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一对玉佩(1 / 1)

“陛下,若能找到那块玉佩,或许能进一步证实这一切!”

司空玉点点头,立刻命人去取先帝的宝盒。很快,一个精美的小匣子被送到了殿内。

司空玉亲自打开匣子,里面果然有一块玉佩,与宁华老人的那块如出一辙,只是背面刻的是“司空敬赠”四个字。

“这是一对玉佩!”

宁烈惊喜的说,“一块给了司空敬,一块给了宁婉,证明他们确实是夫妻!”

司空玉拿起两块玉佩比对,确认它们完全一致,不禁感慨万千:“没想到,朕的身世竟是如此曲折。”

宁烈恭敬的说:“陛下不必忧心。这一发现恰恰证明了陛下的正统性。司空敬是司空家的血脉,陛下自然也是。司空明和两位藩王的指控全是污蔑!”

司空玉沉思片刻,突然问:“宁爱卿,你认为朕应该如何处理这个消息?公布于众,还是继续保密?”

宁烈思索良久,谨慎回答:“臣以为,可以选择性的公布。陛下可以承认自己是司空敬的女儿,被先帝收养长大。这样既不否认收养的事实,又强调了司空家血脉的连续性。如此一来,既能平息谣言,又能稳固陛下的统治基础。”

司空玉点点头:“宁爱卿所言甚是。朕会选择适当的时机公布这一消息。不过在此之前,还需要收集更多证据,确保万无一失。”

“臣遵旨。”

司空玉看着手中的玉佩,轻声道:“司空敬……宁婉……朕的亲生父母。真希望能知道更多关于他们的事情。”

宁烈安慰道:“陛下若有意,臣可以派人寻访更多知情人,搜集关于司空敬和宁婉的往事。”

“有劳爱卿了。”

司空玉感激的说,“对了,那位宁华老人,朕想亲自见见她。”

“臣这就安排。”

临走前,司空玉又道:“宁爱卿,谢谢你。如果不是你的努力,朕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世。”

宁烈深深一拜:“为陛下效力,是臣的荣幸。”

离开皇宫,宁烈回到平南王府,心情无比复杂。

司空玉的身世之谜终于揭开了一角,但这似乎引出了更多的问题:为何先帝要隐瞒真相?司空敬当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宁婉与宁家又有什么关系?

更让他感到神奇的是,命运的安排竟如此奇妙——司空玉有南方血统,他有北方情缘,二人阴差阳错,在这乱世中相遇相知,共同为统一大业而奋斗。

“这简直就像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

宁烈自言自语道。

接下来的日子,宁烈一边处理朝政,一边暗中调查司空敬和宁婉的往事。宁钩的探子们遍访南北,寻找可能知情的老人,搜集一切相关证据。

与此同时,司空玉也开始为公布身世做准备。

她先是秘密接见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向他们透露了真相,征求意见。

这些老臣多是先帝时期的重臣,对司空敬也有所了解,他们的支持对稳定朝局至关重要。

一个月后,宁华老人在宁烈的安排下,被秘密接入京城,住进了一处僻静的宅院。司空玉乔装改扮,亲自前往拜访。

见到宁华,司空玉忍不住激动的握住老人的手:“您……您真的认识我母亲吗?”

宁华老人仔细打量着司空玉,眼中满是震惊和惊喜:“天啊,你长的真像我姐姐!那双眼睛,那神态,简直一模一样!”

司空玉眼眶湿润:“请您告诉我更多关于我父母的事情。我……我什么都不知道。”

宁华老人拉着司空玉坐下,开始讲述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司空敬如何爱上宁婉,两人如何相濡以沫,如何在逆境中坚强生活,以及宁玉出生和成长的点点滴滴。

故事中,司空敬是个正直刚毅的人,因为直言敢谏的罪权贵而被贬谪;宁婉则温柔贤惠,才华横溢,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强乐观。

“你小时候特别聪明,三岁就能背诗,五岁就能写字。你父亲常说,你将来必成大器。”

宁华老人慈爱的说。

司空玉听的入神,时而微笑,时而落泪。

这些往事对她来说既陌生又亲切,仿佛一直藏在记忆深处,如今终于被唤醒。

“那后来呢?我是怎么被送进宫的?”

宁华老人叹息道:“你母亲病重时,来了个自称是京城商人的人,说是受人所托,要带你去京城。你母亲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就答应了。那人带你走后,你母亲很快就去世了。”

“那人是谁?”

“不知道真实身份。不过,后来我听说,先帝曾经派人寻找司空敬的后人,想要照顾他们。我猜,那人可能是先帝派来的。”

司空玉若有所思:“这么说,先帝知道我的身世,特意把我接进宫抚养?”

“很可能是这样。毕竟司空敬是先帝的堂兄弟,血浓于水啊。”

告别宁华老人,司空玉回到皇宫,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她命人准备了丰厚的礼物送给宁华,并承诺会经常派人去看望她。

次日,司空玉召见宁烈,商议公布身世的事宜。

“朕决定了,近日就正式公布身世。”

司空玉坚定的说,“继续隐瞒只会给反对者留下口实。不如主动公开,反而能堵住悠悠之口。”

宁烈表示赞同:“陛下明智。不过,公布的方式和时机很重要。”

“朕打算在祭祀先帝的仪式上宣布。一来表达对先帝的敬意和感恩,二来也能彰显朕继承大统的正当性。”

“这个安排很好。”

宁烈点头,“臣建议,在公布前,先与几位重要大臣私下沟通,确保他们的支持。同时,也要做好应对各种反应的准备。”

司空玉微笑道:“宁爱卿总是如此周到。好,就按你说的办。”

接下来的日子,司空玉和宁烈都在为公布身世做准备。

他们秘密会见了朝中重臣,解释了真相,并获的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同时,宁钩也在民间散布一些消息,为正式公布做铺垫。

然而,就在祭祀先帝的前一天,宁烈突然接到了一个紧急情报:司空明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