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大秦相国吕不韦来了(1 / 1)

白日偷安林白 亭云居士 1139 字 11小时前

54

车队一路往中军徐行,吕不韦坐上吕涛马车一路询问城中大小事,特别是看见此地商业如此繁荣更如唤醒商贾基因般兴奋异常。

吕涛事无巨细介绍城中军政民情,特别是对待商贾的详细章程,又简单的谈了些国家架构以及未来规划。

吕不韦眉开眼笑道:“善,大善,如此,天下商贾必云集此地,你说的不错,天下须有商贾一席之地,你大兄乃蠢包一个,吕氏想要长久不衰,要的不是天下之利,而是维护天下商利的平台和规则。有了无法取代的平台和规则,天下商贾何其多也,天下之利源源不断……”

还是老子通透,简直一点就透,这可是两千多年前啊,他吕不韦竟然明白平台规则比获利重要。

回到将军府,自然大开宴席招待八国使者,吕涛作为军中之主后起之秀,自然被各国使者频频敬酒恭维。

席间,吕不韦时不时提几句别山城的与众不同,又时不时提出别山城存在的意义,诸位也不是傻子,立马开始思索后路,若真的大秦一统天下,举族搬迁至此地经商避难也是一条出路。

酒席散后,很多使者出城去拜访楚将项燕,吕不韦拉着吕蜴吕涛进入书房。

没有了外人,吕不韦劈头盖脸批评长子心胸狭窄难成大事,并且指示,除军工,钢铁冶炼等绝密工艺,其他作坊和生意必须与天下商贾共享利益,已经成立的集团公司虽不能直接解散,但必须扶持两三家同行瓜分巨利。

看吕蜴不太服气,吕不韦呵斥道:“愚蠢,天下利何其大,吕家吃的完吗?再者,子孙后世能垄断几时,与其被人取代,不如找几个竞争者,有了竞争,诸子弟才能上进。”

“扶持同行一为表面吕氏心胸,二是给天下人看的,三是帮助你三弟所谋大事,”

“你三弟所谋,乃千年世家万年基业,你若破坏,便是我吕氏千古罪人。”

吕蜴吓了一跳请罪:“请父亲为儿解惑?”

吕不韦把玩着书桌上象棋道:“世事如棋局局新,八百年周天子今何在,不要以为大秦真的能万年长存,说不定一扫六合之日便是泰山崩塌之时,”

吕涛听见这话吓了一跳,这老家伙,他是怎么判断出大秦统一之日便是秦亡倒计之时。

“正如你三弟在南城门提笔:天下为公,神鬼无私,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可天下总是某些人之天下,比如世家贵族,比如百家思想,既然成败乃常数,为什么我吕氏不建立一庇护场,届时,国虽亡但家犹在,家在传承便在,所谓王侯将相轮流做,明年说不定到我家,”

“所以,政治斗争须有度,失败之徒若有退路,诸国之战何必你死我亡,退一步放人一条生路不好吗,说不定某天轮到自家亡国。”

“你三弟之意,此城表面看是商贸之城,可他真正存在意义是规则底线之城,所以你三弟才提出政出自民,言可随心,君无独断,相不专行。”

吕涛被吕不韦一番话说的五体投地,这家伙,真的目光如邃入木三分啦,很多事情,连吕涛自己也未想到这一层。

批评完长子吕蜴,吕不韦掏出秦楚盟约递给吕涛。

吕涛细细看去,只见自己所提条款大部分一字未动,但在胜负后有所添加,比如秦败,不但要退出此地,留下城池工坊工匠,还需赔偿楚国千溢黄金。

楚败,割云鱼二城,但界限只能限制在两城东西十里,而且不能再截断交通。

也就是说,楚国若败,别山封地版图仅止于云鱼二城,云城之西十里外乃楚国领土,鱼城之东十里外也是楚国领土,别山君再不能拓展,而且再不能截断水陆交通。

这条约不是秦楚二国之约,而是楚吕二国之约,并且对于战败投降后具体赎买也明码标价,普通士卒什么价格,百夫长千夫长什么价格,军中主将副将裨将什么价格赎买。

吕不韦点了点这纸盟约道:“你可有必胜信心,为父本来想限定双方兵力,但楚国朝堂不同意,后谈判数日,楚国终于承诺最多增兵六万。”

“楚国还增兵,他不是还有十几万人马吗?”

“对,增兵六万,全是王庭精锐,你可有信心?”

“……”

“盟约已签不可悔改,预计明年开春开战,你还有月余准备时间。”

“知道了,我有信心战胜楚军。”

“挺好,为父陪你赌了,千溢金为父还拿的出。”

这盟约说实话偏向于楚,秦胜仅得三城两百余里沿江荒野,秦败则会赔得倾家荡产,别山城内工坊产业楚国垂涎已久,更不要说还有天价赎买金和千溢金战争赔款。当然,楚国看不见好处也不可能签字,毕竟此地本就是楚国土地。

这便宜老子还真的有钱,千溢金他竟然担保了,那可是一千溢金,一斤十六两,一溢可是差不多二十四两,也就是一千五百斤黄金,当然,秦秤只有256克,可那也是750斤黄金。

当年吕不韦投资公子子楚(秦异人)时花费六百斤黄金,咱老吕家可是真的有钱啊。

当然,老子有钱儿子也不赖,现在别山城钱庄财富已经是天量了,吕涛兄弟私产占了大头。

所以老头子这点钱,吕涛还是有的。

老头子来了,军中城中亲族齐齐过来拜见,更有相国相熟的不相熟的都跑来求见,吕不韦不论贵贱皆见,而且,他的威望比吕涛兄弟大多了。

得闲之时,他还要享受片刻怡孙之乐。

当然,与楚国大将项燕交涉,完善盟约细节等等皆乃相国奔走。

腊月二十五大清早下雪了,下大雪了,鹅毛大雪铺天盖地白茫茫一片。

好在服装服被订单全部提前完成,军中每兵下发羽绒被一床(以前每人发棉被一床),羽绒大衣一件,步兵发低帮皮靴一双,民兵发棉帮鞋一双。

战国末年,棉花已经不是稀罕物了,但不是后世草棉,而是多年生树棉,至于此棉原产地是不是阿三那边,谁也不知道。

但棉布很金贵,而且可以当货币,这个时代,一匹丝娟等同于一溢金,一匹棉等同于一千钱,一匹麻布等同于一百钱。