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又是一年....(1 / 1)

而现在这个时候,最高兴的自然是林菀他们这一群人了。

这一年对于她们来说,好事实在是太多了。

虽然她们四个人搭伙在一起过年,但是吃年夜饭和守岁的时候还是要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

去年的时候李云泽赶在除夕夜回来,今年少了李云泽,林菀心里多少有一点遗憾。

陈淑兰心里也有遗憾,但是她不表现出来。

团圆的日子里,要开心。

乡下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四个人就围坐在一起,中间放了一张桌子。

上面摆着瓜子、花生、糖果和一些小点心。

林菀和陈淑兰、谷金凤、郝春燕说着这两年里所有开心、快乐的事情,守岁到十二点。

陈淑兰给每人发了一个红包,当然林菀的最大了,鼓鼓囊囊的,林菀开心的收下。

又和陈淑兰、谷金凤出去放鞭炮。

村里其他人家自然也出来了不少人放鞭炮。

一时间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欢声笑语环绕耳畔。

在鞭炮声快消停的某一天,公社话务室的小李气喘吁吁的跑进铺子。

“小林同志,电话,李同志打来的。”

林菀正在交接铺子里的工作呢,这下也顾不得的,屁颠屁颠地跑到话务室。

见听筒还在一边放着,林菀直接拿了起来。

\"云泽吗?\"

“菀菀是我,我回来了,我太高兴了.....”在战场上沉着稳重的李副团长,这下也语无伦次了。

李云泽是早上才回来的,去团里汇报了工作,连宿舍都没回,就来话务室打电话了。

两人讲了好一会,直到林菀嘱咐他早点回去休息,先挂了电话后。

李云泽才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

警卫员笑嘻嘻“副团长,跟嫂子打电话呢?”

林菀考上中山大学的事情,李云泽也是刚刚打电话到新桥公社,话务室的小李告诉他,他才知道的。

李云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警卫员才敢跟他开玩笑。

“你嫂子考上大学了,过几天就到羊城来。”

警卫员有些惊讶,他知道自家副团长能力强。

亲生父亲是烈士,生前在部队的时候,与现在不少大领导都是过命的交情。

他副团长更是大领导亲自招进部队的。

一直听说自家嫂子是农村的,警卫员多少觉得有点配不上自家副团。

这下听到说自家嫂子考上了大学,还是羊城最好的大学,警卫员瞬间觉得能够得着自家副团了。

但是自家副团长这外貌,这身段,连文工团的台柱子江婉晴,都配不上。

就算自家嫂子读书再好,到时候往旁边一站,外形差太多,也不般配。

要是李云泽知道警卫员有这样的想法,一定会让他回去好好照照镜子。

王富贵是在初六上班当天看到的《江陵日报》。

报纸上用头版整版的报道吸引住了王富贵的目光。

粗黑醒目的标题,格外显眼,标题是这么写的。

《寒门飞出金凤凰!新桥公社林菀叩开名牌大学的门》

标题之下,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还有林菀的照片。

王富贵当场愣在原地,随即就气血上涌,吐了一口血在地上。

想到自己过得这一个热闹年,再看看报纸,王富贵后悔地恨不得当场去死。

林菀都还没看过自己的报道,临近出发前,实在是忙碌。

她自己、刘兰、谷金凤和郝春燕,四个铺子里管事的都要出去读书。

孙师傅年纪大了,他的儿子和儿媳也要去省城读大学,

林菀得把铺子里的事情都安排好了,要不然,她不放心。

谁知道孙师傅知道林菀这么想之后,直接把她骂了一顿。

“当年我踩缝纫机的时候,你还在上辈子,还没入轮回呢。”

林菀.....

这不就是年纪大了吗?

孙师傅轻咳了两声继续说“老子咋拉,老子最少还能再干二十年。之前都是给你们多些锻炼的机会。”

最后经过商议,孙师傅重出江湖,林菀给他推荐了几个她觉得踏实可靠的人,帮着孙师傅一起干。

林菀还拜托了杨书记多多帮忙,有事随时给她打电话。

杨书记当即就答应了下来,还说“小林啊,你是铺子的顶梁柱,因为有你,才有了今天,公社也因为有裁缝铺,今年的排名又往上升了两名,现在已经进前三啦。

公社决定,工资还是按照以前发给你,就是绩效这些....”

杨书记挠了挠后脑勺,不好意思继续往下说。

林菀....

秒懂!

给钱哪有不要的。

两人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要是县城机械厂的张科长知道新桥公社的决定,一定会给她们点个赞。

钱队长想来想去,也赶在林菀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带着钱母一起来了林菀家。

“小林,李嫂子一个人在家,我屋里的闲着也是闲着,我们队里有活动的时候,我都让她过去叫上李嫂子一起。

虽然都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叫叫人,但是经常有人过去走动走动,还是不一样的。”

林菀很感动,多一个人关心陈淑兰,还是挺不错的。

至于林洁。

她确实是找了人,想教训教训林菀。

但是在林菀的严防死守下,林洁和她的人仍是没找到一点林菀落单的机会。

在这个时候还给林洁创造机会弄自己,又不是拍傻白甜偶像剧。

晨曦未露,与以往任何一天都没有什么不同。

老李拎着蛇皮袋从林菀家出来。

陈淑兰跟着林菀身后,一起走到稻场上,陈淑兰转头问“该带的东西都带了吧!介绍信,身份证、录取通知书都放在衣服里面放好。”

林菀点点头“嗯嗯,都带好了,东西我也检查几遍啦,录取通知书缝在秋衣上缝的好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