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村,村口。
这一片空地,因盐场开始运转,被越来越多人光顾,如今面积都大了不少。
一大早,东阳村与到盐场做工的邻村村人,发现宁晖正在与王叔等村中青壮,在村口摆放着一些银子以及肉食、细盐。
如此动静,陆陆续续将所有人吸引过来,村人们也不着急去盐场做工了,只想弄清楚今日有何好事发生。
眼看人都到得差不多了,宁晖起身走到前方,抬手道:“诸位,冬日临近,各家各户都为了储备过冬之物而心忧不已。”
“在下亦是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说着,他看了眼身旁格外紧张的刘阿云,示意她稍安勿躁,便继续说道:“昨日傍晚,家妻在厨房做饭时,因担忧在下不慎将盛满油脂的油罐打翻,里面的油脂便流到了地上。”
听得此言,众位村人面面相觑,有人更是高声喊道:“宁公子,我家还有不少油,要不现在就回家给你送些过来?”
“是啊,没有油吃,大家做工都没力气!”
“正好我家也有,还是当初从镇上买回来的好油,一并给村长送去吧!”
说话的人,有东阳村村人,也有临近村子的百姓。
他们是第一批因宁晖而赚钱的普通人,如今见宁晖家中无粮,纷纷想要接济一番。
待人群中声音渐小,宁晖才重新开口:“多谢诸位好意,在下心领了!”
“今日,将诸位召集于此,其实是有件天大的好事,向诸位宣布!”
说着,他示意刘阿云走到自己身边:“昨日,家妻不慎打翻油罐,却意外发现油脂与草木灰混合后,竟是能变成一种洗清油污的物品,我们夫妻二人思考许久后,决定将其称为肥皂泡!”
随后宁晖揭开一块红布,将简单雕琢成方块的肥皂拿出来。
一旁,王叔急忙将一盆热水打过来,放在两人面前的桌子上。
只见刘阿云先是沾染了些油污之物,又将肥皂打湿,放在手中揉搓几圈。
当她双手在水盆中清洗几次,一双干净、毫无油污的素手呈现在大家面前。
这一幕顿时引得村人们惊呼不已,就是见过肥皂效果的王叔,也是惊叹连连,直说神奇!
他们生活了大半辈子,祖祖辈辈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却从未听过还有此等净手神物!
待刘阿云演示完毕,宁晖笑道:“此肥皂,乃是由猪、牛体内的油脂做成,昨夜在下连夜尝试,发现其他野兽的油脂也能制作,只是效果并不是那么好。”
“今日,在下决定重新组建一支进入东山岭打猎的队伍,捕捉东山岭之中的野猪等肥硕野物!”
“若满足要求,正式加入打猎队伍之人,可免费获得三两银子、一斤细盐、五斤鲜肉,外加一块肥皂!”
轰——
场中气氛再度被引爆,附近围绕着的青壮男子纷纷大声呼喊,表示自己愿意加入。
不说肥皂,单是一斤细盐与五斤鲜肉,都需要花费不少银子,如今能白得,所有人都忍不住了。
家中没有合适男丁的妇人,更是在一旁唉声叹气地跺脚。
一阵热热闹闹地议论后,宁晖让所有人安静下来,说出自己的要求:“凡是加入打猎队的人,需要能背起一百二十斤及以上重物,需要能拉开二石弓箭!”
“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就能加入!”
方才还激动不已的壮汉们,得知这个要求后,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
他们是大乾的普通百姓,经年累月地在田间地头劳作,基本能背起一百二十斤的重物,但若是要拉开二石弓箭,便有些难度了。
毕竟,大部分人都没有这方面的训练!
“对了!”
似是想到一件重要的事情,宁晖继续说道:“除了上述两点要求,若有人准头十足,能在三丈开挖,用绳索套中旁人脖子,同样可以加入进来!”
他是想要活捉山中野物,一来可以继续组建养殖场,二来也能利用野物体内的油脂制造肥皂,因此打猎时能活捉便活捉。
若有人能以套索圈中活着的野物,将会大大提升它们的存活率。
尽管如此,仍旧只有少部分人符合要求,不过已经有人下定决心,闲暇之余便按照宁晖所说,锻炼这方面的能力,争取早日加入!
“我……我可以吗?”
不久后,一道略显怯懦的声音传来。
宁晖扭头看去,发现是昨日在山中救下的墩子后,顿时问道:“你会什么?”
“我力气很大!”
说着,墩子走到旁边,深吸一口气后直接将东阳村村口的大磨盘举了起来!
这个磨盘,是东阳村的公用之物,若是需要研磨的粮食太多,大家都会选择到这里加工,因此重量也不低,足足有一百五十多斤!
墩子能一口气将磨盘举起来,足以说明此人力气极大!
“好!”
示意墩子将磨盘放下,免得闪了腰,宁晖将分好的银子、细盐、鲜肉以及肥皂,塞进墩子怀里:“你先回家,等过几日准备好了,我再让人叫你过来,一起进山打猎!”
这种人,适合搬运野物。
望陇村的村长林常德见状,连忙将宁晖拉到一旁,皱眉说道:“宁村长,不是老夫眼红,见不得别人拿好处,只是……”
“只是墩子这人,脑袋不怎么灵光,一旦遇到刺激还会发病!”
“到时候他可能会伤人的!”
闻言,宁晖诧异地看了眼不远处呵呵傻乐的墩子,沉吟片刻后笑道:“无妨!”
“他力气足够大,到时候会跟着我一起进山,而且只需要搬运重物,无需出手猎杀。”
“这样一来,他犯病的机会不大!”
见他坚持,林常德连连叹息,许久后无奈道:“既如此,宁村长便多担待担待,若日后不满意只要将他赶回家就好!”
说话间,其余青壮汉子也纷纷按照宁晖的要求,开始尝试。
足足半个时辰过去,也只有三个汉子满足要求,其他人不是拉不开弓,就是抬不起磨盘。
宁晖见状,正要疏散人群,忽然有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挤到他面前,擦了把鼻涕问道:“我扔套索很准,可以加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