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喜添三子(1 / 1)

白日偷安林白 亭云居士 1117 字 16小时前

81

吕涛不经意间让别山兴起个新的行当——说书人,说书人不是因为伶牙俐齿而成为行业,而是市场倒逼出的行业。

文字再精彩也是冰冷的,但说书人可以让他富有感情,有了感情就变成一种大众的共鸣,这个时代的平民,甚至于奴隶,谁没经历战争之苦,谁没被剥削压迫。

所以,精明的书商发现卖书不如说书,说书多简单,搭一个场所,或者直接去工地搭个凉棚,只要棚子搭起来,总有人流好奇的围过来,也不贵,就两角五角零钱,可积少成多就不得了,而且顺便还可以买点凉茶。

这生意绝了,别山本来就是个鼓励商贸的商城,在浓郁的商业文化熏陶下,无数个闻所未闻的新行当自然而然产生了,发展了。

没多久,书店第二本流行小说出来了,不过他不是为普通百姓写的而是为天下贵族,特别是贵族女子写的,它叫《沈园春梦》,故事说的就是陆游与表妹唐婉儿的爱情故事,小说中有大量诗词,特别是两人别后偶遇沈园那两首《钗头凤》应和词让人感动落泪。

陆游之诗词本来就好,写情能让人动情,写景能让人神往,写金戈铁马能让人热血沸腾。

唐婉儿本来也是个才女,但她的作品存世不多,所以吕涛移花接木用了大量李清照的诗词,李清照诗词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与赵明诚婚内幸福阶段,一个是赵明诚死后孤苦伶仃阶段,这和唐婉儿被陆母休掉再婚有异曲同工之心境。

当然,男主结局肯定得改,而且故事也得改,不能写七国内战,而是外敌入侵,男主是抵御外族入侵的英雄,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让一个女人念念不忘,以至于泣血而殉情。

当然,英雄就有英雄的悲哀,所以男主在边疆抵御外族入侵时,国内却分裂成数国混战,以至于男主在边关没有补给援兵,男主兵败回乡后眼看着北方游牧异族入侵中原杀人放火却无能为力,最后郁郁而终,男主临死前吟唱那首着名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小说吕涛不知道七国贵族能不能看懂,但他已经很明确告诉七国,中原大敌在北方草原,是草原游牧民族匈奴。

吕涛忙忙碌碌一直到三个妾室分娩,他当父亲了,三个男孩,前后相差不过十天,全部母子平安。

一口气生出三个儿子的“喜悦”,是他后世无论如何享受不到的,所谓儿子就是核武器,你必须得有,但没什么大用。

他现在终于明白吕不韦为什么对子女缺乏后世如山父爱,因为后世子女稀少所以珍贵,他现在身份地位摆在这里,一口气三个,明年后年不知道多少个,怎么如山父爱,哪有那么多爱,能做到公平公正没有偏私已经是合格父亲,就像他的父亲吕不韦对待子女一样,有能力的送一程,没能力的养一程,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父子之间也不过是一场缘分。

家中添丁进口,有人欢喜有人愁,特别是两个正牌妻子,如果不能生出儿子会不会被冷落,如果三个狐媚子又怀上岂不是……

所以原本相互冷淡的两人关系迅速缓和,而且亲密无间起来。

吕不韦夫妻肯定是真心高兴,特别是母亲赵氏,恨不得天天抱着三个孙子,母亲总是有些不讲道理的偏爱,她自己三个亲生儿子,从小到大就是偏爱老三,哪怕老三以前就是个纨绔废物。

吕不韦拿出新编字典躲在书房为孙子取名,三个孙子得取一个亮堂的名字,而且得用上吕涛编写的《汉民字辈表》,哪怕这字辈是坨狗屎也得认,因为这千家姓和字辈表已经在别山封国被广泛采用,如神一般家家户户遵守规矩取名排辈。

吕不韦其实不是始祖,因为族人中还存活个七十来岁的老爷子辈分更高,虽然这老爷子身份很低而且血缘很远。

但宗族祠堂已经开建,吕氏祖训家规已经议定,所有新生儿必须按规矩来。

吕氏辈分乃: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吕涛算第三代排傅字辈,他的儿子排训字辈。

吕不韦取名为:训棠,训棋,训桢。

吕不韦翻了一整夜新编隶书字典,他顶着一对熊猫眼兴奋对吕涛道:“老三,你看,你名为涛,乃水,水生木,所以你之子便是木字旁,你后代子孙便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此乃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以后你这房子孙便能见名字知出处。”

“啥来着,”吕涛吓了一跳,这个时代已经有阴阳五行学说了吗,好像《吕氏春秋》内提过阴阳补气养生之说,但这不是大明子孙取名习惯吗?

这是天意,还是巧合,天啦!

好吧,这老子不是他后世老实巴交泥腿子老子,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他的话基本上就是命令,在拿不出有力反对意见的情况下,事情是没得商量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下战火纷飞,别山却繁荣安逸,百姓今年算不上大丰收,但基本上都有了产出,够一家老小吃饭了,别山也终于告别被人掐住命脉,摆脱完全进口粮食的窘境。

吕涛那点田地是真的丰收了,五亩水田收了两千余斤干稻谷,每亩四百斤,算真的丰收。

此外,他还有夏麦收成,桑麻大丰收(数千年原始土地太肥沃),还有鱼塘产出,其他的蔬菜瓜果不可计数,再加上小米高粱黄米,累的他和军中一帮旅团长满头大汗。

吕涛没偷懒,而是一直坚持在田中收获,这其实已经不是简单的收获,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豪。

丰收之后立马要秋耕,吕涛田地大丰收是因为他的田地早被人开发成熟田,什么杂草树桩石头异物早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所以牛套曲辕犁直接下田翻耕,曲辕犁早被吕涛弄出来了,施肥也早就普及,一普及,原本掏粪工是个苦差事,现在却变成肥差(清理费收一笔,卖肥料收一笔)要不然这么大的城市岂不是如中世纪的欧洲——屎尿成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