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大工程拉动封国经济(1 / 1)

白日偷安林白 亭云居士 1138 字 16小时前

172

吕不韦作为一国之相肯定需要实地勘察夏地,军参谋吕慧(军相)也需要随行勘察防务。

所以吕不韦两父子秘密西行越过云城。

这两块平原因为是楚国旧都京畿之地,所以不但有数个楚国宗室封君,还有数座楚国王公贵族墓葬。

但是,听说吕不韦父子二人来意,此地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闻风而动夹道欢迎,一个个满心欢喜能并入别山封国。

对于别山封国土地政策,此地王公贵族没有任何怨言,而是一个个举双手赞成封国征收他们土地。

可这些平原已经完整开发,如果按照封国征收标准将是一笔封国无法承担的巨款。

楚国王公贵族立马道:“可置换海外土地,”

吕不韦欣喜道:“那就置换天竺土地可否,为了弥补你们损失,我答应一比五置换,”

“国相大气,可,”

于是,两父子与楚臣在一团和气中完成了置换方案,文书签字完毕,两父子被本地王公贵族热情招待把酒言欢。

吕不韦事后感叹道:“吾三子治国之策犹当百万兵。”

吕不韦沿汉水大江之畔巡视一圈后决定在大洪山附近建一军城曰:江夏城,因为此地称为夏地,有古夏城一座(后世仙桃至天门之间区域)。

在汉水与大江交汇处建一郡首府城曰:汉口城,因为此地是汉江出口,所以取名汉口。

在距云城百余里的大江之畔建一城曰:武昌,取武运昌隆之意。

这历史一个小拐点,把原本在大江南岸的武昌移到大江以北去了。

当然,根据法理,别山封国是不能占有大江之南土地,所以,武昌名正言顺被国相吕不韦移到汉口下游成为一军城。

当然,除了这三大城,两大平原被划分成一郡四县,其中远离大江的四县城池也建在澴水滠水之畔,有水运相连。

还在大洪山和桐柏山之间的随枣走廊建一军城扼守要道。

所以这八座大小城池就是目前封国最大的工程,当然,与工程配套的还有田地平整分割,大小道路桥梁配套,各衙门学校公共设施等等工程。

封国预算是一千万圆(两)华夏金宝,也就是说,这一千万会养肥一大群建材供应商和建筑公司。

所以,从吕不韦父子考察夏郡起,身后就跟着庞大的商业考察团尾随,这些尝到甜头的王公贵族为了承接到工程使尽手段和关系。

当然,封国有成熟的招标流程,但是,再成熟的流程也有捷径可走,这里面就有吕不韦之长子,封国最大的商贾吕蜴吕通天,为了能分到肥肉,吕蜴几乎寸步不离吕不韦父子。

但是,夏郡王公贵族和百姓愿意并入封国也不是没有目的,夏地与封国接壤,此地不管是黔首百姓还是王公贵族早被封国影响,所以看着如此庞大的商团肯定不乐意,于是,各地黔首百姓被王公贵族组织游行示威,他们打出旗号是“夏地夏建,不许外商挣夏钱”。

好吗,夏地虽然还没有并入,但本地王公贵族早了解封国律法,他们比封国国民还了解封国程序,游行示威在封国是合法的诉求方式,他们团结起来一致排外没有任何问题。

吕不韦召集本地富商和随行商贾开座谈会道:“但是,郢都前线顶不住了,李林将军昨晚赶到此地面见老夫,他最多只能顶三个月时间,三个月后,他就会退至汉水以东,所以,谁敢保证三个月完工三座大城,这工程我给谁,”

众商贾面面相觑,三座大城,每座方圆二三十里方圆大城,光修一座城墙就有近六七十里,这怎么可能。

吕蜴欲举手被吕不韦一个怒视赶紧低头。

所以,吕不韦道:“所以,不要闹了,想瓜分这千万金就得相互合作,还是老办法,采取分包,三座大城,郡府汉口方圆三十里,夏城和武昌方圆二十里,每城分为四段,每段底宽十五米高十五米,每段可独包也可合包,但是,质量必须过关,要不然休怪老夫无情。”

“再者,所有商贾必须签生死状,三个月时间,必须从打地基至城墙垛口,而且地基合木桩深度必须超过七米,如果不能完工,就等着起诉坐牢吧!”

三个月时间,七米余深地基加十五米高城墙加一米五垛口,还得加三米多墩台及六米多城门楼(全部为砖砌平顶),而且还得中空四层营房,这怎么可能。

“国相,时间不能稍微缓缓吗?”

“可以啊!”

“真的,”

“比珍珠还真。”

“国相大人说笑了,”

“老夫正经得很,昨晚我已经拜托李林将军多抵抗一个月,”

“不计成本的话四个月足够了,”

“但是,”

众人看着国相吕不韦的但是,封国白话文好是好,但就怕但是,果然……

“但是,李林将军要求老夫支付这四个月军饷,西线近二十万大军,四个月军饷带伤亡抚恤一百万金圆,”

“……”

“都哑巴了,刚才不是都巧舌如簧吗?”

“……”

“行了,封国答应出一半,剩下的五十万,就得大家按照工程多寡分摊。”

吕蜴第一个点头道:“那没问题,吕氏建筑答应,”

吕通天答应,众商贾,包括新附夏地王公贵族也纷纷答应,毕竟李林将军流血流汗的为大家争取时间,大家不出点军饷说不过去。

于是,在高级城建工程师浪费几天时间勘探地基绘制图纸后,夏地轰轰烈烈的城建工程开始了。

夏地百姓,只要干的动活的老老少少纷纷出动,无数的烧砖厂冒起滚滚浓烟,无数的马车往夏地汇集,无数的大小船舶往夏地汇聚,无数的建材,工人,工匠,机械往夏地赶。

这其中就包括无数新式蒸汽机,抽水机,升降机,打桩机,龙门吊,塔吊(已经很接近后世塔吊外形),水泥,钢材,煤炭,粮食,蔬菜肉食等等等等,封国商城虽然远离夏地,但商城出现前所未有之繁华,这是封国第一次经济疲软后被大工程拉动。

这城建力量,让秦国黑冰台间者无不目瞪口呆惊恐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