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不值得研究?!(1 / 1)

不值得研究?!

说起副主编刘勇,就必须说起人民的康主编。因为两人之间发生了比较有趣的故事——

作协开研讨会,书记处的书记们全部在场,还有主席团委员。以及创作研究部门、现代馆、鲁迅学院等单位领导,组成的这会议。

也别说会议没用,对网络的监管意见,就经过这样的研讨会,草拟出初步的规章。

只有变成“自己人”的形状,网文作家才能批量进入鲁院学习。茅盾奖才能专门为网文开辟一个新人奖。

现场四十多人,只有七名作家。其余人等是什么身份呢?康主编和副主编刘勇就不说了,人民的主副编辑。

单独提出几位让同学们看看情况。

之前好像还有骂战,好像严锋还跑出来夸过,的确值得夸。”

“盛名之下无虚士,曾经被人人日报盛赞为华夏。传记小说——”陈教授说,“小顾对历史脉络的梳理,以及对文章节奏的安排,水平在《侏儒》之上。前面没多久被央媒命名为外交四部曲的作品。《不朽的逃亡者》和《南极争夺战》是五年前小顾的作品。”

“一篇文章确实说明不了什么,包括少年中国说在内,小顾有七八篇,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陈教授反问。

好的,康林两位教授都明白了,陈教授是都反对。

实话实说,有部分成名从业者对顾陆“代国写文”是羡慕妒忌恨的,林主编是其中之一。因此他没看过外交四部曲,更关键的是他也不敢否定,那是国家对顾陆的肯定。

“我认为明年的鲁迅奖,小顾必定获奖。”陈教授还嫌不够的补充一句。

语罢,康主编没说话。

林主编想说话,可一时半会嘴巴里没词儿。

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我记得铁主席(铁凝)说过,讨论就是要带着火药味。看来我们的讨论是走上正轨的!”会议主持者秘书长田孟戈开口打破了尴尬。

并且还主动递话,“没想到陈教授不光是对西班牙有研究,还对顾陆有这么深入的研究啊!”

“肯定的,我从2013年就开始研究小顾的作品。”陈教授假装谦虚,掐了一个指尖宇宙的手势,“至今快六年了,也不算深入吧。只能说比大多数人知道得多一点。”

在点我是吧?康主编也是无语,没事在顾陆身上下这么些年功夫干甚?

康主编心中的困惑,借由另一个主编之口说出了。

“研究顾陆,研究五六年?顾陆目前还只是畅销书作家吧。”林主编说。

你这是看不起顾陆吗?你这是否定劳资的论文,你这是否定我们广外的课题!

断人前途如杀人父母,毁人课题如把早八改成早六,陈教授虽然语气控制得很好,但还是能看出他激动了。

“《小王子》《福尔摩斯先生》《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平面国》,另外在霓虹发售的新作我不清楚,但这四个中长篇,风格截然不同。遮上作家名字甚至感觉是四个人写的。”陈教授说,“这种一本书彻底换一个笔锋的行为,难道不是孤例?界的孤例都不值得研究,还有什么值得研究?!”

今天林主编是真的上头了,因为他对顾陆不甚了解,而对面的陈教授对顾陆非常了解。这个争辩完全是拿自己的短处进攻别人的长处。

好像有道理……康主编心想,不说中长篇,就短篇也是完全两种风格的。

貌似确实值得研究啊!

没错的,在数十年之后,顾学最伟大的研究学者这个头衔,最强大的敌人,是陈教授自己启发的。

“会议结束了,我一定好好看看陈教授的论文。”康主编说。

林主编深吸一口气,“我也是多谢陈教授的科普,否则根本不知道,原来这位少年天才的研究价值这么高。”

很好,陈教授瞧着两位主编都没再说什么,他目的达到了,说了一句不客气就坐下了。

下一位还是秘书长提醒,活动流程他拿捏得非常到位。下位起身讨论的作家是沈从文,沈从文也是个全才啊。前面写小说,后面被安排到历史博物馆工作,直接写出了著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当时是填补了这一个版块的空白。

人物的传奇性就注定了写作生涯非常值得讨论。

本月的研讨会,总共进行了四个小时。

有十六位进行了现场分享——刚开始的四五位有半小时左右的讨论时间,后面就比较快了。再剩下的都是把稿子交上去,事后分享。

说是事后分享,但小伙伴们都知道,看没看谁知道呢?

散会后,不少人都起身捶着自己腰背,随即三三两两的聚拢。倒不是这么“着急”,主要今天的研讨会有点精彩,所以想和朋友一起讨论讨论。

别看都是高知份子,高知也是人。和好友一起,对今日发生的事指指点点,谁也抵挡不住这种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