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一个亿的贷款(1 / 1)

“许氏纸板厂盛大开业啦!”

这样的消息对于钱西镇的人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一些闲着没事的人,都想去现场凑凑热闹。

许氏纸板厂大门口热闹非凡。

彩带飘扬,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而前来参加剪彩仪式的嘉宾更是引人瞩目,其中就包括即将走马上任的广市代理市·长许广宁、饶北县的一把手马家楼以及钱西镇的一把手林金生等一众要员。

这样的一套剪彩的阵容,不管去到哪一家企业,那都是相当高规格的。此外,站在他们身旁的,正是新任的纸板厂总经理许振峰。

许振峰之所以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许广宁留下来剪彩,他就是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如此豪华的阵容齐聚一堂,仅仅只是为了出席一个乡镇企业的开幕式,着实让人不禁遐想连篇。

究竟这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呢?它的规模又会有多大呢?仅仅从这阵势来看,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认为这必定是一家实力超凡、规模宏大的大型企业。

然而,事实上这家纸板厂才刚刚起航,说句不好听的,许氏纸板厂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这家纸板厂有着一定的前期基础,但毕竟刚刚更换了新老板,未来的发展道路充满了变数与未知。

又因为掌舵的是一个年轻人,这让许氏纸板厂的未来充满变数。最终它能否茁壮成长起来都成疑,若想成为行业内的翘楚,就目前来说,谁又敢断言呢。

在众多到场的来宾之中,有一个人的出现令许振峰倍感意外。许振峰站在台阶上,俯瞰之下,在众多的网红队伍里,看到了他的大姨子邱阳。

许振峰的内心还是有点怵这个大姨子。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尽管知道邱阳也是一个网红,但是他绝对不敢向邱阳发出过邀请。他也绝对不可能去邀请邱阳,没理由给自己找不痛快。

尽管现如今邱阳已经坐拥高达一百多万的粉丝量,而且拥有百万粉丝量,就已经达到许振峰最初预设的受邀条件。

许振峰不是没考虑过要邀请邱阳,但经过一番思考斟酌之后,他最终却毅然决然地选择舍弃向邱阳发出邀请的念想。

个中的缘由其实很简单,那便是许振峰内心深处着实惧怕邱阳,不想在开业的过程中横生枝节、出现其他意想不到的状况。

毕竟在如此关键的时刻节点之上,许振峰实在不愿去招惹任何不必要的麻烦和是非,哪怕只是理论上的可能,他也不愿意去冒险。

而此次前来“蹭流量”的邱阳,倒也表现得安分守己,并未像以往那般,主动找许振峰的麻烦,对他大加指责。

邱阳如同其他众多网红一般,按部就班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该拍摄的时候专注拍摄,需要取景时则认真取景。

不过从外在表象来看,相较于从前,邱阳这次所携带配备的各类器材设备显然要更为先进精良许多。

显然,最近一段时间爆红之后,她的收益好了很多,多少有种鸟枪换炮的土豪味。

待到盛大的开业仪式圆满结束以后,许氏纸板厂里还特意举办了一场丰盛无比的自助餐盛宴。

这场自助餐不仅面向全体员工开放,同时还囊括了那些受到许振峰盛情邀请前来参加活动的各界人士。

除此之外,甚至连当地一些脸皮稍显厚实些的居民们,也纷纷闻风而至,并顺理成章地留了下来大快朵颐。

此时的许振峰正陪同着许广宁、马家楼、林金生以及沈艺星等人一同在厂子内部的食堂专属包间内依次落坐。

起初,这几位出席开业庆典的一把手们心中都暗自思忖着——这不过就是一顿再平常不过的便饭而已。

因此他们谁都未曾将其太当一回事儿。尤其是马家楼和林金生这两个当地的“父母·官”,他们之所以会选择留下用餐,纯粹是因为看到许广宁尚未离开之故。场面上该有的应酬,还是有必要“做做样子”的。

菜很快就上齐了!

马家楼举起了酒杯,说了一番开席辞。说道:“来!那我就借花献佛,让我们一起来祝许老板的纸板厂蒸蒸日上,争取早日成为全县第一纳税户!”

林金生第一个响应,拿着酒杯也站了起来,附和道:“对对对!祝许老板,生意越做越大,早日走出广省,走向全国!”

“谢谢!谢谢!得感谢我们的百姓父母·官,为我们保驾护航!没有你们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就不可能有平稳的发展。你们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之前已经给你们立下军令状,我保证一定100%完成,绝对不打任何折扣!”

许振峰也站了起来,一旁的沈艺星和其他随行人员也都站了起来。最后许广宁也举着杯子,说道:“你小子可别给我打马虎眼哦,答应的事情我可是会盯着的!马书·记你可得给我看紧点,这些嘴上无毛的小家伙,有时候就是光说不练,如果是这样的话,希望你得替我敲打敲打他。”

几个人碰了杯子,都是一饮而尽。

马家楼看着许广宁,尽管两个人并不是隶属关系,但是许广宁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这个时候,马家楼绝对是官·场上的老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自然,自然。我看啊……许老板年轻有为!感觉许家后继有人,必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纸板厂有救,我们县的经济也会有大的改观啊!这是双赢,我会盯着的,请许市·长放心。”

马家楼多半是说着场面话,对于这样的一个年轻人,尽管他也是比较看好的,但毕竟还很年轻,能把一家纸板厂带到什么高度他是没有底的。

“马书·记您过誉了!我也不过就是经济浪潮中的一个新人,刚刚起步,还需要马书·记您多提携提携啊!”

几个人一番客套过后,也没说一些有实质性的内容的话。

不过,随后不久,林金生有紧急公务先行离开,沈艺星也有采访任务也走了之后。一时就剩下马家楼和许广宁,许振峰说话了:“马县,接下来我需要扩大再生产,得进行第一轮融资,真的需要您的大力支持啊!”

马家楼似乎也不意外,看着许振峰就是有意留下许广宁,让他作陪,他就知道这小子肯定有事。“行啊!你们许氏纸板厂刚刚起步,作为曾经的明星企业,是该支持!你说,需要多少?!”

许振峰也不客气,顺着杆子爬。随即回应道:“当然是越多越好!我听说现在有一些低息贷款,就是针对小微企业的。这一次我们获得的5000万资金,我都拿来进原材料了,里边有一些闲置的厂房,我想再加一条生产线,总的资金缺口在1.5亿左右。我自己能解决5000万。马书·记,您看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银行,给一个亿的低息贷款。

这一次扩大再生产,预计能够增加产业工人200人左右,未来的税收有可能会翻倍。同时厂子里有些重要岗位需要增加,我希望马书·记您也能替我引荐引荐。”

许广宁目光紧紧地锁定在许振峰身上,全神贯注地听着许振峰滔滔不绝地讲述。然而,随着话语不断传入耳中,许广宁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怪异感,只觉得这一切都显得如此匪夷所思。

许振峰先是毫不掩饰地提出了贷款需求,按照当前许氏纸板厂所拥有的资产规模来看,如果将其作为抵押物,成功贷到一亿元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只不过,这其中所需经历的流程着实繁杂冗长。不仅要面对层层审批和各类严格的审核环节,还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去疏通关系、偿还那些错综复杂的人情债。整个过程之繁琐,绝非普通人能够想象得到。这些制度性成本他承受不起,也打算能省就省。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许振峰竟然巧妙地借助自身优势,轻而易举地达成了迅速融资的目标。

与此同时,许振峰还抛出了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条件,比如承诺解决部分就业难题、大幅增加当地税收收入等等。

更为诱人的是,许振峰还主动给予马家楼安排人员进入许氏纸板厂工作的宝贵机会。要知道,以马家楼的显赫地位和广泛人脉,前来寻求帮助解决就业问题的亲朋好友简直多如牛毛。

若仅凭他一己之力应对这些纷至沓来的请求,恐怕早已被搞得焦头烂额、苦不堪言。但此刻竟有人主动站出来,表示愿意接收并妥善安置这些人员,甚至信誓旦旦地保证能为他们提供待遇优厚的工作岗位,这无疑如同雪中送炭般令马家楼感到惊喜万分。

马家楼和许广宁都有些不可思议——这怎么会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所能讲出的话语呢?这般宏大的视野、如此高深的格局,绝非一般年轻人可以企及的高度啊!

难道这人竟是个“骗子”不成?其目的莫非就是冲着那一亿元的巨额贷款而来?然而,单从当前许振峰所拥有的各种状况来分析判断,他着实不太可能成为一名骗子呀。毕竟,为此行骗实在得不偿失,完全没有必要嘛!

许广宁情不自禁地点着头,心中暗自思忖:眼前这位年轻人可真是深藏不露啊!

之前许广宁一再听闻他人对许振峰的评价,都不甚乐观。但经过自己这几番与之打交道后,发现事实并非如外界传言那般不堪。

相反,许广宁愈发坚信,这个年轻人前途无量,将来必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只因凭借自身多年积累下来的识人经验,对于许振峰这个人,他内心深处还是充满着十足的信任!

许氏纸板厂开业庆典顺利结束,但由此引发的轰动效应持续发酵着。

没过多久,一个令许氏纸板厂全体员工惊喜的消息传来——许振峰顺利地通过马家楼与银行达成了贷款协议,那一亿元的贷款审批流程进展得异常顺利,几乎没遇到什么阻碍便轻松获批通过了。

不仅如此,马家楼此次表现得格外慷慨大方,不仅爽快地批准了贷款申请,甚至还满心欢喜地应承下许振峰提出的请求,表示愿意帮他寻觅包括一个副厂长职位在内的众多就业机会及岗位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