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鹰击长空(1 / 1)

马哈拉施特拉邦的荒野已被库马尔·瓦德瓦的雄心重塑,昔日的棉花田与杂草丛生的空地,如今化作一片现代化的军事重地。

清晨的阳光洒在刚刚落成的空军指挥部(空指部)上,高耸的指挥大楼如钢铁巨人般伫立,灰白色的混凝土外墙在阳光下泛着冷峻的光泽。

大楼顶部,雷达天线缓缓旋转,捕捉着天空的每一丝动静。楼前,一条宽阔的飞机跑道笔直延伸,路面平整如镜,两侧的草坪修剪得一丝不苟,跑道尽头是连绵的防护沙袋与防空炮台,炮管低垂,时刻保持警戒。

跑道旁,巨大的机库门敞开,数十架战机整齐排列,机身在晨光中闪着金属光泽。入侵者战机的流线型机身涂着暗绿色迷彩,机翼下正在挂载着空对地导弹,显得低调而致命。

更高级的黑鹰战机则通体漆黑,机身棱角分明,隐形涂层让它在阳光下仿佛吞噬光线,透着一股不可名状的威压。

机库内,地勤人员忙碌穿梭,工具车的轮子在地面上发出轻微的吱吱声,空气中弥漫着航空燃油与机油的刺鼻气味。电钻的嗡鸣、金属的敲击声与地勤人员低声的交谈交织成一片,井然有序却又充满紧张。

在空指部旁,另一座建筑正拔地而起,钢筋混凝土的框架已初具规模,脚手架上工人们挥汗如雨,焊接的火花如流星般四溅。

那是苏军作战实验室,塔吊缓缓转动,将一块块预制板吊至高处,巨大的红色标牌上写着“施工中,限期完工”。

一旦建成,这座实验室将解锁苏军的高科技单位——从基洛夫飞艇到天启坦克,无一不是战场上的杀手锏。库马尔站在跑道边,目光扫过实验室的轮廓,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道:“现在该着急的可不是我了。”

他身着简洁的深灰色作战服,肩章上别着指挥官徽章,腰间的皮带扣得严实,军靴踩在沥青跑道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清晨的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他的奔尼帽微微倾斜,遮住半边脸庞,露出的眼神锐利如刀。

他缓步走向跑道中央,两架入侵者战机已停放就位,机身在阳光下泛着幽光,引擎盖敞开,露出复杂的线路与管道。

数十名地勤人员围着战机忙碌,身穿橙色工作服,头戴防护耳罩,手持工具箱与检测仪器,动作熟练而专注。有人在检查机翼的挂载点,有人趴在引擎旁调试燃油管路,还有人用手电筒照射轮胎,确认胎压是否达标。

地勤车停在一旁,车顶的警示灯缓慢闪烁,旁边堆放着整齐的工具与备用零件,油桶上沾着几滴干涸的机油。

库马尔停下脚步,目光扫过战机,沉声问道:“可以起飞吗?”

一名地勤组长闻声转头,身材壮硕,橙色工作服上沾满油渍,额头渗着汗珠。他迅速放下手中的扳手,立正站直,向库马尔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报告指挥官!战机状况良好,燃油满载,武器系统检查完毕,随时可以起飞!”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自豪,眼中闪过对战机的信心。

库马尔微微点头,目光转向跑道旁等待的两名飞行员。他们身着深绿色飞行服,白色头盔夹在臂弯,头盔上绘着红色鹰徽,面罩反射着晨光,遮住了半张脸。

飞行背包挂在肩上,氧气管整齐缠绕,军靴擦得锃亮,站姿挺拔如松。他们身后的地勤人员已将登机梯推至战机旁,梯子底部固定在地面,稳如磐石。

库马尔走上前,拍了拍其中一名飞行员的肩膀,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去执行你们的任务吧,回来我们给你们庆功。”

两名飞行员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他们齐齐点头,低声道:“是,指挥官!”

随即转身,顺着登机梯爬上战机。梯子的金属踏板在他们的军靴下发出轻微的“咔咔”声,飞行员动作敏捷,翻身跃进驾驶舱,熟练地扣上安全带,戴上头盔。

地勤人员迅速上前,检查舱盖的密封性,确认无误后退开,竖起大拇指示意就绪。

库马尔退到跑道边缘,地勤组长在他身旁低声提醒:“指挥官,请到安全区。”

他点头,跟随地勤人员走向一旁的观察点。地勤人员动作迅速,将工具车与无关器材推离跑道,拖车发出低沉的轰鸣,轮胎在平整的跑道上留下浅浅的痕迹。

跑道两侧的警示灯亮起红光,地勤挥舞着荧光棒,示意清场完毕。整个空指部仿佛屏住了呼吸,只剩战机引擎的低鸣逐渐放大。

两架入侵者战机的引擎骤然咆哮,尾部喷出炽热的蓝色火焰,热浪扭曲了空气,卷起跑道边的细小尘埃。

战机沿着跑道滑行,轮胎与地面摩擦发出尖锐的啸声,机身微微震颤,速度迅速攀升。地勤人员远远观望,有人摘下防护耳罩,眯眼盯着战机的身影。跑道尽头的风向标微微摆动,显示风速稳定。

战机滑行至中段,速度已达标,机头猛地抬起,轮胎脱离地面,两架入侵者战机如离弦之箭,拔地而起,划破晨雾,直刺云霄。引擎的轰鸣震耳欲聋,回荡在空指部上空,机翼划出的气流在跑道上留下淡淡的白痕。

库马尔站在观察点,抬头凝视战机消失的方向,晨光映在他的脸上,眼神深邃而冷峻。地勤组长站在一旁,低声道:“指挥官,战机航程已规划,孟买到新德里的直线距离约一千一百五十公里,入侵者战机携带满载弹药,足以完成任务并安全返航。”

他顿了顿,补充道:“导航系统已校准,预计两小时内抵达目标空域。”

库马尔点点头,目光依旧锁定远方的天空,低声喃喃:“新德里……该让你们见识一下了。”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入侵者战机的速度与火力足以让新德里的防空网措手不及,而这次任务,只是他计划中的一角。

他转身,朝指挥大楼走去,军靴踩在跑道上发出咚咚咚的声音。

身后,地勤人员已重新忙碌起来,机库内的灯光亮起,下一批战机的维护工作悄然展开。

指挥大楼内,控制室的屏幕上,两架战机的信号点在地图上稳步北移,航迹清晰。技术员们端坐操作台前,手指飞快敲击键盘,耳麦中传来飞行员的简短报告:“高度一万米,航速稳定,预计一小时五十分钟进入新德里空域。”

屏幕旁,雷达信号闪烁,捕捉着战机周围的每一丝异常。控制室墙壁上,一面巨大的印度中央邦地图赫然在目,新德里被红圈标注,旁边写着密密麻麻的战术笔记。

与此同时,苏军作战实验室的施工现场传来阵阵轰鸣,塔吊将一块巨型钢板吊至屋顶,焊枪的火花如雨点般洒落,工人们的喊声在风中隐约可闻。

实验室的轮廓愈发清晰,核心区域的反应堆框架已初具雏形,预示着高科技武器的曙光即将来临。

库马尔站在大楼顶层的阳台,俯瞰整个基地,跑道的余温尚未散去,机库的灯光如星辰般闪烁。

新德里的天空尚一片宁静,市民们在喧嚣的街道上穿梭,丝毫未察觉两道致命的影子正从南方逼近。

入侵者战机的引擎在高空低吼,机翼下的导弹蓄势待发,飞行员的目光透过面罩,锁定远方的地平线。

——

新德里郊外,一座低矮的雷达站孤零零地伫立在尘土飞扬的平原上,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外墙斑驳,雷达天线在微风中缓缓旋转,发出轻微的嗡鸣。

站内,控制室的空气中弥漫着廉价咖啡与汗水的味道,荧光灯投下冷白的光,照亮几名执勤人员疲惫的脸庞。屏幕上,雷达信号点稀疏分布,绿光闪烁,显得平静无常。

一名执勤人员斜靠在椅背上,手里攥着一份皱巴巴的《印度时报》,头版标题刺眼:《南方司令部覆灭,马哈拉施特拉邦叛军势不可挡》。

他皱着眉,低声嘀咕:“我们南方司令部真的惨败了?瓦德瓦家族那小子……真有这么能打?”

他的声音带着疑惑,夹杂着一丝不安。

旁边一名年纪稍长的执勤人员啜了口咖啡,嗤笑道:“报纸尽瞎写!一万七千人呢,还能全军覆没?瓦德瓦那帮乌合之众,估计是捡了点洋人剩的装备,撑死了占几块地。”

他摆摆手,语气不屑,试图掩盖眼底的担忧。

另一名年轻执勤人员放下手里的茶杯,皱眉插话:“可我听说……他们有坦克、装甲车,还有外国雇佣兵。连中将都……”

他没说完,声音低了下去,房间里的气氛骤然沉重。

“别自己吓自己!”

长者挥手打断,瞪了他一眼,“新德里什么阵仗没见过?几辆坦克能翻天?”

他话音刚落,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扫向雷达屏幕,像是在寻求一丝安慰。

坐在控制台前的一名执勤人员正盯着屏幕,眼神略显呆滞。突然,他的瞳孔一缩——屏幕边缘,两个微弱的光点一闪而过,像是被杂波吞没。

他揉了揉眼睛,怀疑是自己看花了,屏幕恢复平静。他皱眉,调整了一下雷达灵敏度,目光死死锁定屏幕。

几秒后,两个光点再次出现,这一次清晰无比,且以惊人的速度逼近,轨迹直指雷达站。

他的心猛地一跳,像是被冰水泼中。一个可怕的念头闪过脑海,他猛地站起,椅子哗啦倒地,声音撕裂了控制室的沉寂:“敌袭!”

其他执勤人员一愣,咖啡杯僵在半空,报纸滑落到地,还没反应过来。年轻执勤人员慌忙扑向屏幕,刚想开口,窗外骤然亮起两道刺眼的火光——两架入侵者战机的空对地导弹已划破天空,拖着炽热的尾焰,直扑雷达站。尖锐的呼啸声撕裂空气,死亡的阴影瞬间笼罩了这座孤立的前哨。

雷达站的爆炸如雷霆炸响,火光冲天,滚滚浓烟夹杂着混凝土碎片腾空而起。

巨大的雷达天线在烈焰中扭曲,发出一阵刺耳的金属断裂声,缓缓倾斜,最终轰然倒塌,砸在废墟上,激起一圈尘土。爆炸的余波震得地面颤抖,附近的玻璃窗尽数粉碎,碎片如雨点般洒落。

天空中,两架入侵者战机如幽灵般掠过,机身在高速飞行中裹挟着淡淡的等离子云,尾部引擎喷出炽热的蓝色火焰,划破天空。

它们的机翼微微上扬,机身轻盈而致命。战机没有丝毫停留,迅速调整航向,沿着既定路线直扑新德里附近的军用机场,引擎的轰鸣在云层间回荡,像是死神的低语。

与此同时,新德里以北的印度空军基地已陷入一片混乱。雷达站被袭的警报通过紧急频道传回,刺耳的蜂鸣声响彻指挥中心,红色警报灯疯狂闪烁。

值班军官猛地拍桌,怒吼:“敌机!起飞!全部起飞!”

地勤人员冲向跑道,拖车与加油车的轰鸣声交织,飞行员们抓起头盔,跌跌撞撞地奔向战机。

机库大门轰然开启,十几架米格系列战机被推上跑道,机身涂着印度空军的灰蓝色迷彩,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米格-21的尖头机身显得老旧但依旧敏捷,米格-29的宽大机翼挂满空对空导弹,引擎启动时喷出滚滚热浪。

地勤人员挥舞荧光棒,引导战机滑向跑道,轮胎与地面摩擦发出尖锐的啸声。飞行员们扣紧面罩,检查仪表盘,耳麦中传来指挥官急促的指令:“发现敌机,立即拦截!坐标已发送!”

一架接一架,米格战机引擎咆哮,机头猛地上扬,冲破天空,刺入云霄。跑道上的热浪扭曲了空气,地勤人员远远退开,目送战机消失在云层中。

十几道尾焰在天空划出弧线,米格战机的雷达开始扫描,飞行员们紧握操纵杆,目光死死盯着仪表盘,寻找入侵者的踪迹。他们的呼吸急促,耳麦中夹杂着彼此的呼叫:“目标在哪?雷达有反应吗?”

天空寂静而紧张,暴风雨即将来临。

新德里上空的天空被战机的尾焰撕裂,十几架印度米格战机在云层间穿梭,雷达信号在屏幕上闪烁,飞行员们紧握操纵杆,目光在仪表盘与天空中切换,寻找入侵者的踪迹。

耳麦中,指挥官的声音急促而严厉:“保持阵型!扩大搜索范围!敌机可能已进入低空!”

米格-21与米格-29的引擎轰鸣,机群散开,宛如一群猎鹰,试图捕捉那两道致命的影子。然而,日光刺目,云层厚重,天空仿佛吞噬了一切动静。

突然,两道刺眼的尾焰如利刃般刺破云层,两架入侵者战机以惊人的速度从高空俯冲而下,机身在阳光下泛着幽光,直扑印度机群。

它们的出现迅猛而精准,像是早已算准了猎物的位置。印度飞行员们还未反应过来,耳麦中已传来急促的警告:“敌机!六点钟方向!”

米格战机的雷达屏幕上,两个光点骤然放大,锁定信号刺耳地响起。

两架入侵者战机配合默契,僚机紧随长机,机身微微侧倾,掩护长机的攻击角度。长机的飞行员目光冷峻,透过头显锁定了一架米格-21,仪表盘上的目标框稳稳套住敌机。他沉声低语:“锁定。”

手指果断按下发射按钮,机翼下的一枚空对空导弹瞬间脱离挂架,尾部喷出炽热火焰,划出一道致命的弧线,直扑目标。

被锁定的米格-21内部警报尖啸,红灯疯狂闪烁,飞行员额头渗汗,猛地推杆,战机侧翻的同时释放热诱弹。

十几颗炽热的诱饵弹在夜空中绽放,如流星般散开,试图干扰导弹的制导。米格-21在空中剧烈机动,机身几乎垂直拉升,引擎发出不堪重负的轰鸣。

然而,入侵者战机的导弹性能远超预期,红外制导系统无视诱饵,稳稳咬住目标。

数秒后,一声巨响,导弹命中米格-21的尾部,火球在天空中炸开,碎片如雨点坠落,米格-21化作一团烈焰,翻滚着坠向地面。

印度机群顿时陷入混乱,飞行员们在耳麦中惊呼:“被击中了!拉高!拉高!”

米格-29试图重组阵型,雷达疯狂扫描,试图锁定入侵者战机。然而,入侵者战机的速度与机动性远超米格系列,僚机一个急转,避开一架米格-29的锁定,同时为主机清空射界。

长机再度开火,又一枚空对空导弹呼啸而出,另一架米格-21猝不及防,机翼被炸断,拖着黑烟螺旋坠落。

印度飞行员们拼尽全力,米格-29发射R-73导弹反击,但入侵者战机的电子对抗系统迅速生效,干扰了导弹的制导。

两架入侵者战机如幽灵般在机群中穿梭,僚机以精准的机动吸引火力,长机则接连锁定目标,短短数分钟内,又两架米格战机被击落,天空中火光连闪,爆炸的轰鸣震耳欲聋。

印度机群的阵型彻底崩溃,残余的米格战机试图撤退,飞行员们惊魂未定,耳麦中满是杂乱的呼喊。

入侵者战机的飞行员冷冷一笑,长机与僚机完成最后一轮扫射后,猛地拉升,引擎喷出炽热尾焰,迅速脱离战场。

它们的机身在云层间一闪而逝,留下印度空军残破的机群与天空中弥漫的硝烟。

地面指挥中心一片死寂,雷达屏幕上敌机的信号点已消失,军官们面如死灰。云层下,米格战机的残骸散落在荒野,火光映红了远方的地平线。

入侵者战机扬长而去,任务尚未结束,新德里的军用机场已在它们的航线上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