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疯抢升级(1 / 1)

疯抢升级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很多人不相信这句话,但把“爱”换成“八卦”,那么这句话就会成为真理。

华夏网友为了吃瓜,那是搬梯子的搬梯子,自告奋勇烤熟肉的烤熟肉。

“如果我不是在伦敦生活斯拉夫人,我还真就差点相信了你的话。《威茅斯系列》是如何诞生的,需要我重复吗?此外,《福尔摩斯先生》的诞生,根据我查询到的资料,只是某推理杂志在进行福尔摩斯的相关活动。如果是有关于神探古罗夫的活动,说不一定当前存在的是《古罗夫先生》。”

“《巴黎人报》的报道没看见吗?去年我国经济赤字,作为法中友谊见证者的顾陆,整夜整夜睡不好觉。最终写下了《谁动了我的奶酪》。大嘤?毛熊国?只不过是单纯完成官方任务,你们当真了?”

“华夏有一句古话,大概意思是:人在什么地方,心就在什么地方。顾陆到过伦敦五六次,而去莫斯科的次数是一次,去巴黎的次数是零呢,居然是零!除此之外,顾陆先生海外的版权运行公司总部就在伦敦。愚蠢的毛熊人,还有懦弱的法兰西人,为何不举起你们的双手,保护好自己的脑袋,好好进行一番思考?你们只能和挪威一起玩。”

“人在什么地方,心就在什么地方?哦愚蠢的土拨鼠……”

被搬运过来的内容,被华夏网友瞧见的都是精华。各个都身怀绝技,摆出长篇大论。

全世界人民都拥有差不多的人性,平时学习查资料没动力,可一旦在互联网上与人对线,那学习能力和查资料的本事,将会来到顶点。

瞧瞧工作在伦敦的毛子,就跑来中文互联网借助谷歌翻译器搞资料。

当然,再看看大嘤人,直接开始人身攻击了。没办法,大嘤乳法,那就跟条件反射一样。

可以想象后续情况。就一上午的时间,毛熊国、法兰西和大嘤三国网友混战到一堆,即便语言不通,又怎么样?

刚开始讲事实摆证据的讨论,到后面造谣,最后发展为大规模的人身攻击。

从顾陆有一个法兰西挚友(迪博勉强说得过去),到顾陆有一个大嘤男友,再到顾陆初恋就在毛熊国,消息乱飞,让人目不暇接。

只有人身攻击就不列举了,好血腥啊!

国内吃瓜群众直呼大开眼界。

roywang:

wQY010203:

围观大水毛:

alphabert:

……

确实确实,挪威人对顾陆其实没多深的感情,甚至大部分挪威人就只知道《南极争夺战》,不关注作者名的。

可你毛熊国说顾陆对挪威只是普普通通,法兰西人也跑出来说顾陆对挪威很随便,甚至于有大嘤网友在进攻俄法时,都不忘点一下挪威。

是可忍孰不可忍!

婶婶可以忍,叔叔都不能忍!

故此,挪威在油管上粉丝最多的博主“巧克力叔叔”,也站出来发声了。

“顾陆是我们挪威的好朋友,他在罗弗敦群岛还有一处地产。作为全世界对房屋最看重的国家,身为华夏人的顾陆,绝对也是喜欢的。毛熊国报纸,还有法兰西和大嘤的网友应该管好自己的嘴巴。俄法英三国的官方也真该好好管管你的国民。”

这网红说话就有点倒果为因的意思了,因为这房产本身就是挪威官方给顾陆的回礼,后者有永久居住权,但没售卖权。因为严格说来,挪威官方的回礼是“一个可以看到极光的地点”。

但拥有两百多万粉丝的巧克力叔叔发言,不仅没有平息事端,反倒愈演愈烈。

有上头的网友已开始线下斗殴了,当前顾陆是否真喜欢自己国家已经不重要了,可一定不能被其他两个比下去。

其余国家的网友也跟着全程围观。

[美利坚网友:争夺一个华夏作家?俄、法、英哪个不是战果辉煌?难道是今年愚人节提前了吗?

南韩网友:难道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吗?顾陆最关心的是南韩,他在四五年前就准确预言了南韩当前的情况。

德国网友:感觉这种场合德意志也应该加入讨论,但的的确确好像这个华夏作家和德意志一点联系都没有。

印度网友:顾陆是亚洲的骄傲,就如同当年泰戈尔在全球受到礼遇。

……]

在统战部门办公室的赵主任,良久,目光才离开电脑屏幕。

“天时地利人和,共同努力下造成了这样的效果啊。”赵主任感叹。

这下子毫无疑问,顾陆成为世界级作家了,哪怕他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世界范围内畅销的作品,可作家本人比作品红啊。

“以后……”赵主任话音未落,就接到了一个人的电话。

是谁呢?毛熊国驻华大使阿列克谢。

赵主任心里估算,应该是当前这件事儿闹大了,毛熊国那边想要中方出面平息一下。

比如说点中法俄英我们都玩得不错之类的套话。

但对方咔咔说完本来能代替国宝熊猫,就已经是天花板了,万万没想到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就是给那个国家的……都没拥有名字。

“半名著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也快写完了,得想办法再薅一把茨威格,把《世界建筑师》触发出来。”顾陆已在为后面的安排进行打算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顾陆眼光还是可以的,列举出来好多种,可能触发的物品。

物品是比较难的,《人类建筑师》是写的各个大文豪的传记,所以顾陆可以去蹭课俄语系教授臧教授的课程。应该就可以触发。

“一般来说,我两本书会选择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出版。《借东西的小人》六月份,欧维应该放在十或者十一月份。”

不过这次有点小意外。当前全世界都打响名气,顾陆想要趁热打铁。

名气很重要,但作品跟上也很重要!

咕噜大王伏案忙碌着。

大嘤那边也有人私下努力,是直接找到的姚小驹。而姚小驹使用了和赵主任差不多的话术。

互联网上依旧非常热闹。

这一波大流量,肯定是有媒体想要吃的。

首先出手的是《环球时报》的谷主编,他拨通了顾陆的电话,并询问对方有没有时间进行一个专访。

不曾想,对方是这样回应的。

“嗯好,我个人其实接不接受采访无所谓,只是闻理事长建议我不要做任何回应。”

“闻理事长是谁吗?我好像记得闻理事长的资料互联网上有,我给你念念……”

理事长,好奇怪的称呼,谷主编询问了一番。

“现任华夏大外交国际智库理事长,清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美外交问题研究室的高级顾问,好像是果务院对美商务和经济的项目主任。主要的研究领域是……”

“够了够了,顾陆老师是我打搅了。”

《环球时报》的谷主编挂断了电话,摸了摸鬓发的冷汗。他们专访过顾陆好多次,所以本来以为是稳的。

但没想到……

谷主编抽根烟冷静一下,再看看互联网上的动静。

被互联网的新闻,震惊的人很多,但震惊的单位组织也不少。

“你看看,你看看。”启副主席对王主任说,“顾老师在与国外的交流中都是绝对的c位。”

儿童研究室的王主任深表同意,他甚至开始感谢自己当时没有莽撞的真的做点什么。

“国家有国家之间的文化外交,顾老师每天都忙碌着这些大事。却还能够想到孩子们,不愧为是青年们学习的榜样。”

王主任已转为了夸夸党,“启主席能不能邀请顾老师来我们作协讲课,如果顾老师有时间的话。给我们讲讲作品出海的经验。”

事实上作协操刀过许多次作品出海,特别是与欧洲国家的交流,但顾陆这类出海模式,他们是真想学。

“我会试探着问问,如果顾陆老师有时间的话。”启副主席说起今天要聊的正经事。

他说,“系列的其他作家,好好和他们说说。他们的小心思太明显了。”

王主任表示没问题,他马上去办。

真的,实话实说,王主任真觉得顾陆能参加这活动,作协应该感恩戴德……

相比“感恩戴德”的作协,另一个比较官方的组织就很纠结。

“我们要不要发言?”华夏外文局的李副局拿不定主意。

外文局对外称华夏国际传播集团,对内全名是华夏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一个大多数人都不了解的机构。

主要职能是对外全面宣介华夏发展变化,积极促进中外友好交流。所以国外对华夏的风评,外文局也是会和外交单位一样,时刻关注。

况且这次讨论事宜,还是文化历史范畴,外文局就更需要有动作。其他不提,旗下《今日华夏》杂志,拥有发行到数十个国家的能力。

“现在的关键是,我们应该报以什么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