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全是算计(1 / 1)

与此同时,阎埠贵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迈着轻快的步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中。

这一日,他在湖边一待就是一整天,虽说少了徐庶在旁指导。

可凭借着长时间的坚守,以时间换质量,收获竟比昨日丰盛不少。

没了徐庶时刻盯着,阎埠贵这回可没了顾忌,不管钓上来的鱼是大是小,一股脑儿全带回了家。

刚迈进家门,三大妈正坐在院子里择菜。

抬眼瞧见阎埠贵手里那满满一桶活蹦乱跳的鱼,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兴奋得一下子从凳子上站了起来。

阎解成也从屋里闻声跑了出来,看着水桶里的鱼,忍不住拍手叫好。

“爸,您可太厉害了!”

一家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光彩。

昨天光是鱼内脏就把大家吃得心满意足,今日这么多鱼进家门。

在他们看来,往后家里似乎再也不用担心没鱼吃了。

三大妈满脸笑意,忙不迭地说道。

“当家的,你瞅瞅,今天又钓了这么多鱼,往后咱家里怕是不缺鱼吃喽。

要不咱今天就吃一条?

孩子们都还在长身体呢。”

阎埠贵此刻心情大好,连续两天都收获颇丰。

他觉得确实没必要再像从前那般抠抠搜搜地算计了。

况且天气日渐炎热,家中也没有足够的盐来腌制这么多鱼。

他大手一挥,应道。

“行嘞,今天就吃一条,剩下的鱼都清理干净拿去风干。

顺便把鱼杂也一块儿做了,今儿个咱好好改善改善伙食。”

一家人顿时忙活起来,小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中院的易中海此时正坐在自家院子里,时不时抬眼看看天色,心里清楚阎埠贵差不多该回来了。

他本想这会儿就去找阎埠贵好好聊聊。

但转念一想,以阎埠贵那精于算计的性子,这个时候过去,指不定得被拉着蹭上一顿晚饭。

权衡之下,他决定等吃过晚饭再去。

于是耐着性子,慢悠悠地吃完了自家那简单的晚饭。

徐庶拖着略显疲惫的身子回到四合院,在大门口并未瞧见阎埠贵和三大妈。

然而,空气中弥漫着的阵阵鱼香,瞬间钻进他的鼻腔。

他微微皱了皱眉头,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心中明白,这定是阎埠贵一家在享受丰盛的晚餐。

他没有多做停留,径直朝着自家屋子走去。

晚饭后,易中海悠闲地溜达着来到前院。

此时,阎埠贵正舒坦地坐在椅子上,一手轻轻揉着微微隆起的肚子,脸上带着满足的神情。

易中海熟门熟路地直接走进阎家屋里。

阎埠贵瞧见易中海进来,连忙站起身,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

“哟,老易,这么大晚上的,您过来,是有啥事儿啊?”

易中海先是不紧不慢地在屋里扫视一圈,目光自然落在窗台和厨房上面挂着的鱼。

而后缓缓收回目光,看向阎埠贵。

“老阎呐,咱们都是十几年的老邻居了,今儿个没啥事儿,就过来串串门,看看你。”

阎埠贵连忙应道。

“那行,瑞华,赶紧给老易倒杯热水。”

易中海连忙摆摆手,说道:“不用不用,我就是随便看看。”

随后,易中海和阎埠贵一同走进里屋。

两人在屋内交谈了足足半个小时,期间,里屋时不时传出两人压低声音的交谈声。

透过窗户,能看到两人的身影时而靠近,时而分开。

半小时后,易中海满脸笑意地从里屋走了出来,神色十分满意。

他迈着轻快的步子,又溜达着回到了自己屋里。

至于他们俩在屋里到底聊了些什么,其实并不难猜测,肯定与徐庶脱不了干系。

瞧易中海那满意的模样,想必阎埠贵给了他一个令他放心的答复。

第二天清晨,城市尚未完全苏醒,天边才泛起一抹鱼肚白。

徐庶便已经穿过街道,来到了轧钢厂的采购科。

推开办公室的门,里头空无一人,桌椅整齐摆放。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映出一片金黄。

徐庶轻车熟路地走到自己的工位前,有条不紊地整理着桌面,为新一天的工作做准备。

他总是采购科第一个到岗的人,这份勤勉已然成为他工作的日常。

时间悄然流逝,墙上的挂钟指针精准地指向既定时刻。

王天福科长迈着稳健的步伐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

他手中拿着一叠文件,目光扫视一圈,随后开始有条不紊地给科室成员们发放采购任务。

徐庶上前,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份任务单,上面详细罗列着采购的物品明细与数量要求。

紧接着,他又领取了相应的采购资金和票据。

一切手续办妥后,他转身找到陈军,简单交代了几句,便背着包,阔步离开了轧钢厂。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徐庶那神秘空间的产量悄然提升,规模愈发可观。

他心中渐渐萌生出新的想法。

以当下空间的产出能力,仅靠轧钢厂的采购需求,根本无法将这些物资全部消化。

这并非轧钢厂没有能力接纳更多物资。

而是以徐庶目前在厂里的身份和地位,他绝不能轻易将自己的底牌暴露给轧钢厂。

如今,他最多只能做到每个月让采购量翻倍完成。

再多的话,徐庶心中难免会感到不安。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徐庶始终深谙一个道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在自身尚未具备足够的能力与地位去守护秘密之时,最好的办法便是将其深深隐藏,绝不能让他人察觉分毫。

然而,这一现实与他迫切需要快速挣钱以扩大空间面积的目标产生了冲突。

但徐庶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

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巧妙地处理好这两件看似矛盾的事情。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徐庶今日一走出轧钢厂,便一头扎进了四九城的大街小巷。

他漫无目的地四处闲逛,时而驻足观察街边店铺的招牌,时而与路过的小贩交谈几句。

他的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探索的光芒,因为满打满算,他来到四九城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这座城市对他而言,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了解、去认识。

每一处街角、每一条胡同,都可能隐藏着潜在的机会。

他要在这看似平凡的市井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契机。

另一边,在轧钢厂的食堂里,傻柱正站在打饭窗口前,手中握着打饭勺,脸上带着几分不羁。

几个平日里与他不对付的工人上前打饭时,傻柱故意使了些手段,给他们来了个小小的 “教训”。

在饭菜分量上做了点手脚,把那几人噎得说不出话来。

收拾完这几个家伙后,傻柱顿时没了打饭的兴致。

他随手招来一个学徒工,吩咐对方顶替自己的位置。

自己则大摇大摆地走到一旁,一屁股坐在躺椅上,翘起了二郎腿。

此刻,傻柱的脑子里正盘算着一件烦心事。

易中海之前特意叮嘱过他,让他想办法把饭盒偷偷带回去。

可他又实在不想让秦淮茹因为这件事伤心埋怨自己。

他眉头紧皱,时不时叹口气,心中纠结万分。

一边是易中海这位院里长辈的吩咐,自己不好违抗。

另一边是秦淮茹那哀怨的眼神,他实在不忍心看到。

傻柱只觉得自己仿佛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怎么都找不到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食堂的工作接近尾声。

地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餐具也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傻柱今天没有接到加班和做小灶的通知。

他百无聊赖地站起身,拿起放在一旁的饭盒,心中还在想着该如何完成易中海交代的任务。

他慢吞吞地走出食堂,朝着四合院的方向走去。

当傻柱回到四合院,来到垂花门前时。

他下意识地停下脚步,小心翼翼地伸出脑袋,往院子里瞧了瞧。

他的目光在院子里四处搜寻,确认秦淮茹没有在院子里后,这才松了口气。

他连忙将饭盒紧紧抱在怀里,猫着腰,像做贼似的一溜烟跑回了自己的屋子。

生怕被别人发现他这神秘兮兮的举动。

在这看似平常的四合院里,秦淮茹的生活实则忙碌得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

一家四口,老的老小的小,真正能操持家务的仅有她一人。

棒梗正处在调皮捣蛋的年纪,每日在外疯玩,衣服总是被磨得破破烂烂、沾满污渍。

单是处理棒梗那些脏衣服,秦淮茹就得花费大量时间。

昨天夜里,贾家那间狭小昏暗的屋子里,气氛有些凝重。

贾张氏坐在炕沿,眉头紧皱,脸上写满了不满。

她对一周仅有四个饭盒的安排早已心生怨念,肚子里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思忖片刻后,她扯着嗓子,颐指气使地对秦淮茹说道。

“从明天起,每天下午六点,你就去院子里的水池那儿洗衣服。

只要那傻柱带着饭盒回来,瞅准时机,直接把饭盒给咱带回来。”

贾张氏心里跟明镜似的,傻柱对自家儿媳妇那点心思,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在她看来,只要秦淮茹出马,傻柱绝对招架不住,那饭盒自然也就稳稳到手了。

回想起当时易中海提出让傻柱给贾家带饭盒的时候。

贾张氏那副故作清高的模样,嘴巴硬得像石头。

一口一个 “不需要”,仿佛自己对那饭盒不屑一顾。

可实际上呢,她很清楚傻柱在轧钢厂的食堂工作。

提及轧钢厂饭菜的油水,眼睛里就直冒光。

她心里清楚得很,轧钢厂的饭菜可比自家清汤寡水的吃食强太多了,时不时还能有肉。

更别提傻柱还负责轧钢厂的小灶。

一旦有小灶任务,那带回来的饭盒里的饭菜,丰盛程度简直难以想象。

然而,之前贾张氏因为进了拘留所,错失了不少机会。

等她好不容易出来,又赶上周末,傻柱不上班,没有饭盒可带。

就这样,傻柱答应给贾家带饭盒都过去好些日子了。

贾张氏却连饭盒的影子都没见着,更别说吃上一口了。

如今,她又被惩罚去扫大街,这对养尊处优惯了的贾张氏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体力活。

一开始,贾张氏心里盘算着让秦淮茹去替自己扫大街。

她觉得秦淮茹年轻力壮,干这活儿不在话下。

可当易中海严肃地告知她,一旦被街道办发现找人冒充,接下来就得扫一个月大街时。

贾张氏瞬间就像被霜打了的茄子,蔫了下来。

她心里害怕极了,只能咬着牙,不情不愿地拿起扫帚。

每天灰溜溜地出门去扫大街,那模样,别提多狼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