向严洛作揖,感谢教诲。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学子虽然性格不同,但的确很能接受新鲜事物。

与春秋战国一样,恐怕也会诞生出百家争鸣般的时代。

接下来严洛刻意将话题引导到秦国新制之上,比如九部设立,以及各国见闻等等。

说白了,严洛是想展现出自己的英明睿智,吸引人才投靠。

毕竟金手指比较慢热,目前也仅仅能召唤出武将和士卒方面的人才。

这个世界的原住民,肯定也有惊才绝艳之辈,这是不能放过的。

不过酒宴之中,严洛明显感到,居参和大部分富贵士子,没有入仕的意愿。

或者说,他们虽然对于严洛的奇思妙想有些佩服,但却对于秦国的国力、之前实行的政策,并不感冒。

尤其是打击豪强,向普通庶民分田的行为,让这些人明里暗里都有些质疑。

反倒是殷胜等人,表现的更为积极,更愿意探讨秦国未来具体发展细节,而不是质疑秦国的国策。

严洛现在也终于明白,什么叫做阶级矛盾是一切矛盾的根源。

在居参等人的思维中,严洛身为严国曾经的长公子,现在的秦国国君,理所当然的应该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问题。

而秦国如今的所作所为,却是明显偏向了普通庶民。

无论这对于国家有什么好处,他们作为既得利益者,却是无法接受。

因此一场酒宴下来,居参等人便礼貌告辞。

严洛也不过多挽留,转而热情的希望殷胜等人能够留下。

当然,这些人有什么样的才干,目前严洛还不清楚,因此暂时养为门客。

同时,严洛也根据秦国目前的状况,在外交、内政、律法、国策等维度,出了一些策论题目,希望这些士子能够根据感兴趣的领域,给出自己的答案。

不过让严洛没想到的是,这要求刚一说,就有几名门客傲然而立,脸上浮现出不满之色,直接拱手就要告辞。

理由很简单,这些人自认为是经天纬地之才,我们主动前来投效,你居然不立刻重用,还要考验我们,老子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