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欧维,不要大意的上吧(1 / 1)

欧维,不要大意的上吧

摆事实讲道理,这国家地理位置的重要程度还是可以的,只是在国际上存在感不算强,文娱领域最著名的当数三千多支金属乐队。

换句话说,领域是不行的。

相应的,氛围也并不浓烈,可今天有点——例外?

芬兰国家博物馆,就那个尖尖的犹如高塔一样的建筑,蓝色屋顶。这地儿是赫尔辛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了,放着重要文物。

今日国博居然有一个挑战活动。

世界问答挑战!

有各种相关的问题。比方说:“《百年孤独》为什么会出现大量重复的名字?”“《浮士德》创作了多久?a5年、B10年、c20年……”“以下哪一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作家?”等等。

以上问题都比较正常,那么不正常的是什么呢,是下列的一些问题。

请问谁是当今销量最高的华夏作家。

a莫言、B顾陆、c阎连科、D残雪

为什么顾陆被毛熊国著名作家尤里·布依达称之为最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家?

题库共有五百道题目,每位参赛选手会随机抽选50道,每一位至少会涉及到顾陆相关的四五道题目。

“真可惜,这道题目答错了。”工作人员会在路人参加完活动后,根据答对的题目数量颁发奖品。

“莫言先生虽然是诺贝尔奖得主,但书籍销量是不如顾陆的。顾陆很多本书在各国市场的销量都非常好,目前累计销量已突破两千万册。是当代华夏最畅销的作家。”

工作人员还会对选手们答错的题目进行详略得当的讲解,其他问题是略,有关顾陆的问题是详。

世界问答题,是路人都能够免费参加的,奖品还不错,有工艺品,也有实用的米面粮油。

芬兰国博本来就在市中心,人来人往,所以很多人参加,想着来都来了。

“之前看新闻上多个国家争抢一个华夏人的友谊,感觉就像圣诞村一样奇特。没想到顾陆居然在十五六岁就写出了在全球都有名气的《小王子》,以及福尔摩斯最强的续作。简直像是上帝变成了华夏人,这样的天才,对国家有好感——还真值得期待。”

“就像是音乐领域莫扎特,很难有音乐家再超越他。莫扎特的友谊的确是值得争抢。二十五岁就是当代销量最好的华夏作家,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简直是难以想象。”

“只有真正了解他,才知道三国争抢的深度。不过……为什么世界问答题和顾陆相关的题目这么多?”

路人七嘴八舌。

,第一部芬兰语长篇,一定要看看。”、“看书腰有好多欧美的作家推荐”……

书腰上的推荐语,全部都是人情世故。

伊达兰塔在最醒目的位置拿到书,到自己了才往前走两步抵达收银台。

排队长度……确实有点距离。

北欧国家排队都挺远的,比较注重个人空间。

买单回家。

价格25欧元——别觉得贵,这个价格事实上是非常便宜了,芬兰的书籍普遍都昂贵。

伊达兰塔开车回家,她看着车窗外形单影只的行人,即便雪在四月份都停了,但也能从街道上的氛围感受到国家的寒冷。

到家了,她马上给自己煮上了一杯咖啡,伊达兰塔缩在在沙发上。

“马提尼,别蹭了,我知道了,马上去给你放吃的。”伊达兰塔拿起书的动作被家里的狗子打断。

狗子不停地过来蹭一蹭。

养了四五年的伊达兰塔就知道,狗子是没吃的了。过去在狗盆里也放下小零食,伊达兰塔才安安静静地开始看书。

一个上了年纪的芬兰人,妻子离开,并且还遭到了工厂的解雇。

欧维离开了恪守了几十年的工作岗位,是个正常人都会不喜欢。

将心比心,伊达兰塔写作三十余年,如果现在让她放下笔半年,也会不习惯。

剧情也是开门见山,就像标题,这叫欧维的芬兰人就要去死。

“还真是刻板印象中的芬兰人性格,不善于言辞,内向。”伊达兰塔看外国作家写本国人,感觉到一点点别扭。

芬兰有个笑话,就是大多数芬兰人聊天都会看着自己的鞋子,少部分聊天会看向对方的鞋子,没错,后者就是芬兰的性格外向。

书籍阅读到三分之一,伊达兰塔都没觉得书中的芬兰人有多好。

紧接着是一个个故事填充……

在自杀途中,一个烦人的邻居帕尔瓦娜,是外国人。所以没有本地人的距离感,经常麻烦欧维。

反正伊达兰塔都感觉这邻居非常没距离感。

还有老朋友鲁尼,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如果是按照政策送去疗养院,那么人生就没有尊严了。

当然还有非常好的妻子索尼娅,正是因为这些角色组成了非常鲜活的芬兰居民社区。

不知不觉,就深入其中。

但伊达兰塔依旧认为欧维塑造得……不叫扁平,是人物弧光较为平淡,但也想他继续活下去,健康地和领居们一起生活着。

可惜,书籍结尾:看上去欧维只是睡得很沉的样子,帕尔瓦娜从没见过他如此安详。猫咪躺在他身边,脑袋小心翼翼地搁在他的掌心。看到帕尔瓦娜后,它慢慢站起身……

还有那封遗书,具体是关于自己遗产划分,欧维曾经和妻子有过孩子,但怀孕时遭遇车祸,孩子没了,妻子也瘫痪了。总的来说,怪老头欧维是没子女的。

财产方面伊达兰塔的代入感并不强,让她触动的是遗书中的一个细节,“猫每天吃两顿吞拿鱼,它不肯在陌生人家拉屎,别逼它。城里有个律师,重要文件都在他手上。”

关于自家猫咪的安排,甚至连猫咪拉屎的情况都有说明。这就是在刻板印象中的角色安排之中,慢慢地描写出角色魅力。

“一个人有孤独,就有多眷恋这个世界……”伊达兰塔承认,她被这个恶邻居治愈了。

很快,伊达兰塔脸上的感动凝固了,因为想起了两天前答应佩尔托拉先生的事,好像太冲动了。

“顾陆确实能够写出芬兰人的魅力,这就是芬兰人,他真的懂。”伊达兰塔不得不承认。

没有错,就好像算命说一个笼统的优点,大多数人都会对号入座一样。

其实欧维身上的善良,以及面冷心热,还有对工作和生活较真,这种性格在任何国家都是存在的。

可——借用伊达兰塔的读后感“这就是芬兰人。

你想想,连著名作家都不能避免的这么想,遑论普通芬兰读者。

所以《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瞬间引爆了芬兰这北欧国家,那是把冰雪都可以炙烤的热度。

“赫尔基辛冬天的街道很难忍受的寒冷,但最后让我留念的也是它。就像欧维,让他留恋的就是曾经难以忍受的生活啊。”

“一个芬兰人决定去死,但因为要帮邻居倒车、修暖气、出借梯子、收养流浪猫、收留被逐出家门的青年,所以自杀没成功。作者是个华夏人,我想他一定是被一个善良的芬兰人帮助过吧,看完后我也希望能成为欧维这样的芬兰人。”

“只有冰天雪地的芬兰,才能蕴育出欧维这样的老人。本以为是东方气息浓烈的作品,没想到却是一部让暖心的作品。我开始明白为什么顾陆能够被全球那么多国家的读者喜欢了,我现在也喜欢他!”

等等,第一批看完的读者成为自来水。

再加上前几日,“芬兰与世界”的活动,本身就让顾陆被多数芬兰人熟知。

两两相加,顾陆和作品的热度,甚至都快摸到“热舞风波”的传播了。

那么热舞风波是什么呢?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女总哩经常在夜店热舞的视频被曝光引起哗然了而已……

继续说,芬兰文化艺术委员会自豪的向全世界宣布,“原来顾陆最懂的是芬兰!”

情况是这样的,本来法英俄谁也不服谁,都闹到了人身攻击的地步。

可你现在跳出来,还拿着长篇说事儿,那么战局发生了变化……

芬兰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为讨论中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