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养老公证(1 / 1)

华灯初上,夜色如墨般悄然笼罩了整个四合院。

时针悄然指向八点,街道上行人渐少,四周弥漫着静谧的气息。

唯有四合院门口的昏黄灯光,在夜风中摇曳闪烁。

徐庶拖着略带疲惫的步伐,朝着四合院走来。

远远便瞧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门口来回踱步。

走近一看,竟是阎埠贵,他那瘦小的身形在灯光下被拉得老长。

徐庶微微挑眉,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开口调侃道。

“哎哟哟,这不是三大爷嘛!

您可真是够敬业的,都这么大晚上了,还坚守在大门口,这责任心,简直没话说。”

阎埠贵听到声音,连忙转过身来,脸上瞬间堆满了笑容,神色颇为得意地说道。

“嗨,这不是最近外面不太太平嘛。

咱作为四合院的管事大爷,可得负起责任来。

防止有坏人溜进去搞破坏,得守护好咱这院子里的老老少少。”

徐庶听闻,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赞道。

“三大爷不愧是教书育人的老师,这思想觉悟就是高,这般尽职尽责,实在值得大家好好学习、敬佩。”

阎埠贵摆了摆手,脸上虽带着谦逊的笑容。

可眼中那一丝自得却怎么也藏不住,说道。

“哎,这都是我分内之事,应该的,应该的。

毕竟我也是四合院的管事大爷,这院子的事儿,我不上心谁上心。”

徐庶点了点头,说道。

“嗯,三大爷说得在理。

那我就不打扰您工作了,我先进去了。”

说罢,便抬脚准备往院子里走。

阎埠贵见状,连忙伸出手,拦住了徐庶,脸上带着几分好奇,问道。

“小徐呀,你这浑身一股子酒味,这是去哪儿潇洒了呀?”

徐庶脚步顿住,不慌不忙地解释道。

“哦,这不有个朋友家里碰上点事儿,喊我过去帮忙。

事儿办完了,朋友非得留我吃顿晚饭,盛情难却呀。

我也不能扫了人家的兴,就留下来吃了点,顺便喝了几杯。”

阎埠贵吸了吸鼻子,脸上露出一抹笃定的神情,说道。

“哟,看来你这朋友出手挺大方啊,喝的还是西凤酒呢。”

徐庶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诧异,随即笑道。

“哎哟,没想到三大爷这鼻子比猎犬还灵呢,隔着老远都能闻出来我喝的啥酒,厉害厉害!”

阎埠贵挺了挺胸膛,脸上满是骄傲之色,说道。

“那是自然!想当年我年轻的时候,那也是走南闯北,喝过不少名酒的,对这酒味,我可熟悉得很。”

徐庶笑了笑,说道。

“三大爷,您继续忙您的,我先进去歇着了。”

说罢,再次抬脚欲走。

阎埠贵见徐庶又要离开,心里一急,赶忙把憋在心里的话一股脑说了出来。

“小徐呀,你先别急着走,我还有事儿想问问你呢。”

徐庶转过身,脸上虽带着笑意,可眼神里却闪过一丝不耐,说道。

“三大爷,您有事儿就痛痛快快直说呗,您这拐弯抹角的,多耽误时间呐。”

阎埠贵尴尬地笑了笑,说道。

“行,是我考虑不周。

是这样的,我就想问你,最近有没有时间?

咱找个日子,一起去钓鱼啊,好久没去放松放松了。”

徐庶闻言,微微皱起眉头,佯装思考了片刻,随后一脸遗憾地说道。

“三大爷,最近还真不行。

你也知道我在轧钢厂负责采购工作,最近在工作上碰上些棘手的问题。

想要完成每个月的采购任务,那可不是一般的难呀,我这都快愁坏了。

所以我最近一门心思都扑在工作上,实在抽不出时间去钓鱼。

您瞧,我都快一个月没碰鱼竿了,心里头也痒痒得很呐,可没办法,工作要紧呐。”

阎埠贵听了徐庶的话,心里头将信将疑。

可一时之间,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

“那行吧,工作重要,工作重要。

你年轻有为,能力又强,这点问题肯定难不倒你。

等你把工作上的事儿处理完了,咱再约时间去钓鱼。”

徐庶点了点头,说道。

“行,三大爷,我记住了。

您忙,我先进去了。”

说罢,徐庶绕过阎埠贵,径直朝着自己家走去。

今晚,徐庶成功与杨文谈妥了与黑市的合作,又应下了赵副主任委托的物资采购。

解决了两个目前对自己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心情格外舒畅。

回到家中,他简单洗漱一番,便躺在床上。

不一会儿,便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

在接下来一段日子里,四合院仿佛被祥和的气息笼罩。

一切都显得风平浪静,犹如一湾没有波澜的湖水。

贾家自从向易中海低头认错后,易中海便迅速抓住时机。

带着贾东旭前往街道办,郑重其事地办理了养老公证手续。

公证内容明确表明,待易中海和一大妈百年之后,他们所有的财产都将归贾东旭所有。

而作为交换,贾东旭必须承担起为易中海夫妇养老送终的责任。

贾张氏起初一听,心里那叫一个不乐意,差点就跳起来反对。

她一贯爱算计,原本也只是想要借养老这件事来占便宜。

从没有真的想过让自家东旭去给易中海养老,这让她觉得自己会对不起老贾。

可当她听到易中海死后所有家底都归贾东旭,眼珠子滴溜一转,在心里默默盘算起易中海的家底来。

她深知易中海在轧钢厂多年,平日里省吃俭用,家底必然厚实。

这么一想,权衡之下,她也只能勉强同意了这桩交易。

嘴里还嘟囔着:“罢了罢了,只要咱家东旭能得些好处就行。”

当天,易中海一脸得意地回到四合院,仿佛打了一场大胜仗。

他迫不及待地召集全院人开大会,清了清嗓子,大声宣布。

“各位街坊邻居,今天我跟大家说个事儿。

我和贾家已经去街道办做了公证。

以后啊,东旭就是我们老两口养老送终的人。

等我俩走了,所有财产都归他!”

众人听闻,顿时议论纷纷。

有羡慕的,有嫉妒的,也有小声嘀咕的。

易中海接着又说:“周末呢,我打算在院子里摆上几桌,好好庆祝庆祝,大家都来热闹热闹!”

说到摆桌,这主厨的人选自然就落到了傻柱头上。

傻柱那可是轧钢厂的大厨,做出来的饭菜色香味俱全,谁吃了都得竖起大拇指。

可傻柱一听这消息,心里别提多别扭了。

想当初,易中海还信誓旦旦地跟他承诺,会让他给自己和一大妈养老,死后所有财产都留给他。

如今可好,这承诺就像泡沫一样,说破就破。

不仅财产没了着落,现在居然还要他去给易中海和贾家做饭,这算怎么回事?

在傻柱心里,这感觉就好比渣男抛弃了前任,还让前任去照顾现任,这不是欺负人嘛!

傻柱虽说看着大大咧咧,但心里可不傻。

他当场就黑着脸,满脸的不情愿,对易中海也渐渐生出了抵触情绪。

易中海是什么人?

那可是在四合院摸爬滚打多年,把人性拿捏得死死的主儿。

他一看傻柱这态度,就知道这事儿得想办法解决。

于是,他灵机一动,拉上聋老太太,一起去了傻柱家。

没一会儿,三人就有说有笑地从屋里走了出来,傻柱脸上的阴霾也一扫而空。

至于他们在屋里到底说了什么,旁人不得而知。

但熟悉易中海和聋老太太的人都清楚,他俩对傻柱的脾气秉性了如指掌。

想要说服傻柱,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儿。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大早,傻柱就坐在桌前,认真地写起了菜单,详细列出了需要用到的各种食材。

当易中海拿到这份单子时,只看了一眼最后的报价,脸色瞬间就变了,心里那叫一个肉疼。

这次庆祝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他自然是想着好好操办一番。

可真要按照傻柱的要求来采购食材,仅仅这些材料就得花五十多块钱,这还没算傻柱的辛苦费呢。

易中海本就是个抠门的主儿,平日里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这么一大笔开销,他怎么舍得?

于是,他坐在院子里,绞尽脑汁地想着,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搞到这些东西,还能把成本降下来。

就在易中海愁眉不展的时候,徐庶推着自行车走进了四合院。

易中海眼睛突然一亮,仿佛看到了救星。

他猛地一拍大腿,心想:“瞧我这脑子,怎么把他给忘了!

徐庶是轧钢厂的采购员,平日里经常出去采购物资,肯定有渠道能搞到更便宜的东西。”

可转念一想,他又犯起了难。

他和徐庶之间的关系一直都不好,平日里矛盾不断。

甚至还起过几次冲突,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跟徐庶提这事儿。

这时,一大妈从屋里走出来。

看到易中海坐在那里,脸色难看,眉头紧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她关切地走过去,问道。

“中海呀,你这是咋了?我看你在这儿坐半天了,是不是出啥事儿了?”

易中海叹了口气,说道。

“倒是没出啥事儿,就是刚才柱子把菜单和价格送过来了。

你瞅瞅,就摆这么四五桌,光是成本就得五十多,还没算柱子的辛苦费呢,这也太贵了。

我这不正琢磨着,有没有啥办法能降低点成本。”

一大妈听了,心里有些无奈。

她对家里的经济状况心里有数,虽说不敢说有上万块,但几千块还是有的。

易中海一个月工资就有九十九块,这点菜钱也就是他半个月的工资,现在却为了这点钱愁成这样。

不过一大妈深知易中海的性格,节俭惯了。

也就没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回屋准备做饭去了。

易中海本来也没指望一大妈能帮上什么忙,所以对她的态度也没太在意。

思来想去,易中海还是觉得应该去找徐庶聊聊。

虽然他心里清楚,这事儿有点丢脸,可在他心里,钱和脸面哪个更重要,他还是拎得清的。

于是,他咬了咬牙,不再纠结,拿起单子,径直往后院走去,准备去找徐庶碰碰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