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世家子弟(1 / 1)

天唐锦绣 公子許 985 字 19小时前

世家子弟

.

在世人眼中,寒门子弟家道中落、困顿不堪,自然应当更多几分沉稳踏实、现实钻营,以便于尽早积累家业、力争上游;世家子弟家境优渥、资源丰富,不需蝇

营狗苟、结党营私,而应当志气高昂、忧国忧民。

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

世家子弟自幼对权谋之术耳濡目染,深明天下大势,所以更多时候将心思放在经营人脉、维系利益之上,他们知道这才是赖以维持家族传承的根本。

而寒门子弟缺乏对世界的理解,心志受书本、典籍之熏染,将那些“舍生取义”“忠孝仁义”等等奉为圭臬,更多理想主义。  裴行俭出身于世家名门,从小耳濡目染,明白个人之能力固然重要,但身后的资源却是决定一个人最终高度的基础,没有整个家族的鼎力扶持、资源倾斜,

世家子弟未必就比寒门子弟更为优秀。

即便是刘仁轨这样门庭破落甚至不得不委身为家丁的士子,得到房俊的扶持之后一路青云直上官至兵部左侍郎,便可见所谓“仕途”之本来面目。  “不要被禄东赞的言语、行为所迷惑,此人号称‘吐蕃公主,夫妻琴瑟和谐、情义深重。豫章公主虽然乃是下嫔所出,且出生不久便丧母,但因为被文德皇后养育长大,所以地位不低

,太宗皇帝也甚为喜爱。  然人有旦夕祸福,年前豫章公主感染恶疾,药石无效,拖延至今已经无多少时日了,可以想象等到父亲致仕、去世,以及公主故去之后,唐家必然一落千丈

父亲之所以不顾声誉也要栽培他,就是想要在尚有能力的时候推一把、扶一程,以期望在父亲身后唐家门楣不坠……

一壶茶水喝得没了滋味,唐俭看着儿子将茶叶倒掉重新烧水沏茶,遂问道:“关于此次差事,你有何章程?”  唐嘉会一边烧水,一边答道:“带足护卫,确保‘纸币’安全,先从河南府开始,将‘纸币’交给那些签署契约之世家,确认回执无误,而后陆续赶赴山东、江南

等地,这一趟大概需要一年之久,所以沿途往来定会注意安全。”

“愚蠢!”

“父亲何出此言?”

被父亲骂了一句,唐嘉会一脸懵然,他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是哪个环节不合理?还是忘记了什么?

唐俭很是失望:“你在民部也好几年了,就学了这些?”

“孩儿愚钝,如有错处,请父亲教诲。”

“你还不服?大错特错了!”

“……”

唐俭面对这个蠢儿子气得不轻,可即便如此愚蠢,却也是几个儿子当中少有能拿得出手的了,还能怎么办?不会就教会吧。

他循循善诱:“你可知我之所以举贤不避亲为你揽了这个差事,所谓何来?”

“难道不是堆积政绩、积攒资历?”

“此其一也,尚有其二。”

“……儿子愚钝。”

唐俭恨铁不成钢:“你若然愚钝,我来问你,纸币之事,由谁主导?”

“自然是越国公房俊。”

“那就对了,你此番出京奔赴各地,要去向房俊请教如何行事,他让你怎么干,你就怎么干。”

唐嘉会很是迷惑:“可这件差事乃是民部之事,他岂能插手其中?”

唐俭几乎绝望,这孩子平素看着还好,怎能蠢到这个地步?  “钱币铸造、发行乃是民部之职责,可纸币由印刷到发行皆由房俊主导,在陛下的宠信面前,职责算个屁啊!为父之所以给你争取这个差事,最为重要的一个

原因就是搭上房俊这条线,只要入了他的眼,得到他的提拔、任用,你的前程才算是稳了。”  这个儿子蠢是蠢了点,不过做事情兢兢业业、勤勉稳重,也算是年轻一辈当中数得上的俊彦。而房俊“识人之明”早已享誉天下,只要能和他搭上线、入了他

的眼,即便资质差一些,也必然有一个好前程。  公主还在的时候,重视手足亲情的陛下对待唐家会和善得多,可一旦公主不在了,重视手足亲情的陛下非但不会认为唐家可怜,甚至有可能迁怒于唐家,因

为是唐家之故才导致公主殒命……

到那个时候,唯有房俊才有可能保住唐家。

只不过这话就不能宣之于口了,否则就是不敬皇家、恶意揣度陛下,那可是大罪,需要儿子自己慢慢思考、体会、感悟。  有些东西可以老鸟填食一般给孩子塞进嘴里,这是世家子弟与生俱来的优势,有着祖辈累积下来的经验予以言传身教,总是比寒门子弟、农夫子弟具有更为

优越的环境。  可有些事情是教不会的,只能他们自己慢慢去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