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吴王成为太子的最大障碍(1 / 1)

姚广孝微微一笑,接着道:“还有!”

“皇上不肯立他为太子,主要顾虑在于担心自己驾崩之后,吴王无法掌控那些武将功臣。”

“对于吴王来说,这些人既是他在朝廷中的根基,也是他成为太子的最大阻碍。”

“今日未经圣旨便拘捕蓝玉,这是要向皇上表明,他能够镇服那些功臣武将,也能压制住蓝玉。”

“这样一来,皇上就无需担忧将皇位传给他后会出现外戚专权的情况。”

“如此一来,吴王成为太子的最大障碍,也就彻底消除了。”

朱棣说道:“所以,这么重大的事情,他故意不请旨,是有意为之?”

姚广孝答道:“正是。”

“吴王的手段,比我预想的还要高明。”

“表面上看这一招很鲁莽,实际上极为精妙。”

“只是不知道,这是他独自想出来的,还是有别人在背后指点。”

朱棣苦笑一声:“这又有何区别呢?不论是谁,结果都一样。现在最紧迫的是,赶紧想办法应对他的这一招。和尚,你有何计策?”

姚广孝平静一笑,说:“殿下不必过于忧虑。”

“吴王这一招虽妙,却也充满风险。”

“事情紧急,他恐怕根本没有机会提前与蓝玉商议。”

“并且他这样做本身就忌讳私下再有任何接触,一旦被察觉,反而会弄巧成拙。”

“如果没有事先沟通好,以蓝玉暴躁的性格,恐怕不会轻易束手就擒。”

“要是双方因此冲突起来,局面就不是他可以掌控的了。”

“我听说,蓝玉府上拥有五百名家丁,都是战场上历练多年的精锐老兵。”

“他们主动放弃军职,进入国公府,保护蓝玉。”

朱棣问:“那又怎样?”

姚广孝答道:“若是双方交锋,刀枪无眼,若蓝玉遭遇不幸,而有功劳者却被无端受罚,无辜枉死,朝**臣勋贵以及军中将领士兵必定群情激愤。”

“到那时,皇上也只能将他推向台前问罪了!”

“如今皇上迟迟未派人送来圣旨阻止他,就是在观察,看他是否真的能够驾驭蓝玉这匹烈马!”

“这一关,若他能顺利通过,自然会获得巨大利益。”

“自此以后,才算真正具备了争夺储位的资本。”

“倘若失败,他便会坠入无尽深渊。”

朱棣略作沉吟,点头认可道:“大师所言甚是!确如其言。依你看,我那侄儿,能否通过此劫?”

姚广孝笑而不语,只是朝岸边扬了扬手。

遥远之处巡逻的侍卫瞧见,急忙奔至近前。

“速去调集人马,传令给金陵城内以及京郊的勋贵功臣、统兵武将,特别是那些素来与凉国公交好的将领。”

“告知他们,吴王未经圣旨便擅自率军围困凉国公府,欲擒拿凉国公,命他们即刻前往阻止救援。”

朱棣在一旁听罢,抚掌大笑,称赞道:“高明之极!一旦这些人与我侄儿所率的锦衣卫冲突起来,局面定会失控。大师这一计,实在令人叹服!”

姚广孝捋须而笑,说道:“另外,还有两位世子,也是贫僧预先布置的后招。”

朱棣皱眉问道:“他们两个孩童,又能有何作为?”

姚广孝却不直接回答,故意卖了个关子:“殿下且看接下来的好戏便是。”

------------

“咚!”

“咚!”

“咚!”

凉国公府门外,沉重的大门被连续敲击,传出低沉而厚重的声音。

千余锦衣卫驻守附近,远处更有众多围观者,此刻人人屏息凝神,目光紧盯着前方,寂静无声。

敲了半天,无人应门。

朱允熥见状,当即退后几步,平静地道:“既然如此,那就强行破门吧!”

锦衣卫领命,正准备行动时,却听见“吱呀”一声轻响。

原本紧闭的大门缓缓开启。

朱允熥带领众锦衣卫鱼贯而入。

庭院之中,数百名手持武器、身穿青衫的壮汉横亘面前,一个个怒目相向。

这些人绝非寻常百姓,而是经历过战火洗礼、久经沙场的老兵。

此刻齐齐站立,便有一股凌厉的杀气扑面而来。

外界喧哗震天,府内自然不会毫无察觉。

然而,当看到眼前这一切时,朱允熥还是略感意外,不禁微微眯起双眼。

蒋瓛生怕出现变故,赶忙跨步上前,挡在朱允熥身前,高声喝道:“锦衣卫办案,你们持械阻挠,意欲何为?莫非想要**吗?”

站在最前的那人冷然说道:“本将不论什么锦衣卫,这里乃大将军府,唯听军中号令。”

“无大将军许可,擅闯者,杀无赦!”

面对众多锦衣卫,他毫无畏惧,不称蓝玉为凉国公,而称大将军,显非普通家丁,而是蓝玉从军中带来的亲信大将。

此乃惯例。

明朝诸多大将常会将自己的亲信带回府邸。

平时为府中侍卫首领,遇战事领军出征时,则为帅帐亲卫统领。

“大胆!”蒋瓛怒喝,“这里是金陵,大明京师,首善之区,非军营也。”

“即便真是军营,尔等亦属陛下之兵,竟敢阻拦锦衣卫,实为大逆!”

那人冷哼一声,“阁下屡言陛下,敢问尔等闯此,可有陛下旨意,可否出示?”

“这……”蒋瓛被驳得一时语塞,语气顿滞。

“汝何人也?”朱允熥看向此人问道。

“末将傅叶,凉国公府亲军统领,亦为大将军义子。”傅叶目光如炬,眼中有怒焰燃烧。

原来是蓝玉收的义子,难怪如此忠勇,又这般桀骜。

“汝尚知自称‘末将’,想来亦知本王身份,缘何不见礼?”朱允熥呵斥。

傅叶冷冷道:“若在外碰见吴王殿下,自当行礼,绝不敢怠慢。”

“然此处乃大将军府,等同于军中帅帐,诸事皆依军法。”

“军中唯识大将军号令,不晓什么皇亲贵胄。”

“若吴王殿下来访,吾等必以礼相待。”

“然吴王殿下无端领锦衣卫入府,末将不解殿下此举何意。”

他竟反问。

朱允熥冷声道:“一介亲卫统领,竟如此狂妄,谁赐汝胆量?”

老朱对蓝玉下手,某种意义上,也确实未冤枉他。

府中如同军营般治理,让将领士卒充作家丁尚可容忍。

毕竟此时明朝初立,许多规矩还未像后世那般严谨。

一些高位武将家中蓄养大批无甲胄的亲卫,并不罕见。

但蓝玉收了许多义子,这些人眼中只有蓝玉,无视朝廷,这就很成问题了。

这样行事,哪个**能容忍他呢?

即便是像老朱这样眼里容不得沙子的**。

能让他活到今天,老朱想必已经忍耐许久。

而此刻,朱允熥也明白得很,若想救蓝玉,就得好好整治一下他那股桀骜不驯的性子。

大明早已不再是创业的时代,不再需要一只难以驾驭的猛禽。

如今的大明,只需要忠诚顺从的走狗。

朝廷号令如臂使指,一声令下,无人敢违。

无论何人,只要露出一丝不忠的端倪,老朱定会毫不迟疑地清除。

然而蓝玉至今依然我行我素。

看来那**堂上的一巴掌,并未完全唤醒他。

傅叶昂起头说道:“末将虽官职低微,却也是个忠义之人。”

“吴王殿下虽然身份高贵,却冷漠无情,竟要对自己的舅姥爷下手。”

“亏得大将军每日都在保护殿下,时刻挂念着殿下,一心一意只想辅佐殿下。”

“就在今早,还特意嘱咐我们,无论何时何地,不管发生什么状况,都要守护好殿下。”

“殿下要争夺储君之位,大将军即便在朝堂上挨了殿下一记耳光,依旧为殿下感到欢喜。”

“殿下受封吴王,大将军便让城中的勋贵和军中的将领都去祝贺,为殿下加油助威。”

“大将军还在家中设宴庆祝,为此事兴奋不已。”

“这些年,大将军南征北战,不知为大明立下了多少赫赫战功。”

“为了安定天下,清除北蒙残余势力,亲自率军深入漠北,平定了北蒙王庭。”

“他的功劳堪称当世无双!”

“昔日殿下之父,已故太子在世时,大将军就始终忠心耿耿地跟随。”

“如今,又一心想要继续追随殿下。”

“可是殿下如此冷酷无情,不仅不念及大将军的丰功伟绩,不念及大将军的忠心耿耿,也不顾及大将军是殿下的舅姥爷,有着血缘亲情,反而要强行抓捕大将军,这岂不让人心寒?”

“殿下年少无知,或许被人误导了。”

“末将恳请殿下早日醒悟,以免铸成大错!”

朱允熥脸色阴沉下来。

蓝玉的这些部下,果然从未把这位吴王放在眼里啊。

才会用这种居高临下的口吻,来教训他该如何行事。

在这群人眼里,所谓的吴王殿下不过是个孩子,还得靠他们扶持与教导。

倘若今天带领锦衣卫冲进凉国公府的是他父亲朱标而非他本人,傅叶敢说出这样的话吗?

敢去指教朱标如何行事吗?

不仅是他,即便是蓝玉,恐怕也会立刻站出来认错。

绝不会多说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