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容不下季琳琅(1 / 1)

满月看着表情纠结的流萤,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

流萤一脸懵:“……”

奇怪,她怎么有种满月在看傻子的错觉。

不不不,一定是她看错了。

满月没有回答流萤的话,而是一步一步走到田妈妈面前,蹲下。

田妈妈以为她要给自己解绑,脸上立即浮现一抹得意的浅笑。

她就知道,搬出老夫人,这两个死丫头就会信她。

毕竟在所有人看来,她是老夫人身边信任的下人,所以后来老夫人才会把她安排到大小姐身伺候。

但实际上她早就投靠了夫人。

大小姐不知廉耻抢二小姐的未婚夫,出了这么大的丑闻,老夫人却是想办法把人带回老家,这是想着远离京城,就没人知道大小姐做过的丑事了。

夫人碍于伯爷的面子,只好眼睁睁的看着老夫人带人离开京城。

可大小姐闹出的丑闻,差点毁了二小姐的婚事,此事夫人绝不会善罢甘休,这才离走前交待了自己,找机会杀了大小姐,让她永远回不了京城。

事情本来进行的无比顺利,夜里她给大小姐下了迷药,可寺庙大门差着,她只好等天亮,趁着僧人们做早课,都集中在大殿内,悄悄背着大小姐离开。

又担心附近容易被人找到,所以早在昨天白天,她就在附近的山里走了一遍。

从小路过去,山的另一头,到时候挖个坑把人一埋,谁也找不到。

可她好不容易把人背到了山上,挖好了坑。

才埋了一半,大小姐竟然就醒了。

更可恨的是半途杀出来个程咬金,否则哪怕大小姐醒了,她依旧跑不了。

“满月,快解开绳子。”田妈妈命令道。

只是话音刚落,脸上被啪啪打了两巴掌,满月面无表情的看着她。

“放了你,然后好让你趁机逃跑吗?你把流萤当傻子哄,我可不是。”

田妈妈气急攻心,气得眼前阵阵发黑。

这个贱婢!

流萤气呼呼的叉腰:“满,月!”

臭满月,居然说她是傻子。

虽然她差点信了田妈妈的话,可你也不能这么直接的说出来啊。

她不要面子的嘛。

满月连忙起身,摸着流萤肉嘟嘟的脸蛋,哄道:“对不起不对起,一时口误,下次不会了。”

“你还有下次?”流萤愤怒咆哮。

绝交!

“小姐醒了。”满月忽然道。

流萤一愣,瞬间被转移了注意力,转身哒哒哒的朝床边跑去。

“小姐,小姐!”

季琳琅慢慢的睁开了眼睛,揉了揉额头,看着流萤的脸,有片刻的恍惚,没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自己在哪。

“流萤?”

“是我,小姐。”流萤喜极而泣,扶着季琳琅坐了起来,贴心的给她身后靠了个垫子:“小姐你总算醒了,你突然失踪,可把奴婢吓坏了。”

季琳琅的思绪慢慢回拢,看了看周围,见田妈妈被绑着,不由得松了口气。

还好,没被这狗奴才跑了。

“送我回来的姑娘呢?”

“宋姑娘跟她的兄长回去了,奴婢也不知道小姐何时醒来,怕耽搁宋姑娘的正事,所以没有多留,不过问到了宋姑娘住在月河村。”流萤道:

季琳琅点头:“恩,等我回去备上厚礼,再亲自登门道谢。”

“大小姐,所以宋姑娘没有说错,是田妈妈生了歹心要害你?”流萤只是心性单纯,并不是真的傻。

大小姐说的是要重谢宋姑娘,所以的确是宋姑娘救了大小姐。

既然如此,那田妈妈刚刚对她说的都是假的。

田妈妈想不到自己说了那么多,哄得了流萤,却忽悠不了满月,更没想到季琳琅这么快就醒了,害她错失良机。

季琳琅缓缓的看向田妈妈,冰凉的面庞上泛起无限的冷意。

“真是忠心啊,离开了季府,你还能时刻记着曹氏交待给你的任务,田妈妈,你在季家这么多年,应该清楚背主的下场吧。”

满月跟流萤心下一惊,却又不觉得意外。

整个季家,能收买田妈妈,并且容不下大小姐存在的,也就只有夫人了。

否则老夫人也不会为了保护大小姐,带着大小姐回了洛城襄云县。

这一退,就没打算再回京城。

老爷是护不住大小姐的。

更何况还传出了嫡姐抢夺妹妹未婚夫的事情,虽然永宁伯府权势不高,不至于闹得满城风雨,但亦是有头有脸的人家,不少人还是知道了。

可她们大小姐明明是无辜的受害者。

但是没人相信。

即便是作为亲生父亲的永宁伯,亦对大小姐失望透顶。

田妈妈一脸惊恐的瞪着季琳琅,脸色惨白:“大小姐,奴婢错了,奴婢一时鬼迷心窃,求大小姐看在奴婢伺候多年的份上,饶了奴婢这次。”

季琳琅冷笑一声,没有接田妈妈的话。

转而看着满月道:“收拾一下,我们回去。”

田妈妈求饶,不是她真的知道错了悔改,只是因为这次失手了想要保命。

倘若宋姑娘三人没有出现,即便自己半途醒来,也逃不出田妈妈的魔爪。

对于要害她性命的恶奴,季琳琅怎么可能饶了田妈妈呢?

那不是菩萨心肠,那叫蠢。

“大小姐,唔唔唔……”

田妈妈还要再说什么,流萤一把抓起桌上的抹布,塞进了田妈妈的嘴里。

哕——

田妈妈被臭得直翻白眼,想吐吐不出。

“奴婢去安排人套马车,大小姐,你刚醒,再休息一会儿,等喝了药,咱们就出发。”满月说道。

季琳琅点点头。

半个时辰后,季琳琅坐着马车,在侍卫的护卫下离开济恩寺,回了镇上。

季家以前也不是高门大户,季老夫人早年丧夫,一个人养大儿子并供他读书娶妻,季昌平也争气,最后考上了进士,留在京城为官。

而当年他进京赶考时,其妻刚怀孕,怕赶路胎象不稳,所以便留在了老家等他高中回来,接他们去京城。

可是这一等,就是七年。

除了每几个月一封家书,以及一年几十两银子,季昌平并没有回过松风镇。

祖孙三人都以为他在京城为官艰难,难以立足,并不方便将她们三人接到京城,信中也是让他们安心在老家等着。

直到季琳琅七岁,生母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