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易中海带队进山(1 / 1)

徐庶相信王主任一定会愿意帮这个忙的,毕竟两人现在合作的这么愉快。

这点小忙王主任肯定不会推辞的,反正到时候李秀蓉又不占编制,不需要街道办发工资。

街道办这边相当于就是来了一个自费的打工人,而且还能卖徐庶一个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徐庶也不是大傻子,自己拿钱让李秀蓉去干活。

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还是想要李秀蓉能够有事情可做,不至于整天闷在四合院里无所事事。

到时候也能够更快的融入到现在的生活,还能与周围的人多些交流互动,生活也会更加充实有趣。

当然,如果李秀蓉本人并不想出来工作,那也完全没有问题。

徐庶会尊重母亲的意愿,让她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这天晚上,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徐庶坐在炕上,对着徐海涛等人,将今天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一遍。

他的声音低沉而严肃,仿佛整个房间都被一股紧张的气氛所笼罩。

徐海涛、徐海天和徐飞静静地听着,不时交换一下眼神,显然对徐庶所说的事情非常重视。

讲完后,徐庶沉默了片刻,然后对徐海涛他们说道。

“从现在起,你们几个现在在保卫科,平时要多留意一下易中海,要注意观察他的一举一动,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

他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然后对着徐海涛和徐海天说道。

“你们两个性格沉稳,对保卫科的情况更加熟悉。

你们接下来就在暗中打听一下易中海之前的事情,就从轧钢厂改制之后开始。

当然一定注意尺度,别让人知道你们是在刻意调查易中海。”

徐海涛,徐海天和徐飞连忙点头,表示一定会照办。

接着,徐庶看向徐飞,说道。

“徐飞,你也别闲着,我知道你性格活跃,跟谁都能聊上几句、

你之后多在厂里走动走动,重点跟轧钢厂的那些老工人聊聊天,说不定能从他们那里听到一些关于易中海的消息。”

徐飞也应了一声,表示明白。

最后,徐庶把目光转向徐华和徐亮,说道。

“你们俩呢,从明天开始,就轮流排班,每天必须有一个人留在轧钢厂。”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

“你们的任务不是去盯着易中海,而是要走进群众当中,跟他们搞好关系,从他们的口中去打听易中海的事情。”

徐华和徐亮对视一眼,然后齐声回答道。

“好的,庶哥,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了。”

徐庶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又补充道。

“我这边也会动用我在外面的关系,去调查易中海。

我就不信,像他这种狗东西,屁股会是干净的。”

说到这里,徐庶的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

“就凭他经常把‘把你赶出四合院’这句话挂在嘴边,就可以看出来,他对这种事情肯定没少做。

这说不定就是我们的一个突破口。”

徐亮几人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六人又讨论一些具体细节,这才各自回家休息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就到了星期天。

就在徐庶他们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做着各种美梦的时候。

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这三位四合院的管事大爷,已经带领着全院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在中院悄然集合了。

他们三个管事大爷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地看着下方这群充满激情、斗志昂扬的年轻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让易中海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那个热血沸腾、勇往直前的岁月。

站在易中海身旁的刘海中,同样被眼前的场景所感染。

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当官的威风。

然而,与易中海和刘海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阎埠贵的心情却有些复杂。

他其实对这次打猎活动并不是特别感兴趣,甚至可以说有些抵触。

毕竟,他虽然对打猎这件事一窍不通,但是心里也清楚这次行动恐怕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顺利。

可是,易中海和刘海中这两位管事大爷都亲自出马了。

自己如果不跟着去,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而且,万一这次运气好,真的打到了猎物呢?

到时候,要是自己没去,光靠三大妈去帮忙收拾猎物,分到自己手上的那份肯定少得可怜。

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阎埠贵终于下定决心,决定放手一搏,直接梭哈。

他不仅自己要亲自去,还要带上阎解放和阎解成这两个儿子一起,绝不放过任何可能得到好处的机会。

易中海背着手站在台阶上,目光扫过众人手中五花八门的\"装备\"。

张家的麻绳、李家的柴刀、王家的镰刀,还有几个粗布口袋。

这些平日里用来干活的家伙什,今天摇身一变成了捕猎工具。

\"大伙儿都把家伙带齐了吧?\"易中海清了清嗓子问道。

其实他哪里懂得打猎需要什么专业工具,不过是凭着在车间当八级钳工的经验,觉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罢了。

看着眼前这些五花八门的家伙什,他满意地点点头。

\"该有的都有了,咱们这就出发!\"

队伍浩浩荡荡地出了胡同。

一路上,男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仿佛已经看到肥美的野兔在铁锅里炖得咕嘟冒泡,想象着香喷喷的肉汤能就着窝头吃上好几顿。

刘海中挺着肚子走在最前头,腰间的麻绳随着步伐一甩一甩。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时不时摸一摸别在腰带上的镰刀。

就连平时蔫头耷脑的贾东旭,这会儿也昂首挺胸,活像个要上战场的将军。

可这份豪情壮志很快就被现实浇灭了。

公交车只能到郊区,离大杨山还有七八里地的山路。

起初还有人唱着《咱们工人有力量》,可走着走着,歌声渐渐稀落下来。

等终于望见大杨山模糊的轮廓时,队伍里已经东倒西歪。

有人扶着腰直喘粗气,有人蹲在路边捶腿,也就傻柱这种没有饿肚子的才没有什么问题。

这也难怪。

轧钢厂的定量口粮勉强能填饱肚子,可回到家里,谁不是数着米粒下锅?

棒子面粥稀得能照见人影,窝头里掺着野菜,哪经得起这么长途跋涉?

几个年纪稍大的已经开始打退堂鼓:\"老易啊,要不咱们...\"

易中海眯起眼睛,突然振臂一呼。

\"各位!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都没叫过苦,咱们这点路算什么?\"

他指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头。

\"想想山上的野物,肥得流油!

咱们四合院的爷们儿,还能让几里山路给难住了?\"

这番话像一针强心剂,萎靡的队伍顿时又活了过来。

刘海中第一个跳起来:\"就是!老子当年在钢厂抡大锤,一抡就是好几个小小时,都不喊累的!\"

阎埠贵扶了扶眼镜:\"听说山里的野鸡,炖汤最补身子...\"

贾东旭咽着口水补充:\"要是能打着野猪,够咱们吃半个月的!\"

就这样,一群饥肠辘辘却斗志昂扬的男人,踩着晨露未干的山路,向着大杨山进发了。

易中海走在最前头,嘴角挂着志得意满的笑容。

他仿佛已经看见自己扛着猎物凯旋时,全院人崇拜的目光。

然而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易中海一行十几人走进大杨山,并慢慢朝着大山深处走去。

只是这一路上别说猎物了,大山外围就连树皮都快被刮干净了。

好在随着越往里走,情况开始渐渐变好了。

他们都隐约能听到有动物跑动的声音,甚至还有野鸡的叫声。

易中海认为自己这应该是找到地方了,于是就开始进行分组。

毕竟他们十几个人呢,肯定是不可能一起行动的。

这么大的动静,别说打猎了,稍微靠近一点都会把猎物给惊动了。

最后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傻柱,贾东旭,阎解成六个人各带一组。

每组三人,分散行动,打到猎物后就回到这里集合。

易中海担心贾东旭的安全,在分开之前可是对贾东旭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要注意安全。

山间的雾气渐渐散去,六支小队如同撒开的渔网,向着不同方向散开。

易中海站在原地,目光紧紧追随着贾东旭远去的背影,直到那瘦削的身影完全消失在灌木丛中。

\"东旭!\"易中海终究不放心,又追上去几步喊道。

\"记住!遇到野物别逞强,安全第一!\"

贾东旭头也不回地挥了挥手,声音里带着明显的不耐烦。

\"我知道啦师父!您就放心吧!\"

他加快脚步,仿佛要甩掉什么令人厌烦的东西。

走在后面的王虎和赵龙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

他们一个是锻工车间的二级工,一个是轧钢厂后勤处的仓管员。

可比贾东旭这个废物要强得多,只不过因为贾东旭有个好师父,不然他凭什么当组长。

此刻看着贾东旭那副趾高气扬的样子,两人心里都憋着一股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