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遭遇流民(1 / 1)

岁岁宴安 雪笙冬至 1399 字 1天前

“公子,长公主醒了……想见您。”

李嬷嬷恭敬的声音传来,打断了蔺聿珩那纷飞繁乱的思绪。

他回过神来,只得暂时折返回昭阳长公主所居的厢房。

须臾,蔺聿珩见到正在服用清炖燕窝的母亲,其面色看上去甚是苍白。

他未曾多言一句,只是缓缓落座于榻前的圆凳上。

见状,昭阳长公主摇摇头,示意何嬷嬷将这无滋无味的白燕端走。

“宴安,明早我们就出发,莫要再耽搁时间了……否则十二之前恐怕难以抵达云城。”

原本途经官道,仅需四日时间,她应当在初十之前便可抵达。

“母亲自行定夺便是……”蔺聿珩面无表情地回应一句。

“宴安?你……”昭阳长公主自然看出儿子的冷漠疏离,不禁紧蹙蛾眉。

蔺聿珩抬起头来,直直望着满脸疑惑的母亲,面上不见丝毫情绪波动。

“母亲……今日若非夫人自山寨借来马车与良驹,此刻您恐怕依旧在潮湿阴暗的林间。”

闻此,昭阳长公主哑口无言,只是抬手轻揉着自己那胀痛的额头。

须臾,她声若蚊蝇地开口:“倒是有点孝心……那为何之前不让我们同去山寨休息?”

“让长公主去山寨?”蔺聿珩无奈地摇了摇头,“待到日后……好让您派兵来此剿匪吗?”

当时妻子不让母亲进山寨,并非因个人恩怨,而是信不过母亲的为人。

堂堂长公主竟然沦落至匪窝,以母亲的性情,日后恐会以怨报德……

“本宫岂是那般忘恩负义……”昭阳长公主正欲斥责,却有些心虚。

为了自己的颜面与尊严,她说不定真会如此行事。毕竟土匪本就是朝廷的一大祸害。

“母亲,您无需再善待夫人……你二人最好老死不相往来。”蔺聿珩蓦地冒出一句话。

“宴安?你怎么……”昭阳长公主难以理解儿子的话中之意。

莫非这孩子变心了?之前他不是很喜欢那小土匪的吗?

蔺聿珩笑了笑,解释道:“即便日后您真心悔过,但昔日对夫人的伤害已然造成了。”

“回京我会向陛下请旨,年后便去郓州上任……每年独自回京两次……”

“您若觉膝下寂寞,可再抚育一名乖巧的孩子……儿子只是不想重蹈您的覆辙罢了。”

言罢,蔺聿珩起身,向满脸悲戚的昭阳长公主恭敬行礼,继而转身离去。

重蹈什么覆辙……自然是爱人活着的时候不珍惜,逝后却万般追思。

母亲性情实难改变……除非妻子对她言听计从,二人才会风平浪静。

然而,妻子非忍气吞声之人,他亦不会让妻子逆来顺受。

这一夜,蔺聿珩孤枕难眠,昭阳长公主拖着病体,暗自垂泪。

唯有穆岁安与乔棠相拥而眠,甚至一觉睡到大天亮……

因更换了舒适的马车,众人前往云城的路程,瞬间变得顺畅许多。

四月初八上午出发,一行人终于在十一傍晚,抵达云城隔壁——垅郡。

乘船出行的卫芙盈,还有先行离去的卫明赫,正在距离城外不远的一处林间等候。

“晋王殿下!”

卫芙盈一见到姜奕承,便兴高采烈地跑上前来,其羞红的脸颊昭示着她的少女心思。

只是她不像往日那般,对穆岁安与乔棠格外亲热,甚至故意无视。

对此,两位大大咧咧的姑娘,并未放在心上,反正大家只是点头之交。

“晋王殿下……前方破庙里有百余位流民聚集!”卫明赫上前禀报。

“西边几个城镇接连受灾,百姓流离失所,纷纷逃难,但垅郡和云城都不愿意接纳。”他接着道。

“是呀……”卫芙盈撅着嘴,“他们真的好可怜……有好多都是老人孩子呢!”

“真是不太平啊!”后方马车内的昭阳长公主,不禁发出一声叹息。

往年经由官道,从未出现过任何匪徒和流民,今年怎会如此多灾多难!

“即将进城,将马车内的糕点分发给孩子们吧……都是些可怜人。”她紧接着吩咐道。

“此事不妥!”穆岁安蓦地开口。

“长公主,流民饥饿过久,一旦遇到富庶之人,恐会生乱……”

“穆姐姐……”卫芙盈微微蹙眉,小声打断,“你多虑了,那些人都饿得爬不起来了,又如何生乱呢!”

她偷瞄一眼姜奕承,又道:“我身上还有些首饰,也送给他们吧。”

“穆岁安,你当有仁善之心!”昭阳长公主冷冰冰地开口。

这几日她与宴安只字未说,本就心里不痛快,这小土匪偏偏又来拆台。

蔺聿珩上前一步,将穆岁安轻轻揽入怀中,低声询问:“夫人,你是否遇到过流民?”

他们素日出行,确实从未遭遇过大规模流民,甚至连乞丐也甚少。

“……”穆岁安头一扭,“没有!咱们做土匪的,哪有什么仁善之心!你们尽管去行善吧!”

说完,她转身往后走去,甚至还抬手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巴。

这张破嘴!说什么说嘛!人家贵人们要大行善事,她干嘛阻拦!

“岁岁,我想方便一下,你陪我去林间一趟呗!以免打扰活菩萨们!”

乔棠一边鄙夷地说着,一边牵着穆岁安往左侧林间走去。

“穆姐姐和乔姐姐怎么了?是不是有些生气了呀?”卫芙盈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她原本是很喜欢这两位姑娘的……

然而,寒食节那一日,她在郊外赏花之际,无意间听闻一句话——

“临安郡王妃真是厉害,不仅让临安郡王视如珍宝,就连晋王殿下也青睐有加呢!”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她确实觉得晋王殿下对穆姐姐不一般!

先是送石榴,再是请吃饭,这次还专门跑回去救人……

“本王无心行善,尔等自便!”姜奕承似笑非笑地开口。

话落,他便往右侧林中走去,其背影看上去格外潇洒惬意。

“晋王殿下,您要去哪里?”卫芙盈追上前去,急忙问了一句。

“解……手……”姜奕承头也不回,丢下两个令人尴尬的字。

卫芙盈脚步一顿,霎时羞红了脸。

卫明赫见到妹妹这副模样,只觉头疼得厉害,当众却又难以规劝。

他上前与蔺聿珩低语几句,二人一致认为应当听从穆岁安的建议,对流民不予理睬。

然而,昭阳长公主一意孤行,命暗卫将马车赶至前方破庙门口。

韩令仪自告奋勇,强忍伤痛,亲自下马车,为面黄肌瘦的孩童分发糕点。

卫芙盈年岁尚小,是真心怜悯这些瘦骨嶙峋的老弱妇孺,恨不得将所有首饰都摘下。

“多谢善人!多谢活菩萨!”

数十位老人孩子排着队,规规矩矩地接受糕点和首饰,感激得热泪盈眶。

韩令仪微微一笑,叹道:“终究是郡王妃多虑了……”

她话未说完,只见方才还毕恭毕敬的老人孩子,突然往马车冲去。

紧接着,从破庙内又跑出一大群衣衫褴褛的男女老少,不顾一切地将马车紧紧包围。

“快把银子粮食交出来!”

“都是这些土财主,不然咱们怎会没有饭吃,饿死那么多人!”

“反正都是要死,咱们拼了!”

刹那间,原本虚弱无力的百姓,变成了发动暴乱的流民。

更有甚者,老人与孩子冲在最前,将持剑的侍卫与暗卫牢牢围住。

那一双双瘦小或枯槁的手,死命地握住冰冷的剑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