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问计孔明(1 / 1)

之前严洛让陈霄出使玄京,希望能获封子爵,当时天子也是答应的好好的。

但到了九月底,王室那边却没有任何动静。

反而卫国使者不请自来!

此次的卫国使者名叫巫獾,正是之前前往玄京,索要许迩人头的中庶子。

如今已经被卫公擢升为上大夫,此次前来,便直奔秦国朝会之上。

对于霸主使者的到来,严洛此刻当然只能笑脸相迎。

“不知上大夫前来秦国,所为何事?”

巫獾冷着脸,直接展开一封书简,朗声道:

“卫君诏曰:

秦君与蔡、郑、姜四国奉令讨伐晏国,但却成效甚微!

其中尤以秦国最为敷衍,阳奉阴违,与晏国私下勾结,谋丹水城而资敌粮草。

以至于其余三国未能灭小小晏国,令寡人颜面无光!

为示惩戒,命秦国即刻集结大军,攻伐晏国!

晏国一日不灭,秦国一日不可撤军,否则寡人必灭汝国!”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都为之哗然,严洛脸上也浮现出一抹阴沉之色。

这卫公实在是欺人太甚了!

嘴巴一张就要秦国出兵攻打晏国,特么不灭国就不能撤兵!

这真把秦国当二傻子呢?

“卫公此诏,恐怕强人所难了!

之前岔水会盟之时,寡人并未听卫公说必须攻灭晏国!

秦国遵从卫公之令,已夺取晏国丹水,其余三国,也各有收获。

如此足以......”

严洛还没有说完,巫獾冷笑打断道:

“秦君不必喋喋不休,我只问你,我家君上诏令,你是接或不接?”

“大胆狂徒,敢如此折辱君上!”

一旁养由基已经按捺不住,跨步而出,右手已经按在腰间剑柄之上。

巫獾却是毫不慌张,直接扯着衣襟露出脖子,一脸嚣张道:

“来来来,你若有胆便朝这斩下!

若我巫獾死在秦国,顷刻之间,君上必令秦国亡国灭种,社稷不存!”

所有文臣武将脸上都露出震怒之色,严洛沉默半晌,却突然笑了:

“养由基,退下!

上大夫何必如此——

卫公之诏,寡人接了便是。

但不知道其余三国,是否也有类似诏令?”

巫獾冷笑一声,好整以暇的整理了一下衣襟,瞥了一眼气的脸色通红的养由基,语气悠然道:

“其余三国君上自有安排,无需秦君费心!

以一个月为期限,若秦君不出兵攻打晏国,后果自负!

另外,丹水城非秦国攻取,由卫国收回,暂借秦国作为攻伐晏国的桥头堡,大战之后交割卫国!

还有,卫公已奏告天子,秦君封子爵之事暂缓,之后再议!”

说罢将手中书简丢在大殿之中,随即甩动宽袍大袖,大笑着转身离去。

“君上,此人狂妄至极,如此折辱于您,绝不可轻饶!”

黄忠此刻也忍不住了,在下方出列作揖。

太师陈午却是摇摇头:“黄将军,此人是故意如此。

之前逼死王室上卿许迩便是如此。

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巫獾狂妄无礼,但他背后是卫公!

巫獾本就是轻生重名之辈,巴不得有人一怒之下将其斩杀,好全了他为卫国尽忠的名声。”

严洛轻轻揉着着不断挑动的太阳穴,心里也明白,这货就跟当年大汉使者一样。

故意在别人面前狂,你不杀我,那就听话。

你杀我,更好,大汉便有借口来打你!

此刻严洛亲身体会到这类使者的做派,果然是让人恨得牙痒痒,却一时半会也没辙。

严洛的确有金手指在身,硬要说的话,麾下精兵猛将绝不会逊色于卫国任何一支大军。

但数量上,差的就太远了。

不久之前卫公纠结一群诸侯攻打凉国,前任霸主凉国已经够猛了,在黑水关支撑了那么久。

但最后还是被打爆了,因为卫国加上其他诸侯的兵力,随随便便都是别人数十倍之多。

眼下秦国国土与其他国家犬牙交错,没有类似黑水关这种天险可以集中力量阻挡住卫国和诸侯联军。

一旦被对方数量庞大的军队从各个方向围攻,现有的这点召唤点数和次数他也耗不起。

最重要的是,卫国从会盟时候的一系列决策,看似羚羊挂角,但其实却是刻意消耗秦、晏、蔡、姜、郑五国的国力。

消耗他们的同时,卫国却三言两语就夺取了平丘城,如今又盯上了丹水城!

想到这里,严洛不由心中一惊!

大家都是国君,在大争之世,恐怕每一个国君都希望能一统天下,攻灭他国。

现在明面上卫公是要针对晏国,但秦国、蔡国等等,何尝不是卫国餐桌上一块肉呢?

昨日索要平丘城,今日索要丹水城。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

退朝之后,严洛让诸葛亮留下。

“孔明,卫国如此做派,是否是在刻意消耗秦国、晏国实力?”

诸葛亮颔首道:“君上猜测应该不差,卫国先伐上任霸主凉国,大获全胜,如今已经是威震天下!

卫公此人,更是野心勃勃、贪婪霸道之徒,恐怕已经生出并吞诸国,一统天下之心!

如今卫国疆域西抵凉国,东临寒国,北接秦国,唯有南面是王室玄京。

凉国已被重创,但尚有几分家底,急切之间卫国也无法彻底攻灭。

寒国,疆域狭小,君主卑微,形同卫公家奴,根本无需攻伐。

王室玄京,一时半会之间卫公也不会动!

如果卫国还想继续开疆拓土,从平丘城北上攻打严城,吞并秦国,就是唯一可行的方向!”

严洛被诸葛亮这么一分析,也是豁然开朗:

“而且秦国新立,又经过蔡姬和柳氏之变,明面上国力有所损耗。

如果寡人再去和晏国死磕,无论胜败,最终都是死路一条!”

诸葛亮正色道:

“而且如今秦国疆域狭长,从平丘城出发,无论攻打访仙城、严城还是瀚阳城,都是近在咫尺。

以卫国大军的数量,分而攻之,也能占尽优势。

而秦国兵力本就不多,再分散在各城之中,恐怕处处都是薄弱之地!”

严洛长舒一口气:

“以孔明之见,该当如何?”

诸葛亮神情凝重道:

“光靠秦国,恐怕只有先服从卫公之诏令,速灭晏国,并保存秦国国力,让卫国无发兵口实!

然后,暗中与他国国君密商!

比如齐国,就与卫国有深仇大恨,若秦国攻打晏国之时,齐国能速攻寒、召两国,必定能够壮大国力,分薄卫国注意力。”

严洛点点头,但这话说的容易,真正操作起来却十分困难。

晏国好歹还剩七八座城邑,速灭其国,怎么个速法?

当初蔡、姜、郑三国加在一起,兵力也不少,依然只是咬下几块肉就被迫撤军了。

至于齐国那边,严洛也没有信心能说动对方。

不过寒、召两国都是小国,如果不是卫国故意扶持他们恶心齐国,以其体量,被齐国灭国也只是旦夕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