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猛虎团的困难(1 / 1)

“什么?你居然真的要买那个什么秦?“

“你是不是傻子?”

“国产车的质量能用住吗?”

“咱们这些人,十年至少要开个几十万公里。”

“像那些国产车,早就坏的动不了了。”

“双田那些合资的车才刚过磨合期呢。”

“你是得了失心疯了吧?”

一连串的质疑声淹没了他。

但是是实在没办法啊。

杨弘毅摸了摸干瘪的口袋。

买了车,好歹不用每天交车份子钱了啊。

“我说老杨,你慎重一些吧。你看你,一天花销不过10块钱。”

“这么辛苦攒下来的钱,可不能打水漂了啊。”

杨弘毅的朋友还是不断的在劝说他。

但是不用交车份子这件事始终是他心头的一根刺。

“我先去看看吧。”

他的朋友见状,也知道劝说不了,只好叹了口气。

杨弘毅来到运管所。

交了钱,办完手续,得到消息。

一天之后取车。

杨弘毅带着忐忑的心情回到了家里。

他现在甚至连秦的样子是个啥都不知道。

甚至,他现在就已经有些后悔了。

怀着这样的心情睡了一夜。

第二天他紧张的早早的就起来了。

专门来到了运管所,就是为了看一眼自己的新车长什么样子。

在外面啃着家里带来的饼子,一口凉水就着一口饼子吃下。

饼子有些粗劣,喇的他喉咙疼。

终于挨到了上班时间。

他第一个冲进去,找昨天给自己办手续的工作人员。

“你怎么来这么早?”

工作人员看见他,诧异的问了一句。

杨弘毅陪着笑脸说:“这不是紧张吗?”

“紧张什么啊,我们还能把你的钱给黑了?”

工作人员无语的说。

“给,你的钥匙,你的车牌,你的手续。”

“你的车就在停车场。”

“我带你去看看吧。”

杨弘毅满心欢喜的拿着这些东西,小心翼翼的跟着工作人员来到了停车场。

工作人员指着一辆蓝白相间的suv说:“这就是你的车了。”

杨弘毅有些诧异的问:“好家伙,这么大的车。”

“这油耗得多高啊。”

“没见识,这种的省油。”工作人员不屑的说。

“我们给你加了20块钱油,剩下的你自己加吧。”

“没问题了就签个字。”

杨弘毅连忙不熟练的在纸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好了,现在这辆车就正式属于你了。”

工作人员说完后,转身就走了。

只留下看着车的杨弘毅。

他来到车前,一寸一寸的摸着车。

眼中满是欢喜。

开车开了十年了,终于自己也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了。

可随之而来的就是担心,担心油耗高,担心容易坏。

但是现在想这些没有用。

他来到主驾驶位置,熟悉着每一寸按键和按钮的位置和功能。

日上三竿后,他终于熟悉了这辆车。

杨弘毅也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工作。

他来到加油站加满油,看着油表不停的跳动,他的心都在滴血。

整整加了500块钱油。

之后又来到火车站,就是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车开一个好单。

一靠近火车站,就听见一群人在争吵。

定睛一看,是一个西装革履的人,在和一堆出租车司机争吵。

他连忙靠近。

“我的行李多我有什么办法。”

“到底能不能上?!”

“我,我来!”

杨弘毅立刻说,他的经验告诉他,一般这种人都比较有钱。

而且这么大包小包的,肯定是事业有成过来回家的。

这种人一般都能开个大单子。

其他的出租车司机一看,这不是杨弘毅吗?

“老杨啊,你真的买了?”

众人稀奇的上来左看右看。

而杨弘毅趁势下车,跟西装革履的年轻人谈论。

“你去哪里?我这车大,绝对没问题。”

“我要去三镇市宁昌村,你开个价吧,他们都不愿意拉。”

年轻人气恼的说。

“平常600块钱,不过你东西这么多,我这车也大,油耗也低不了。”

杨弘毅的话还没有说完,年轻人直接就说:“800干不干。”

“干!”杨弘毅连忙点头。

随后,他一件一件的将年轻人的东西搬上车。

随后,在一众羡慕大单的眼光中,开走了。

坐在后排的年轻人躺在后排,舒服的叫了一下。

“师傅,你这车真新啊。”

“那可不,我上午刚刚换的车。”

杨弘毅说道。

“后排是真大啊。”

年轻人活动活动了身子。

“是吗?那就好。”

杨弘毅笑道。

一路上欢声笑语,杨弘毅也一连接了好几个大单。

直到晚上吃饭的时候,他按照之前的习惯加油的时候。

才发现,油居然还剩下一半。

这下可把他高兴坏了。

要知道出租车司机的消耗就是油费和份子钱。

剩下的就是纯赚。

而这一下就省下来一半的油,这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了。

他连忙看着仪表台,上面显示的油耗,是7L。

这就比他之前开的双田和现代省了4,5个油啊。

多少钱啊这是。

想到这一点,杨弘毅饭都不想吃了,想着赶紧跑几单。

三镇市西北部,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市内。

猛虎团的团长曾夏正在观摩着一场演习比赛。

虽然经过现代化改造的部队对于以前的老部队是呈现碾压态势。

但是一旦被熟悉打法。

还是容易马失前蹄。

这就没有达到下达给他们都磨练作用。

这场比赛的结果仍然是前期碾压,后期慢慢被追上来。

这让团长曾夏极为不满。

一结束训练,他就直接召开了全员大会。

了解每一个人的行动和失误。

彻底找出来问题所在。

“都说说吧。”

“到底是什么原因。”

曾夏耐心询问。

要知道,为了给他们部队做现代化改装,师里面可以放开了劲让他们搞。

人员,用掐尖的方式集合了全师最好的人才。

训练,其他的部队每个月才实弹几回,他们几乎是天天用实弹。

保障,也几乎是最好的保障,什么都不缺他们都。

装备,也基本上是最好的装备。

但是这些东西都没有转化成最好的战斗力。

这才是真正让曾夏抓狂的地方。

“团长,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咱们的炮火很猛烈。”

“他们很快就散成了一团。”

“这也是咱们前期取得战绩的表现。”

副团带头起来说。

“但是,这也是咱们最薄弱的地方。”

“一旦他们散开,仅凭咱们这些人,根本找不到分散开的三个团的人。”

“实在是没有办法。咱们的侦查部队太少了。”

“后来,即使咱们全员开始侦查,也无法覆盖这么大的区域。”

“更关键的是,咱们没有办法使得侦查到敌军的人,将坐标告知火炮连。”

“这就使得火炮支援极其的不及时。”

“如果这个问题不改的话,咱们是很难打出像样的攻势的。”

副团坐下,这就让曾夏犯了难了。

“那就没有什么解决的方法了吗?”

“团长,我知道。”

一个小战士突然站起身来。

“你快说!”曾夏高兴的说。

“团长,我看到海湾战争的时候,他们都步兵都有空中直升机做侦查。”

“咱们是不是也?”

小战士期望的看着曾夏。

但是曾夏一拍脑门。

直升机,现在全国就那么些架直升机。

我从哪里来给你找啊。

“好了,散会吧。”

“我回去找找军工大学的崔主任,他比较权威,知道最新的武器发展。”

“看一看他有什么好主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