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因下乡闹矛盾(1 / 1)

“按理说红霞今天就会回来,咋现在还没看到人影呢?”

王红霞是王旭阳的小姑,虽然也嫁在本市,不过离的并不近,所以回来的很少。

但往常过年过节都是早早就回来了,也是想着能跟老太太多说说话。

“老四啊,你骑车顺着路去看看你姑来了没有,我担心他们路上出了啥事?”

王旭阳应下,回到院子里骑上自行车打算沿着路去看看。

结果刚等自行车推出来,远处就看见几个人朝着这边走来。

“奶,好像是我姑他们来了。”

果然,远处一行几人正提着东西往这边走来。

不一会儿功夫看清了人影,果然是王红霞夫妻两个带着小闺女。

罗立群担心的不行,还不等几人靠近,着急的问道:“今天咋来的这么晚?是不是出啥事了?

我俩外孙他们咋没来?”

王红霞见到母亲跟侄子脸色好了很多,听见老太太的问话,犹豫一下还是没说。

“没啥事,就是路上耽搁了。”

王旭阳看得出来小姑脸色不太好,不过看她并没有要说的意思,自然不会追问。

“小姑姑父先进屋吧,我大姐一家也已经来了,爷爷跟我爸二叔他们几个在一起说话呢。”

老太太也把闺女跟外孙女拉进屋里想问清楚发生啥事了。

别看王红霞已经快五十岁了,在自己爹妈面前还是个孩子,闺女要是在婆家受委屈了,老太太怎么能不担心?

王红霞作为家里最小的闺女,上头有两个哥哥,小时候爹妈宠爱哥哥护着。

除了那几年饥荒,从小到大也没过过苦日子。

她二十来岁才结婚,嫁给退伍回来在保卫科工作的祝健康,生下二儿一女。

两个儿子岁数大了以后陆续给他们娶妻生子。

不过因为这个年代住房紧张,两个儿子结婚以后也没有单独的住房,当前一家挤在六十多平的房子里。

后来两个儿媳妇接连怀孕,家里住的也越发拥挤。

不过这在这个年代也算是正常,多的是一家三四代住在一起的。

单位几年才分一次房子,两个儿子工作时间短够不着分房资格。

不过,这一次他们来晚了并不是因为家里住房问题。

而是小女儿祝愿的事情。

从去年开始,城市里面高中毕业没有工作的青年男女都得下乡当知青。

独生子女可以不下乡,家里孩子多的,按照规定,最多只能留一个孩子在身边,其他的都得下乡去。

好巧不巧,前两年学校停课,祝愿学业被耽误了两年,直到去年学校开课,才得以继续学业。

但哪怕这样,已经不能考大学了,以前初高中毕业以后包分配工作,现在也没希望了。

去年强制下乡的消息出来,王红霞两口子只觉得天塌了,唯一的女儿要是下乡,要是出点啥事儿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他们家附近去年有不少孩子都下乡去了,写信回来全都是哭诉。

男孩儿还好,虽然也受不了乡下的劳作强度,但加上国家的补贴和城里父母的帮助,倒也还能过得下去。

女孩就更难一些,不说劳作的艰辛,靠着她们自己根本赚不到换口粮的工分。

而且年轻女孩子孤身去到一个陌生地方,要是遇到个地痞流氓,岂不是一辈子都毁了?

自从祝愿今年毕业了以后,知青办的人不止一次上门催,他家一共三个孩子,上面两个已经留在城里了,最小的祝愿是绝对留不下来了,不然就是思想有问题,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这段时间王红霞和祝健康想了许多办法,想办法买份工作,或者让她顶替王红霞的工作。

但现在的工作哪里是想买就能买的,有钱也找不到卖工作的。

而王红霞的这份工作,家里还有两个儿媳妇等着呢,她们两个怎么可能愿意把这份工作让给小姑子。

最近因为这件事祝家就没安静过,祝愿也心生动摇,觉得自己还不如下乡去。

总比一家子闹成现在这个样子强。

只是心中难免失望,从小护着她的哥哥,没有一个担心她下乡吃苦,万一遇到不好的事情怎么办。

自己媳妇在家闹出这么大动静,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无非是也惦记着老妈的工作,如果这个工作给了祝愿,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王红霞跟丈夫心中自然也清楚了两个人儿子的想法。

心中失望,但是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对小女儿的安排。

今天她回娘家晚了就是因为这件事又跟两个儿媳妇吵起来了。

说多了都是孽。

工作这件事只是她迫不得已的一个想法,都没来得及去知青办询问这件事是否可行,家里却已经因为这件事情闹到了不可开交。

罗立群也无言,人心确实难测。

小时候两个哥哥多好啊,对唯一的妹妹是千求百应,在家里在外面都护着妹妹。

谁又能想到现在长大了,结婚生子后对着唯一的妹妹也能狠得下心。

“妈,我也不是说把工作转给愿愿就会让他们吃亏,他们两个当初家里给找的工作,结婚生孩子花钱都是我跟他们爸出,我自认为对这两个儿子没亏待过什么。

我提出把工作转给愿愿,这也确实是迫不得已,如果还有其他办法,我都不会这么做。

我现在在厂里一个月工资四十多块,如果愿愿接了我的班,进到厂里虽然是正式工,但得从学徒做起,工资平白无故少一半。”

还有一件事她都没来得及说。

她今天上午去知青办问了,人家说她家哪怕有工作,祝愿也不能留在城里。

她家一共三个孩子,按照规定最多只能留一个在身边,但因为这项规定是去年才出来的,前头两个儿子前两年就已经找到了工作,自然不可能让他们下乡。

但现在的情况就是,祝愿毕业在城里逗留了几个月,作为他家唯一符合下乡条件的人,这件事情已经定死了,不可能因为任何事情改变。

“妈,我决定去下乡了,咱们现在主动报名,总比到时候被知青办的人上门强行带走强。

也没必要因为我让家里人不开心。

大嫂又怀孕了,要是因为这件事儿出现什么意外,大哥大嫂恐怕会恨死我。

再说了,有您跟我爸在,我在乡下也不会过得太难,要是以后找到机会说不定还能回城呢。”

其实她心里对于回城不抱任何希望,从五几年开始就有人申请去困难的地方参与建设。

到后来开始知青下到地方生产队,除非伤病,不然没听过有人有机会回城。

也许她下半辈子都要在农村扎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