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从幻想到现实(1 / 1)

许振峰向来都是个言出必行,就算是这一世有些不堪,也是说话算数。

就在首次许氏纸板厂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会议圆满落幕之后,他雷厉风行地着手组建起了厂里的市场营销部。

而这个新部门的部长一职,则由县·委一把手马家楼的儿子——马明宇来担当。

实际上,昨天下午,马明宇便已经来许氏纸板厂的厂部完成了报到手续。

在此之前,也就是在他正式到厂里报到之前,许振峰曾与马明宇碰过面。

毕竟,作为纸板厂的负责人,许振峰对于自己的手下和员工还是需要有一些了解,这才能知人善任。

经过一番交谈,许振峰大致了解了马明宇的情况。

实际上,马明宇在此之前,就干过类似的工作,还是有比较丰富的从业经验的。

表面上看,马明宇至少拥有着多年丰富的从业经历,尤其是近两年来,由于其父亲工作调动至饶北县,马明宇也随之来到此地,并一直在寻觅合适的工作。

说来也凑巧得很,许振峰此次刚好向马家楼提出人才需求时,马家楼举荐不避亲,直接将自的儿子给推荐了过来。

以许振峰多年练就的识人之术来看,他心里十分清楚,眼前的马明宇就是一个既有真才实学、又颇具口才的人,也是他最需要的那种人。

但与此同时,马明宇还有些喜欢高谈阔论。这样的人对于许振峰而言,无疑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如果能够善加运用并且有效掌控住他,那么此人必将成为创造丰厚利润的得力干将;可若是使用不当,无法驾驭得住他的话,那极有可能会引发团队内部的种种矛盾冲突,甚至可能会陷入那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尴尬境地。

市场营销部副部长就由宇文华兼任,组员还有三个,一个是林金生的儿子林国斌,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没有什么从业经验,但口才一流。加入许振峰的市场营销团队,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还有许四平的儿子许振洋,和许安杰的儿子许世辉。这两个人原本就是厂里的业务骨干,口才也还不错。更关键的还在于,他们就是厂子里那些年轻人的主心骨。某种层面上来说,他们可以一呼百应,甚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他们说的话比许振峰管用。

再加上许振峰,许氏纸板厂市场营销部六个人的核心团队就构建完成。

而且立刻就召开了第一次团队会议,对于接下来的业务进行分工。许振峰牵头,与宇文华,许振洋三人组建外联小组,负责省外订单。由马明宇牵头,与林国斌,许世辉组建负责省内业务的内联部。主要负责业务对接,还有产品宣传和推广等。

随后,六个人的团队一起走访了附近的几家纸板厂,这一次是集体行动。除了继续增加订单之外,还要求对方在保质的情况下每天都必须做到增加产量。而宇文华的一个亿资金那可谓是雪中送炭。

随后,还在饶北县县城附近还找了两家颇具规模的纸板厂,委托生产包装盒。

在这个过程当中,许振峰的手机响个不停,一个上午的时间,又接了12单省外地订单。而且还都是大订单,长期合作的那一种大单子。

按照目前许氏纸板厂和六家代加工厂的产能,是远远达不到产能需求的。随后的几天,在马家楼的牵针引线之下,又在附近的两个县,又找了几家代加工厂,才勉强维持住了短暂的供需平衡。这当然是后话。

有关许振峰在这次管理层会议上所描绘出的宏伟蓝图和种种承诺,犹如一阵疾风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厂区,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然而,厂区里绝大多数的员工们对许振峰能否将许氏纸板厂推向辉煌并不抱太大希望,甚至有人认为,他能维持住目前的局面、保住这个摊子就算不错了。

毕竟许振峰的名声在外,厂子里除了许四平和许安杰之外,绝大多数的人并不信任许振锋。

尽管近一段时间以来,许振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毕竟,一个二十多岁的年,又能给别人多大的希望呢?更何况他曾经的那些所作所为,更是让人不敢恭维。

当听到许振峰那些雄心勃勃、“不切实际”的言论时,绝大部分管理层人员心中都不禁打起了鼓,暗自思忖着:照这样下去,许氏纸板厂恐怕前途未卜啊!

毕竟,这两天厂里一直忙碌于处理之前的旧订单,员工们根本没收到任何关于许振峰成功拿下新订单的指示。

许振峰在给大家画大饼的同时,只是一味地催促大家加快生产速度,要求务必提前完成这些积压已久的订单。

可是,对于后续的生产安排,他却只字不提,仅仅是含糊其辞地透露说自己在周边几家纸板厂预定了一些业务,他们也听说了,就是生产一些小包装盒而已。

在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眼中,这种小包装盒不仅利润微薄,而且如果没有庞大的数量需求作为支撑,那么对于企业的盈利来说几乎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所以,他们纷纷摇头叹息,认定许振峰不过是个心比天高、眼高手低的空想家罢了。

就在这看似平凡无奇的一天下午,发生的事情却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惊掉下巴!只见那源源不断的访客如潮水般涌进纸板厂大门,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公文包,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兴奋的神情。

原来,这些人都是亲自过来下单的,有些还是来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其中一部分客户在此前就已经与许振峰通过线上方式签署了电子协议,但今天仍特意派遣专人前来当面洽谈具体细节。

起初,这些订单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许多人只是在浏览新闻时,被报道中的故事所打动,抱着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的心态,决定尝试与这家广省着名的纸板企业建立业务往来。

而今日亲自来访,则更多是为了实地考察一番,看看实际情况是否真如传闻那般。当然,从盲目的相信开始,最终到观察机器和厂房,以及厂区的方方面面,如果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各方面也还不错的话,能够达成合作意向,那么不仅会当场确认订单,甚至还可能进一步增加订单数量;倘若发现情况不如预期理想,再另寻其他解决方案也不迟。

然而,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当这些来访者踏入厂区的那一刻起,原本悬在半空的心瞬间安定下来。

干净整洁的车间环境、高效有序的生产流程以及员工们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无一不让他们感到满意和放心。

紧接着,在与许振峰深入交流的过程中,更是犹如吃下一颗定心丸一般,彻底打消了所有顾虑。

尤其是当他们注意到许振峰刚刚组建不久的市场营销团队成员时,心中对这家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又增添了几分。

许振峰看似不经意间透露出的团队成员背景信息,更让他们坚信这个新部门必将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不俗成绩。

更为重要的是,在许振峰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墙上,悬挂着一张他与广市市长许广宁的珍贵合影。

这张照片仿佛具有某种神奇魔力,无形之中向每一个到访者传递出一种强大的信号:这家企业背后有着雄厚的资源支持和广阔的人脉关系网。

这实际上就是许振峰的一点点小心思罢了。通过这一张照片,许振峰不仅仅要让所有合作的人看到他的人际关系,同样也是给自己一种鞭策,把厂子建好,把生产搞上去,做对得起自己身份的事情。

如此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众多来访者毫不犹豫地选择追加订单,并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满载而归。

一个下午的忙碌接待外宾,就让整个厂区沉浸在一片热闹欢腾的氛围当中,人人脸上都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没想到许家二小子本事这么大,一个下午来了几十个大客户,全部的单子愣是被他全部都接了下来。”

许四平在送完最后一批客人之后,无不感叹地说着。

“是啊!过去我们总是觉得他是一个很不着调的人,却没想到他是真的深藏不露。前段时间我才发现他跟你聊起一些技术问题,没想到刚才他在应付客户的时候,那说得头头是道啊!”

许安杰也是满脸的感慨,脸上写满不可思议。两个老员工,就这么远远的看着许振峰,正带着他的小团队,正要出门的样子。

“年轻人就是好啊,这几个小家伙哥哥精力充沛。也只有在许振峰的带领下,他们才有这样的精气神。以后要让孩子们跟紧他,未来不可限量啊!”

许四平说着,许安杰立刻就应和着:“你也看出来了?这小子确实有魔力!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过去总觉得他是一个二世祖,没想到给我们突然露了这么一手,惊掉我这个老下巴!”

两个人就这么感叹着,原本早上的时候还以为许振峰是在胡搞瞎搞,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把厂子给弄垮了。而到了这个下午,他们的观点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是基础,有单子,有任务,厂子里的员工生产的积极性更高了,未来也更有希望。

因为这些核心管理人员,他们都知道,今天下午签订的合约当中,有很多都是三年左右的长期合作协议。这些就是厂子最大的保障,许氏纸板厂,这是要腾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